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赛促教、赛教融合”构建临床康复学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021-07-12石淑霞

科技视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赛教竞赛大赛

李 丽 石淑霞 郭 彦 付 丽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合肥 230601)

职业技能大赛是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针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1],对于调动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其就业、谋业、创业能力;提高专业教师实践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的颁布并实施,中国的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我国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市场需求量大,专业人才仍相当紧缺,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康复治疗技术人才,通过对各级医疗机构的岗位需求进行深入调研,行业对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2],要求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康复治疗师角色, 开展疾病的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并在为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中体现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而临床康复学是一门联系康复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极为重要的桥梁学科,作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本门课程的教学难点在于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强调培养学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

为提高教学质量、对接岗位需求,在专业课程中依托大赛项目,通过以赛促教、赛教融合的方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进行构建临床康复学的教学体系的尝试和探索。

1 通过大赛构建临床康复学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临床康复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临床常见疾病临床特点,能规范化地进行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和健康宣教的操作,着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方式以及职业素养,为将来从事康复治疗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康复技能大赛是以临床工作任务为导向,康复治疗师岗位的实际需求为目标,结合康复医学与技术治疗资格考试大纲去设定比赛项目,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都比较强,并通过大赛及赛前准备提升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康复技能大赛项目、康复治疗(士、师)资格标准予以细化、分层次渗透到教学内容中, 将所有的教学内容分解成多个独立的、分散的教学模块,然后有选择性地将这些教学模块进行重新组合,进行模块化教学;并将1+X老年照护和失智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中的相关内容融入课程中,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在教学实施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应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依托数字化教学平台,在教学中融入临床实际工作场景典型案例,以“驶、视、释、示、试、施、拾”七个“SHI”环节开展教学。(1)“驶”——查阅资料,自主领航:云班课推送预习资料,让学生提前预习,并进行自我检测。(2)“视”—观看案例,激发探索:导入真实案例及课程任务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职业意识。(3)“释”—多样展示、释疑解惑: 通过多种信息化手段的应用, 为学生答疑解惑。(4)“示”—亲身示教、规范操作:授课过程中,教师演示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技术的规范化操作流程,并在演示过程融入医患沟通。(5)“试”—模拟试演、感悟要点:将学生分组,相互进行模拟演练并相互纠正操作过程的错误步骤,有疑问的地方可请教老师,确保学生的操作流程规范, 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6)“施”—发布任务、检验巩固:教师课堂上发布错误操作的视频,让学生随堂纠错,或者进行随堂测试,检验学生课堂掌握情况。引导学生在康复操作过程避免错误, 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7)“拾”—课后回顾、查缺补漏:课后发布复习测试题,让学生复习回顾整个单元的重点,并让学生分组拍摄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操作视频上传云课堂, 校企合作专家共同点评指导。通过七个“SHI”的递进式教学过程开展教学,同时采用多元化评价手段,确保教学质量。

2 “以赛促教、赛教融合”有助于增强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临床康复学技能操作性很强,要求学生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精湛的实践能力,因此实践教学的效果是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了实现临床康复教学与临床实践更好地衔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建立了校级—省级—全国技能竞赛的机制, 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技能竞赛。 学生要在校级—省级—国家级竞赛每个环节中不被淘汰,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规范的动手操作、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的能力,因此在实践教学方面, 借鉴技能大赛采取现场随机抽取案例和标准化病人的方式、要求参赛者进行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操作的项目化考核方式,采取案例教学[4]、以疾病种类进行模块化系统实践操作教学方法,师生通过共同实践一个完整的“竞赛+项目”而进行实践教学活动, 学生通过模仿教师教学案例完成每个知识点的学习、培养其操作技能,在期末的时候完成所有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学习, 最后通过完成校级技能竞赛任务,强化学生实践技能,使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实践教学的设计中,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践兴趣,又形成了竞争与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为了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需积极完善实训设备、改善实训条件,为学生实践提供必要的条件。

总体来说,“以赛促教、赛教融合”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对提升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有极大的帮助。一些研究亦表明基于技能竞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5]。

3 “以赛促教、赛教融合”有助于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临床康复学的教学在实践教学方面相对不足,无法满足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需求,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自身教学思维、提升教学能力、积极深入临床实践,加大对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技能竞赛不仅是对学生素质的客观反映, 更是指导老师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技能水平等多方面的体现。 在一定程度上,指导老师的水平决定了参赛学生所能达到的高度。因此,指导老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了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指导老师全面查阅资料、集体讨论,反复研究竞赛项目、操作内容;利用假期至附属医院、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促使教师自身临床实践能力不断提高;聘请有经验和资历的临床康复专家来学校授课和讲座,为参加竞赛的学生进行技术指导。借助康复技能竞赛,通过“以赛促教、赛教融合”的模式,指导教师队伍在辅导学生参赛的过程中,通过与本校及其他高职院校教师、行业专家的学习、交流与合作,自身的理论及临床实践能力也能得到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4 结语

针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临床康复学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当前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市场需求量大,为了可以向社会输送更多的符合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对教学体系进行完善和优化、注重实践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的能力,可以更好地满足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行业发展的需求。

猜你喜欢

赛教竞赛大赛
地方本科院校设计学类专业赛教结合的研究与实践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融合”实践教学探索
赛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基于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的调研
我看竞赛
说谎大赛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