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施方案研究

2021-07-12葛慧杰耿青涛

科技视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任 伟 葛慧杰 耿青涛 吴 君

(天津工业职业学院,中国 天津 300400)

0 引言

随着2019 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 号文件中之处启动 “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一系列国家相关部门关于1+X证书试点工作的政策文件陆续发布,包括教职成〔2019〕6 号文件《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和教职成司函〔2019〕36 号《关于做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等。 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申报了“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首批试点,制订了“1+X”证书试点建设方案,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实训条件等,通过一年多的方案实践,形成了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基于“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实施方案。

试点的“1+X”证书是“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主要涉及中级建筑设备专业应用, 试点年级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2019 级在校生。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BIM 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社会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企业在进行转型升级适应这种变化, 所以专业于2018 年进行了全面的转型升级。 这种专业的转型升级就是基于BIM技术应用,而“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更极大地促进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高了人才的培养质量。

1 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依据国家政策、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结合“1+X”证书,进行充分的调研,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与相关行业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 充分听取行业企业专家意见,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要至少走访10 家以上规模的企业实地调研。

首先,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构建基于“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课程体系,探索把BIM 技术融入不同的专业课程中,且核心专业课程教学与BIM 技术对接率达到90%以上。

其次,中级BIM 专业应用职业技能证书的取证以课证融合方式纳入教学计划。依据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等职业技能要求,通过课程的实施使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试点专业2019 级在校生, 在第五学期达到中级BIM 专业应用职业技能要求。

再次,BIM 技术引领“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将BIM 初级、中级证书的职业技术、技能、素养要求分别贯穿三年的人才培养过程。

最后,内容要反映企业典型岗位(群)所需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体现社会、市场、企业和学生个人发展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针对性,形成完整的专业调研报告。

2 课程体系

首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根据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优化课程标准,对课程的设置做到合理,紧密围绕BIM 应用技能,课程体系对建筑信息模型(BIM) 职业等级证书实现完全的支撑,实现课证融合。

课程体系的调整就是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健全课程结构体系:课程体系涵盖专业各个方面,体现一个“全”,课程划分为建筑识图与制图、BIM 技术基础、安防技术、电梯技术、消防与给排水、暖通空调技术、BIM 综合应用技术等。

第二,结合新技术,完善课程体系: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云、大数据、BIM 等技术,体现一个“新”,课程加入BIM 技术基础、BIM 综合应用技术、 建筑系统集成综合实训等课程, 同时在课程中融入BIM 和CAD 技术,结合智能运维来完善课程体系。

第三,校企合作,按需培养:积极调研,加强校企合作,找准社会企业需求的痛点,体现一个“精”,目前想把数字建筑BIM 技术、 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和运维、建筑机电设备控制作为侧重点。 由于新技术带动产业变革,社会需求的转变导致高职人才有了新的要求,这要求不断学习,不断变化调整,具体体现在课程内容里面。

其次,课程教学标准化、平台化、规范化建设,实现课程与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等级证书职业技能标准的无缝对接,课程体系根据国家政策、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标准、产业发展和技术动态,保持动态调整,确保先进性和实用性。

课程建筑识图与制图实训、BIM 技术基础的教学达到初级BIM 建模职业技能要求; 课程BIM 综合应用技术、建筑系统集成综合实训的教学达到中级BIM专业应用职业技能要求;其他课程的教学用BIM 技术实现全贯穿, 强化了初级BIM 建模和中级BIM 专业应用等级证书取证所需职业技能要求。

3 教学实施

首先,学校在廊坊市中科建筑产业化创新研究中心的指导下,建立校、系部、专业、班级多级教学和考核管理方式,以系部专业为核心开展。 期间需要各级部门的通力合作,成立专门的管理团队。 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专兼职团队,各级领导和老师参与“1+X”证书相关工作,其中教务处进行教学管理。

其次,深化教学改革,课程教学与BIM 证书紧密融合,全面提升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校企合作,开展基于“1+X”证书的校企合作项目,探索在企业工作以实际项目来完成教学的方式,强化职业技能的养成。

