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肝化症汤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血瘀脾虚证的效果
2021-07-12河南省西平县人民医院463900武耀先韩永杰
河南省西平县人民医院(463900)武耀先 韩永杰
原发性肝癌(HCC)是指发生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恶性肿瘤,肝癌发病率位居我国恶性肿瘤第4位,病死率居第2位,HCC可导致患者出现肝区疼痛、食欲减退、腹胀等临床症状,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将导管置入肿瘤供血动脉中,并注入适量栓塞剂配合抗癌药物,阻断肿瘤组织供血,抑制癌细胞生长,使肿瘤缺血坏死[2]。但TACE在治疗过程中可对患者肝功能造成一定损伤。HCC在传统中医中属于“肝积”、“黄疸”等范畴,病机在于血瘀气滞、肝气不舒,中医对于HCC的主要治疗原则是疏肝健脾、活血化瘀[3]。正肝化症汤由丹参、赤芍、茯苓等7味中草药组成,全方可起到消瘀散结、疏肝益气的功效。鉴于此,本研究观察正肝化症汤辅助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血瘀脾虚证效果,旨在指导未来对HCC的治疗,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5.40±4.18)岁;肿瘤直径4~11cm,平均直径(7.42±1.08)cm;肝癌分期:Ⅱ期29例,Ⅲ期16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43~71岁,平均年龄(56.18±4.57)岁;肿瘤直径4~11cm,平均直径(7.45±1.14)cm;肝癌分期:Ⅱ期31例,Ⅲ期1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西医:符合《内科学》的诊断标准[4];中医: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的诊断标准;中医证型:血瘀脾虚证;主症:腹胀或腹水,肢肿;次症:胁肋胀痛,痛处固定不移。舌脉:舌质暗紫,脉沉细或弦涩。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预估生存期≥6个月;③卡氏评分(KPS)≥60分。排除标准:①近1个月内接受过化疗者;②伴有出血倾向或发生消化道出血者;③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1.3 方法 ①对照组给予TACE治疗,具体如下:常规消毒铺巾,待患者麻醉后,使用改良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于腹腔动脉置入5F导管,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患者肝固有动脉,确定肿瘤分布情况,经微导管置入肿瘤供血动脉并注入化疗药物,包括注射用奥沙利铂80~200mg·m-2,氟尿嘧啶注射液0.5~1.0g,40~50g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与超液化碘油10~30mL混悬液注射栓塞。注药完成后行DSA检查,如肿瘤供血消失则手术成功,术后给予患者常规抗感染、护肝等治疗;②术后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正肝化症汤治疗,药方:白术、白花蛇舌草、菌陈、灵芝20g,丹参15g,赤芍、茯苓10g。用500mL清水煎制,去渣留汁300mL,分早晚服用,1剂/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1个月。
1.4 评价指标 ①临床疗效:以实体瘤疗效标准为参照[6],完全缓解(CR):病灶消失且维持≥4周;部分缓解(PR):肿瘤病灶最长径之和缩小>30%;稳定(SD):无新病灶,靶病灶最长径之和减少≤30%或增加<20%;进展(PD):出现新病灶或病灶最长径之和增加≥20%。客观缓解率(RR)=(CR+PR)/总例数×100%;疾病控制率(DCR)=(CR+PR+SD)/总例数×100%。②肝功能:于治疗前后,清晨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mL,离心取上清液,转速3000r/min,离心15min,-20℃保存待检,使用型号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国械注进20162402587,东芝医疗系统有限公司)检测患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后,观察组RR、DCR分别为84.44%、95.56%,高于对照组的64.44%、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1。
附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肝功能指标 治疗后,两组TBIL、ALT、AS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2。
附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s)
附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时间 组别 TBIL/(μmol·L-1) ALT/(IU·L-1) AST/(IU·L-1)治疗前观察组(n=45) 38.56±4.73 113.23±29.06 90.27±24.82对照组(n=45) 37.75±4.62 112.62±29.15 89.32±26.18 t 0.822 0.099 0.177 P 0.413 0.921 0.860治疗后观察组(n=45) 14.05±3.07* 38.79±15.42* 37.08±16.15*对照组(n=45) 25.03±4.68* 59.06±18.03* 52.08±15.12*t 13.160 5.449 4.548 P<0.001 <0.001 <0.001
3 讨论
HCC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多认为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遗传等因素有关。HCC发病较为隐匿,发病早期症状不明显,缺乏特异性,导致患者确诊时,病情已发展至中晚期,失去最佳手术时机,同时由于患者肝功能衰退,放化疗耐受性较差。TACE是目前普遍认可的HCC非根治性治疗方案,可通过阻断肿瘤供血,以缩小肿瘤,控制病情,但肿瘤可通过边缘门脉系统供血继续存活,因此治疗效果仍有待提升。
HCC在传统中医中属于“积聚”、“肋痛”等范畴,据《医宗必读》中记载:“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医学入门》中记载:“肋痛二三年不己者,乃痰瘀结成积块”,可见HCC病机在于正气虚弱,血瘀阻滞,致使气血乖逆,结而成积。因此,对于HCC基本治疗原则为扶正解毒、活血化瘀。本研究显示,观察组RR、DCR分别为84.44%、95.56%,高于对照组的64.44%、82.22%,表明正肝化症汤辅助TACE能够有效提升治疗HCC的临床疗效。其原因在于,TACE是通过导管将栓塞剂及化疗药物灌注于肿瘤供血管内,通过阻断肿瘤供血,使癌细胞缺血坏死,缩小肿瘤体积,延长患者生存期[7]。而正肝化症汤方中,白术归属脾胃经,可起到益气健脾、燥湿利水的功效;白花蛇舌草归属胃、大肠经,可起到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的作用;菌陈具有清肝利胆、消肿利水的功效;灵芝归属脾、肺经,可起到扶正益气,补气安神的作用;丹参归属心、肝经,可起到通经止痛、活血祛瘀的功效;赤芍归属肝经,可清热凉血、散瘀止痛;茯苓归属脾肾经,可起到健脾宁心、利水渗湿的作用,诸药共奏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效。TBIL是指直接与间接胆红素的总和,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排泄均有重要作用,肝功能障碍可导致TBIL聚集,形成黄疸;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肝细胞损伤、坏死时,ALT被大量释放至血液中,能够有效反映肝损伤程度;AST主要存在于心肌及肝脏内,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胞浆内AST被释放。本研究显示,两组TBIL、ALT、AS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表明正肝化症汤辅助TACE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其原因在于,TACE通过切断肿瘤供血,使肿瘤细胞缺血、缺氧从而控制肿瘤增长,阻断供血还可使局部化疗药物浓度提升,从而起到更好的抗癌效果,以此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恢复[8]。现代药理学证实,正肝化症汤方中茯苓含有茯苓多糖、茯苓酸等多种物质,可起到保肝、抗癌的作用[9];赤芍可起到改善微循环、减轻肝损伤的作用[10]。
综上所述,正肝化症汤辅助TACE能够有效提升治疗HCC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