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生理教学中对学生医学素质的培养

2021-07-12

科技视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实验教育教师

李 斌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级专业性技术人才。” 医学生的服务对象是人, 肩负着“救死扶伤”“保护生命”的责任。高尚的思想品德,熟练的操作技能,机敏的应变能力,果断的判断、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其必备的素质。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有目标、有计划地渗透思想教育,关注专业技能训练、临床经验的积累和提升。现就我在生理教学中的做法汇报如下,以供同行切磋。

1 挖掘教材,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高职教育的基本思路是以“思想教育、关键改革”为先导,引导学生提高服务意识,更好地投入工作。思想教育进课堂, 把思想教育与医学知识有机结合,是开展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时,深挖教材,找准切入点、合理选择素材,实施引入课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起到知识学习与思想教育两不误的双赢效果。

(1)爱国教育:讲消化与吸收中,胃肠激素调节的内容时,引入我国著名胜利学家王志军的事迹;讲内分泌系统时,介绍胰岛素是由我国科学家首先合成人工胰岛素,增加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热爱医学,热爱祖国,树立为祖国医学奉献自己毕生才智教育理念。

(2)奉献精神:讲血液中的血量与输血,及时加入无偿献血的内容,号召大家为社会,为他人无偿献血,既是一种奉献,也是一种责任。讲呼吸时,联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期间,无数医学科学家,医生、护士,不计个人安危,临危不惧,积极主动增援武汉的英雄事迹,号召未来的医学生们学习他们“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别人”的崇高精神。

以上事例均以生理知识学习为基础,以类比方法为桥梁,以学生熟知的事例为载体,把医学知识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在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完成思想教育。

2 立足实验,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生理学是一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功能及其表现的理化本质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其知识和规律主要是通过实验获取的。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重视实验教学。在实验中教师除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获取理想的实验结果外,更要想方设法、精心设计每一个实验环节,让学生动手、动脑,积极主动参与实验过程,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高效落实技能训练,培养科学探究必备的综合素质。

(1)教师示范,培养规范操作能力

罗阿谢曾经说过“一个榜样的力量胜过书上二十条教诲。”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实验课上,教师的示教操作,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教师实验教学中,首先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严格按照动物操作要求给学生演示,从佩戴口罩、手套到静脉打针、麻醉、气管插管再到实验中各种仪器的正确使用,实验结束后的垃圾、尸体处理,每一环节都要做到正确、规范,从而使学生养成严谨的实验态度,规范的操作习惯。

(2)合理分组,培养合作精神

实验前, 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充分的了解,尽量把性格互补的学生分配到一组,将实验任务具体到人,充分利用学生优点。例如: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来进行操作,让细致认真的学生来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 让逻辑思维能力强的来归纳实验结论,让表达能力强的来汇报实验结果。这样,在整个分组实验活动中,学生不仅人人有事做,人人担责任。由于每个步骤有不同学生完成,在实验中,各个小组成员之间必须密切配合,方能得到理想的实验数据,学生间的配合默契度是做出理想实验结果的前提。通过实验,学生间增加沟通,相互关照,和谐调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构建平台,培养学生准确表达能力

在实验结束后的总结环节,尽可能让每组学生都上台展示实验结果,汇报实验过程,交流,感悟实验体会。教师在听取汇报的过程中,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并鼓励其他学生提问,补充,在增加互动的过程中,完成知识梳理,掌握操作要领,同时,学生的体温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以锻炼和提升。

(4)改革评价机制,落实技能训练

实验课的评价要把分数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如果只根据实验报告单来进行评估,这给那些学习态度不认真的学生创造了“滥竽充数”的机会,他们会在考前花大量时间,死记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实验结论,势必出现高分低能,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标。若在考核中,将平时表现量化计入学分,再结合现场随机抽题,考核对仪器的正确使用和规范操作能力。把知识、过程、能力三要素结合考察,打消学生想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迫使学生端正实验态度,认真完成每个实验,大大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3 联系实际,提升综合素质

现实生活中,疾病千变万化,医学生仅有课堂学来的东西,上岗时很难应对突发事件。怎样克服这种现象?教师可从以下发面进行引导:(1)联系临床实际案例,讲典型的病例,不仅能提高兴趣,增加主动性,而且是学生理解和积累临床经验的开端, 有助于缩短学生参与临床的心理适应过程,如讲血液凝固内容时,先用多媒体出示病人真实的出血画面,然后提问:为什么病人身上会出血多处出血瘀斑? 可能是那些原因导致的?应该做那些检查?经过师生互动,总结出那些因素会导致出血——怎么处理,怎么护理病人——在处理中可能有什么突变——怎样应对等,把理论知识融于实际案例中, 积累临床经验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2)联系日常生活,是学生感悟生理学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产生亲和力,增加内驱力。讲“胆汁作用”时,告诉学生胆汁过度浓缩会形成结石,有规律的定期进食, 胆囊保持反复扩张能防止胆汁过度浓缩。一些为了减肥而控制饮食次数会增加胆结石发病率。通过补充,学生明白掌握医学知识的重要性,养成用科学知识指导行为的习惯,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判断、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职业医学院校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输送既有丰富的已学理论知识又具备熟练操作技能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在生理教学中,唯有深入研究教材,有效渗透思想教育,狠抓技能训练,以活动为途径,以实践为核心,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医学专业人才,高质量完成医学教育的伟大目标。

猜你喜欢

实验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做个怪怪长实验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