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教改革背景下《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双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2021-07-13赵娟张然韩玫崔俊霞吴俊芹

科技创新导报 2021年36期
关键词:三教改革数字电子技术

赵娟 张然 韩玫 崔俊霞 吴俊芹

基金项目: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级教科研规划社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SD21017)。

作者简介:赵娟(1985—),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故障诊断、智能信号处理。

摘要: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出了“双课堂”教学模式,即线下的“智能云课堂”和线上的“口袋课堂”。“智能云课堂”依托实训室笔记本、实验器件、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等设备可供学生学知识和练技能。“口袋课堂”是利用手机仿真、面包板、集成芯片等组成了便携的移动课堂,使学生在线上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搭建实际电路,设计电子产品。从教师、教材和教法3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发挥教师主导引领作用,更新教材内容,融入课堂思政,打造了讲、识、绘、连、验课堂5个环节。在“雙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可以很好地参与课堂互动和教学环节,让学生储备电路知识,提高实践技能,培养职业素养。

关键词:三教改革  双课堂  智能云课程  口袋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201-5640-1013

Abstract:Classroom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ersonnel train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era, in order to better accomplish teaching tasks, the " Dual classrooms " teaching mode, namely "Intelligent Cloud classroom" and online "pocket class", is proposed. "Intelligent Cloud classroom" relies on notebook, experimental device, oscilloscope, signal generator and other equipment in the training room for students to learn knowledge and practice skills. "Pocket classroom" is a portable mobile classroom composed of mobile phone simulation, bread board and integrated chip, so that students can also build actual circuits and design electronic products in the process of online teaching. 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teacher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methods, gives full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of teachers, updates the content of teaching materials, integrates into classroom ideology and politics, and creates five links of teaching, knowledge, painting, connection and experience. Under the " Dual classrooms " teaching mode, students can participate in classroom interaction and teaching links well, whether online or offline, so that students can reserve circuit knowledge, improve practical skills and cultivate professional quality.

Key Words: Three-education reform;Dual classrooms;Intelligent Cloud classroom;Pocket classroom

《数字电子技术》是所有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对接职业岗位需求和课程标准,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集成芯片的识别和选型、仪器仪表的熟练使用、面包板电路的插接和测量、电路绘制和仿真等专业技能,在课程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对接新技术、新工艺、新技能,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相融合,将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相统一,把《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所有知识点重新梳理整合,设计了以制作“电子产品”为载体的单一教学项目,以知识为基本铺垫、用思政理念引领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素养观,完成学知识、练技能、提素养、育初心的四维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但是在三教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满足“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新需求,确保学生在“新冠疫情”等特殊环境下,还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探索线上线下“双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1-2]。

1 新时代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

在信息大爆炸的新时代,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单一的“讲授知识”的角色已经逐渐转变为“讲授、引导、交流、讨论、评价”,学生在课堂上从“被动获取知识”转变为课堂全过程“参与者”,现代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要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全程参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当代的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而成长的一代人,他们习惯于运用智能手机、电子产品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能力非常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他们的自身特点,让课堂教学活动变得丰富多彩,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师引导为主、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形式。

目前,课程的制作“电子产品”任务,受到场地、实训条件、仪器设备等教学资源的限制难以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很好地开展,所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设计适合线上知识教学、开展实践操作的同步课堂,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用便携性、可操作性、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兴趣,有效地解决教学重难点,从学情出发,引入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实物引导教学,让枯燥的理论知识生动、实用起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习主动性。

2 “双课堂”教学模式及其特点

“双课堂”教学模式是在开展线下课堂教学的同时,借助“互联网+”技术同步建立线上课程,通过线上线下两个课堂相互补充和支撑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2.1 “双课堂”教学模式

本课程以职业岗位和能力标准为逻辑起点,以“三教改革”为背景,融入了新工艺、新技能,将思政内容贯穿课程全过程,进行学情分析,定位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设计了以“电子产品”为载体的“双课堂”教学模式。“双课堂”教学是由线下实训室开展的“智能云课堂”平台和线上视频软件支撑的“口袋课堂”平台组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设计了课程教学过程,确定了师生双向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3-4]。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以专业知识能力的学习培养为载体,以职业基础能力的培养为驱动,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实践综合应用能力,通过企业岗位调研,结合学情分析,每次课程都为学生设定了课程的四维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高质量完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与思政目标,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练就娴熟的实践技能、提升综合能力素养、培育匠人初心使命。

2.2 “智能云课堂”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有专业的实训基地,“智能云课堂”平台就是依托专业实训基地开展教学任务,通过笔记本完成电路仿真任务,方便地调节电路参数,让学生分析电路功能;实验设备和电路元器件模块可以搭建实际电路,完成电子产品的制作;示波器可以检测和分析电路波形,这些设备构成的“智能云课堂”搭建了“操作过程,实时采集”的教学环境。学生通过“智能云课堂”,掌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基本的电路识读方法、软件仿真过程、元器件识别等专业知识,建立了初步的知识认知结构,但是由于课时有限、实训室较少、合班人数较多等客观原因,学生对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试验设备的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高[5]。

2.3 “口袋课堂”

“智能云课堂”中的这些实验设备不易搬运、而又是解决模电难题的关键,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课程组成员经过反复研讨,将手机改造为仿真软件,用集成芯片和面包板搭建面包板实验电路,再利用手机示波器和面包板配合连接,完成了实物电路测量任务,最后利用网络和视频会议的优势,形成了可以远程教学线上互动的“口袋课堂”,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线上仿电路、看波形,连实物。

