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课程实战教学构建
——以宁夏警官职业学院公安交管专业为例

2021-07-12

科技视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交管公安事故

马 军

(宁夏警官职业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课程是宁夏警官职业学院交通管理专业核心技能课程, 对教师实战技能与实训、实战条件要求较高。受师资实战能力、场地、空间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该课程实战化教学改革与推进均不理想,实战项目设立不科学,体系不完整。 授课过程中,偏重理论讲解,忽视学员实战操作能力的演练与提升,导致学员无法有效掌握事故处理工作技能与实操方法,公安交管行业对于交警事故处理能力的培养与熟练掌握的要求无法完全得到满足。 在“一切为了实战,一切服务实战”的公安实战教学改革强力推动下,必须对我院该门课程进行改革,构建科学、完善的实战教学体系,强化事故处理基本素养与基础技能的培养,服务服从于公安交管工作。 我院交通管理专业于2018 年获评宁夏高职院校高水平立项建设专业,2019 年, 获批教育部创新创业示范专业。 在此契机下,对道路交通事故课程实战教学构建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开展理论分析与探索,尝试构建系统化、多环节、多层次的实战教学体系正当其时,大有作为。将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实战演练、行业实践、毕业实习等环节均纳入实战教学体系,才能适应当前宁夏公安交管事故处理工作的需求。

1 实战教学现状

“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是公安教育的生命线。“教、学、练、战”是公安教育改革目标和建设标准。如何将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战教学有机融合,实现在真实或模拟环境中完成对理论知识运用与实践技能的训练,是所有公安院校均面临的一个困境。 目前,我院交通管理专业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体系构建仍然存在较大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教学内容欠缺

事故处理课程具有较强实战性,要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战的关系,强化教学内容与一线公安工作的横向联系。 目前,我院事故处理课程适用的是本科公安院校教材,偏重理论,实战教学几乎没有涉猎。教师授课以理论讲解为主,案例分析、校内模拟实训几乎没有,直接导致交管学员无法真正掌握事故处理工作技能,在事故处理工作中无所适从。

1.2 师资能力欠缺

目前,担任我院事故处理课程教师是从法学教师转型而来,欠缺对事故处理理论知识掌握和实际处理技能的运用,不了解、不熟悉公安事故处理工作规范流程和具体要求。 在授课过程中,更多的是“照本宣科”,理论说明,缺乏指导性、操作性。

1.3 授课方式欠缺

事故处理工作是交通警察一项基本工作技能,必须将其作为学员基本职业技能进行讲授和训练。受制于教学设施、教学环境、师资力量等因素,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授课方法运用较少,教学效果不理想。

2 实战教学构建

2.1 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环节实战教学由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和实战操作演示两部分构成。 在该环节,以事故处理理论知识、重点法规、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讲授为主,兼具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与讲解。 采用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实现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良性互动、双向沟通、互相促进的积极教学模式。

2.1.1 案例教学的实施

案例教学对场地等客观实战教学条件的要求最低,是最易开展的实践教学形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选取一些与授课知识点较为契合的典型案例,或者也可以安排学员以宿舍成员为单位进行典型案例搜集、整理与讲解, 在理论讲解过程中或授课结束以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深入开展讨论与分析,教师进行点评,从而实现掌握理论知识、运用理论知识的教学目标。 以此培养学生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任务主要是引导和指导,具体工作内容包括案例的搜集、整理,分析探讨过程的指导、引导,讨论结果和分析过程的考核、评价、总结等。

2.1.2 模拟实训的实施

模拟实训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模拟交通事故现场,组织学员进行模拟处理的教学方法。 模拟实训要求学员依据事故处理现场防护、 痕迹物证提取、检验鉴定直至事故责任最终认定等环节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要求,从报警、接警、出警、现场处置到事故处理结束,全程参与模拟演示,制作出符合标准要求的法律文书。模拟实训教学的目的在于对学生实际动手、现场反应、自主学习、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等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的培养,是强化事故处理基本操作技能和提升综合执法素养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1)明确实训目标。 以单项事故处理技能训练项目和综合训练项目为载体,培养学员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当然,单项训练项目必然突出单项技能的培养,综合训练项目的实训目标则在于综合能力的培养。 例如,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笔录制作、现场拍照、现场图的绘制等都是对单一事故处理技能的训练。综合实训则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重点在于将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和交警素养等融合一体的综合目标。

(2)设计实训项目。 交通事故处理课程课时为周4 节,总结72 学时。 受课时较少因素的制约,模拟项目的设计无法面面俱到, 重点设计突出基本技能、实践性强的实训项目。如现场勘查笔录制作、现场拍照、现场图绘制、询问笔录规范制作、事故认定书制作等。原则上先开展单项实训项目,最后进行中和技能训练项目。

(3)优化实训案例。 应当根据实训具体项目来编写实训案例,案情设计应当简单明了、无逻辑错误,可能的话,可以从公安交管实务部门获取典型真实的案例,经过文字处理,作为实训案例效果。 在选择案例时,应注意要与教学内容相契合,具有可操作性,内容具有一定难度,同时兼容实训目标、实训条件、学生实操能力等。

