加强师生课堂互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2021-07-13谢远灿
谢远灿
【摘要】伴隨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化,传统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以及发展的需求。以前的教学总是以灌输的形式为学生传递乏味、抽象式的数学知识,学生很难将数学知识高质量的掌握。因此,教师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开展数学教学。教师想要实现教学效率与学生质量的提高,就要在数学课堂中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以全新的模式开展数学教学,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加强;师生课堂互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教师与学生相互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可以让两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更加的圆融和密切,减少教师与学生相互之间的距离感,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达成与学生相互之间的良好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化。在新课改下,老师要适当地认可每个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将每个学生的自我主观能力调整,在有效地互动和交流中实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达成高效课堂的创建。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学生的意识仅局限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因为小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非常有限,所以通常情况下,当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需要某些相对较为困难的知识点教学内容时候,就会出现退却心态,而这种学生很可能就会因此错失去探索这一类东西的好时机。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老师们必须努力转变当初的课堂思维方式,对学生们来说则需要慢慢地去抛弃错误的学习习惯,作为一名喜欢探究未知东西的学生[1]。
(二)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为小学生年纪相对较小,自制力也就会很薄弱,这就使得学生们在教学中基本无法聚集注意力,聆听老师所讲述的知识点具体内容,同时在课后也就基本无法重复老师在课堂上所讲述的数学理论,因此如果他们不能养成一定的教学习惯,其数学成就也将会遭到很大负面影响。有些老师并未给每个学生制订较好的学习复习规划,使得每个学生在具体的复习过程中未能系统地把学到的东西加以梳理总结,对部分数理基础知识由于未能及时加以巩固复习,使得每个学生在以后的运用过程中遗忘,即使在后期有些学校在对部分基本数理问题的处理上也会发生不该出现的问题[2]。
(三)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也相对淡漠
要想在具体的课堂上,老师的课堂效率高效,教学效果突出,就必须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但是在交互式课堂上出现的前提条件与要求就是学生必须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也因此只要学生对某些数学问题有自主了解与探索的意识,其在教学中也会比较积极,同时学生在以后的教学中对老师所介绍的学习内容的了解上,也因为有了较前期的了解过程,就会总结部分学生不易掌握的问题和老师或同伴们进行分享探讨。不过在当前的课堂上极少有学生有这样积极复习的意识,这也使得老师的课堂效果相对落后。
二、如何增进学生和老师间的交流提高课堂效果
(一)老师必须和学生之间建立良性的教育联系
作为教学上的主体,当学生掌握了一些基础数学知识,首先需要由老师对学生相对应的基础数学经验进行讲授,接着学生作为聆听性学生就需要对这些基础教学资料进行分类获取,学生进而提出有关他们的一些疑问,然后老师再对这些疑问进行整理说明,例如老师在介绍的实际应用题中要求学生怎样确定以某一给定目标为回答式中的前置数字,这就要求学生必须首先去了解,接着由老师再提出处理方式,学生只需要注意“比”等相关的词语,就可以很容易确定哪一种单位将成为回答式的前置位置,所以在具体的基础数学课堂中,老师只需和学生之间建立这样的相互教学关系,其教学效果将会大大提高,也因此老师在上每天的课堂之前,都可以先把所要教解的知识点内容及时向学生进行通报,让他们对其进行预习,最后整理若干问题与其进行探讨交流,如此课堂氛围就会更加活泼。
(二)老师可以为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业规划
因为学生的认识系统没有建立,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应该先行为他们制订好学习计划,当然学习计划的制定需要让他们积极参与进来,规划的具体内容需要包括他们在掌握某些知识理论中所遇到的困难,掌握好数学需要采用的方法,比如需要制定的练习时间,和小伙伴间的交流机会等都应该写在学习计划中,而作为老师也必须督促他们去实现这些学习规划,而他们在这些学习规划的制定过程中不可忽略和老师之间进行相互沟通,例如他们对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比如授课方法、交流机会等等都应该在教学中给老师指出,这样的话,小学老师也能够在下次教学中及时对教学方法加以调整,这样一来老师的课堂质量也会在老师的努力下提高。
(三)有效构建评价机制
每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小学生也同样。同时,相比于其他阶段的学生,他们更需要来自老师的引导与表扬,提高其自信。所以,当老师在给学生做出评语时,一定要充分对学生引导,让学生得到学习的成功。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回答,即使回答得不够正确,也依旧要以鼓励为主,委婉地指出其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正视自己存在的错误,积极地进行改正,达成自身素养的提高。老师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在交流中帮助学生发现存在的问题,实现个人素养的优化[3]。
在进行《角的度量》这节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尽量地对学生予以鼓励,以不同的视角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例如,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对于认真耐心的学生可以这样评价,真是一个具有探索精神的细心学生。老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找到每个学生的优势,并且委婉地提出其所存在的缺陷,并引导学生积极的克服困难,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
结束语
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对于教学效率有着决定性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研究中,要努力将老师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形成更和谐的师生关系,灵活多样的教师采取互动手段,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要合理建立教学评价激励机制,实现教师间的高效交流,真正提升了小学的数学课堂效果。作为老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发挥互动交际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功能,并以此提高课堂效果,从而推动学生数学素质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伍艳. “双减”下的语文作业设计谈[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2(5):67-69.
[2] 王彤彦. 语文作业设计的实践性反思[J]. 中学语文教学,2022(1):8-12.
[3] 庄秀芳. 小学语文作业星级评价的探索[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1):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