结合当代大学生善于用于信息化工具学习的特点,将多种手段综合使用,线下依托电脑仿真软件、线上依托手机仿真软件,为学生打造随时可学的仿真学习环境;自主设计任务电路,线下利用实训室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先进的实验设备开展教学任务,线上利用面包板和集成芯片搭建面包板电路,构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化有型为有型可控电路,实现理论模型与实际电路的准确对接;线下利用智能云课堂,对实验全程进行录像,线上利用视频会议录制功能录制学生操作过程,便于课后学生对难点问题反复学习和加深理解,实现做中学,做中教,有效地破解教学难点[6]。

3 实施“双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

3.1 教师——设计教学过程

在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建设《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创新团队,是落实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一方面,教师队伍要根据专业发展前景和方向,及时优化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能力,更新教学理念,打造一支有专业能力、实践技能、科研项目的教学创新团队。通过外出培训提升、专题研讨、兄弟院校交流学习、拓展国际合作等多种方式,引入新工艺、新技能、新理念。

另一方面,要建设《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名师或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开展电路板制作、电子产品设计与研发等实际项目,带领师生团队参与企业实际项目服务工作和院级、省级技能比赛项目,致力于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探索并实践高职院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双向人才培养模式。

3.2 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加快优质电子和活页式教材建设工作,引入校企合作团队共同确定教学内容,形成符合高职学生学习规律的特色教材,突出知识内容、实践技能、职业素养、企业项目等特点,构建“实用基础+核心能力+技能提高”的课程知识体系。

一方面,在电子和活页式教材中融入课程思政,通过悟道理、看科技、长知识、练技能等方面的思政元素,让学生学习思考实践感悟,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增强专业理论知识,拓宽视野,扩大格局,技能磨炼促进成长,锻炼学生实践技能,关注学生健康体魄,提高身体素质技能。

另一方面,重构教学内容,设计以培养新时代工匠精神为引线的知识体系结构,对接职业岗位实际需求的知识任务、技能锻炼和素质提高,融入与岗位相关“1+X”技能证书相关培训内容,在巩固学生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对接岗位能力,拓展学生知识面和就业领域。

3.3 教法——完善教学环节

在设计教学环节中,“双课堂”教学模式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了课前自学、课中导学和课后提高3个教学部分,其中课中导学安排了讲、识、绘、连、验5个环节教学环节,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目标要求。

课前教师通过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平台自动判定成绩,教师根据课前预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

课中导学包含了5个环节,层层递进,由易到难、由理论到实践,创设学生成长路线。环节一,讲知识,线上和线下的学生展示课前仿真电路。教师总结讲解,完成原理分析的巩固提升。提出思考问题,学生思考答题。学中做,突出原理分析的教学重点。环节二,识器件,利用数字展台高清投屏展示集成芯片,教师示范讲解,线上线下学生同步找出芯片,直观地学习芯片的使用方法。做中教,实现符号、芯片和引脚功能的无缝对接,解决教学重点。环节三,绘制电路,教师给出基本电路,线上线下学生跟随教师指导,分析和完善电路功能。师生共同确定最佳方案。做中学,提高学生分析和设计电路的能力。环节四,连实物,教师强调操作规范,严格检测步骤,线上线下学生按要求分别完成接线、测试和功能讲解的任务,锻炼学生的设备安装、故障检测和销售的不同职业岗位能力。“双课堂”可以分别对线上线下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录像,便于学生对难点问题反复学习和加深理解,有效的解决了教学难点,做中固,内化知识,外修素养,训练技能。环节五,验成果,根据教师评价、互评和考核标准,完成职业素养和技能考核评价。做中评,培养学生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本课程采用师生双向互动评价,评价方式多元智能,涵盖了知识、技能、专业素养和技能素养4个方面。

课后提高,学生通过观看“智能云课堂”或“口袋课堂”中录制的实验录像,加强对课题中重点、难点知识的巩固,并且利用“口袋课堂”完成电路拓展任务,将实验室搬进宿舍、教室、图书馆,随时随地解决数电难题。

4  结语

“双课堂”教学模式是当代职业教育的全新课堂教学模式,依托“互联网+”技术,结合大学生的时代特点,开辟了线下的“智能云课堂”和线上的“口袋课堂”,两个课堂灵活综合运用,可以满足线上线下同步教学任务,不仅可以学知识、练技能,还可以参与互动、提升素养,完成了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解决了线上教学的难题,是今后职业教育改革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王睿.虚拟/现实“双课堂”教学模式在优化大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21(13):118-119

[2]罗幼平.基于“三教”改革的职业教育有效课堂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3(6):59-61

[3]孔祥金.基于线上线下双课堂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以高职《室内设计制图(CAD)》課程为例[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1(6):177-178.

[4]张秋婉.教改背景下线上线下双课堂教学模式应用探索——以写作教学为例[J].教育传播与技术,2021(4):58-61

[5]曹斌华.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21.

[6]谢建.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模型构建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0.

猜你喜欢

三教改革数字电子技术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策略思考
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如何践行“三教改革”
财务管理教学发展的趋势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三教改革”人才培养创新研究
借扩招契机促办学改革
找准症结破解难题
案例教学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EDA技术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的应用
EDA技术在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的探索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