(4)组织实训实施。 按照案情,对于综合实训项目,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方法,安排学生提前进行角色认领,协作完成实训演示。对于单项实训项目,可以将学生以宿舍为单位划分为若干小组,确定舍长为小组负责人,带领完成实训训练。 如在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综合实训中,可以将学员分编为现场走访组、视频调阅组、现场勘查组、现场保护组等,每一小组根据实训目标开展工作,然后各小组成员进行小组互换,实现综合训练的实训目标。 教师在实训结束进行现场点评,对于好的做法予以肯定鼓励,出现的错误、问题进行纠正分析并进行规范正确的现场操作演示,以实现学生掌握工作技能的实训初衷。

(5)实训考核总结。根据实训目标,合理制定考核标准,成绩可以设置为不及格、及格、良好、优秀4 个层级。以此作为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模拟实训的重要抓手。考核形式为学员之间互评和教师考核两个部分组成。 高质量完成实训总结环节,肯定表现较好的学员与操作演示,对于实训错误的步骤和环节,教师重新进行讲解与现场操作演示,达到使学员真正掌握职业技能的实训目标。

在这一环节, 是公安专业学历教育的基础阶段,应当将启发学生自主思考、讨论、解决问题作为最主要的教学目标。 在公安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层次具有高级性,应用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区别与中等职业教育和专业培训。

2.2 行业跟岗环节

在课堂教学结束,学生基本掌握事故处理理论知识基础之上,安排在第4 学期暑假,学员赴交管一线开展为期2 个月的公安见习实践。

公安交管跟岗实践是提升学员交管职业技能的重要环节, 对于夯实学员职业基本功和职业素养,掌握规范的事故处理流程和执法规范要求以及培养实操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2.1 见习观摩阶段

在见习之初,学员主要以观摩指导民警实际处理事故案件为主。指导民警在实际处理的过程中向学生讲解事故处理工作的流程、要点、方法、规范要求、注意事项,使学生能够真正走进事故现场,了解事故现场,学习处理技巧。

2.2.2 协助处理阶段

在这一阶段, 学警在指导民警的带领指导下,协助指导民警开展现场警戒、现场照相、现场调查走访等具体工作内容。 直观了解事故处理工作的全流程,对事故处理工作方法与要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2.2.3 实际操作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警在指导民警的指导下,独立开展部分交通事故处理工作的具体内容。 受执法主体要求的限制,学警通常开展现场图绘制、现场照片拍摄等工作, 指导民警对于学生的工作内容事实进行总结和评价。 学警在这一阶段开展的见习工作可不作为事故处理最终结果的法定证据材料,由自己保管,做好收集整理,作为评定跟岗实践锻炼最终成绩的重要依据。

2.3 毕业实习环节

毕业实习环节在整个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是实战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是提升学生了解公安工作、掌握职业技能的核心环节。 毕业实训是综合训练学警结合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是增强学员职业技能的重要过程。

在毕业实习环节,学员能够全程参加交通事故处理工作的整个过程,既承担部分秩序维护工作,更协助指导民警开展日常执法活动。主要工作内容为以下几个方面:维护交通事故现场秩序,抢救受伤人员,保护现场;协助民警开展现场勘查工作,做好相关法律文书与基础信息的记录工作;在进行事故案件案情分析与责任认定时,提出自己独立的意见;协助制作询/讯问笔录,整理归档案卷以及其他工作。

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 每天面对真实的现场,复杂案情,不同背景的当事人,既能提升事故处理技能,也能积累群众工作经验与方法,还能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检验、修正、完善与提高。必须清醒认识到较之课堂教学,实训教学具有更大的复杂性。 实训场地往往就在车水马龙的路面上, 学员安全必须高度重视,树立安全意识,随时应对突发事件。

经历三个实战教学环节,5 个阶段实践教学过程,学生的实战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基本具备开展事故处理工作的知识要求与方法技能,从而满足公安交管事故处理岗位民警工作的较高要求。应当树立校外实习也是正常的上课,实习基地也是校内课堂之一的理念。 充分利用公安交管一线单位开展实训教学,既能解决场景不真实的弊端,更能缓解校内实训设备和场地不足的现状。

3 结语

交通警察事故处理工作是交警重要法定职责和主要工作内容之一。该门课程实战化教学体系构建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交管学员能否真正掌握交通警察核心业务技能。 因此,通过对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课程实战教学体系构建进行理论研究与探索, 有助于优化、完善现有实战教学模式,是提高公安院校交通管理专业学员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和载体。 同时,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战训练的关系,对于推进实战化教学改革,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适度提升实战课时比例,占到总课时量的30%,则较为适宜。部分公安院校为了突出实战教学的重要地位,将实战课时比例提升到总课时的50%,甚至更高,笔者认为不尽科学。对于一看就会,一听就懂的技能,不要占用较多的课时。作为学历教育的主阵地,牢固树立理论教学第一,实战教学第二的理念。 能力源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没有牢固理论知识支撑的实训教学,教学效果必然不会太高。 毫无疑问,理论知识欠缺的人,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较低,反之,理论知识深厚,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更强,在学习掌握技能方面也会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交管公安事故
编者按
太空“交管”亟待加强
学中文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公安交管推行一站办结等6项新措施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公安报道要有度
我国古代的交管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