再次,把相应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要求融入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来进行教学,计划建立课程资源库,完成信息化教学,以课程资源库为依托,建立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等级证书的职业标准资源库。

最后,课程的考核要采用过程考核,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考核,相关课程搭建在线网课,进行在线教学资源建设。

4 教学支撑

第一,教学需要实训条件的支撑,按照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等级证书试点要求进行硬件建设,构建满足BIM 教学的高性能计算机和配套的教师机,及相关的设施设备;准备一至两个独立的实训室实现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等级证书取证的教学、培训与考核;根据专业特点和需求,推动软件建设,结合“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行业实际应用的BIM 软件,完善实训室软件,以支撑教学、培训与取证。

第二,教学需要教学团队的支撑,建立“1+X”建筑信息模型(BIM)专业团队,包括学校老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团队成员不少于20 人,其中“双师型”教师不少于50%,行业企业专家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团队优选学校和企业骨干,结合教师专业特点和特长,合理配置,高、中、初级职称兼具、工程系列与教师系列职称兼具,年龄结构合理,老、中、青搭配。团队教师要承担所任课程和专业分工的工作任务,完成所任课程的课程建设;按照教学规范和标准开展教学,以教学和学生为中心,提升教学质量。

5 证书运行

5.1 “1+X”证书取证

为获取“1+X”证书,需要参加廊坊市中科建筑产业化创新研究中心组织的全国“1+X”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取证考试。

(1)在校生取证:根据社会、市场和学生技能考证需要,课证融合,专业课程与实训实习课程强化相结合完成相应等级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等级证书的培训取证, 对专业课程未涵盖的内容或需要特别强化的实训,组织开展专门培训。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从2019 级在校生开始参加取证,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2)社会取证:积极为社会成员提供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等级证书培训服务,社会成员自主选择证书类别、等级,在试点院校内、外进行培训,自主报名参加考试。 根据社会需求和在校教学任务综合考虑,承接一定量的社会培训取证。

5.2 评价体系

学院申请成为全国“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站点,按照考核站点要求,建立评价体系。

(1)课程融合的课程考核方式灵活多样,强化对完成典型工作任务能力的考核。 结合BIM 取证与课程教学建设考核资源库, 根据“1+X”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的特点和题型,客观题主要利用在线教育平台考核,实操题主要采用线下实操考核的方式。 把课程考核与证书取证考核对接,在课程考核中支撑“1+X”证书取证。

(2)按照考核站点要求,做好考务工作,包括组织报名、考场布置、考试监考等,严格考核纪律,加强过程管理,推进考核工作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

(3)考核完成后,通过考核的学生和社会人员取得相应等级的“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阅卷和证书印发统一由廊坊中科完成。

6 实施成效

(1)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面调整,根据“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企业需求、技术发展动态做出实时及时地调整, 以适应社会发展,提升社会认可度,促进就业。

(2)完成“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配套实训室建设,以满足“1+X”建筑信息模型(BIM)专业方向对于实训条件的新要求,为“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取证奠定实训条件基础。

(3)已经建立“1+X”建筑信息模型(BIM)专业团队,利用各种方式完成对部分专业师资的培训,定期开展师资培训和交流,提高教师实施教学、培训和考核评价能力,为“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取证奠定师资保证。

(4)以“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为契机,推动专业发展,按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规范专业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保证毕业生质量,满足就业需求, 制定了BIM 技术基础、BIM 基础实习等课程的课程标准。

(5)目前已经第一批19 人参加了2020 年第三期“1+X”建筑信息模型(BIM)中级建筑设备考试,全部合格。

7 结语

我院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基于“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经过1 年半的实践探索和证书运行,摸索出一整套适合专业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实践证明,实施方案推动了专业“1+X”证书试点工作,促进了专业建设和发展,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且效果明显,目前已经参加“1+X”考试的学生,通过率是100%。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收录证书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