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星学习通在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21-07-12左小炫汤兴丽

科技视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超星实验课医学

左小炫 汤兴丽 台 立 陈 京

(皖南医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医学微生物学作为医学相关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之一[1],具有应用性高、实践性强的特点,其实验教学是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近年,随着学制和课程的改革,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课时大幅度压缩、实验内容删减严重,使得实验教学缺乏系统性的问题也浮出水面,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亟待改变。超星学习通是利用“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打造辅助教学、服务师生互动,令教与学双方都满意的学习移动平台[2]。根据实验课程需要,分享优质教学资源,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手段穿插教学,打破师生的时空屏障,增强趣味互动性,打造沉浸式、情景化实验教学新课堂。

笔者将超星学习通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从传统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出发, 阐述超星学习通在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特点,以期克服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多方局限,进一步探索适合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1 传统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的局限性

1.1 教学形式单调,教学内容枯燥过时

医学微生物实验涉及的理论内容抽象、 知识点繁杂且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仅靠教师充当传输者,学生作为接受者,这种“传授—接收”的单一教学模式,难以长时间持续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阻碍学习兴趣的激发与维持。此外,实验课堂学生众多,单一的实验操作示范方式很难保证每位学生都能观看清楚,容易引起课堂混乱、学生操作不规范和重复示范耗费时间等问题。 传统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示教仅有少量标本片、标本管、标本物和过时的操作视频,与如今临床实践严重脱节,难以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3]。

1.2 受时空约束,无法当堂熟练掌握实验技能

实验课堂课时有限,除去理论讲授,实验操作时间难以确保实验小组每位成员都动手操作,学生仅能在规定时间内完全按照既定流程模仿教师操作完成课堂实验任务, 没有自主创新尝试其他方案的机会。如果操作失误影响实验结果, 则无法得到正确的数据,也无法获得多次操作机会从而熟练掌握该项实验技能。因此,传统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不仅难以保证学生对实验技能的熟练掌握,也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4]。

1.3 实验教学内容受限,缺乏系统性

医学微生物实验学技术与各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为在固定时间内完成教学大纲任务, 势必要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删减或代替完成,导致实验课程片段化,缺乏系统性、连贯性,不利于学生对医学微生物实验学技术的整体把握。 传统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以验证性实验开设为主[5],而综合性实验、开放性实验等则开设不足,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4 缺乏互动,教学效果不明显

在传统医学微生物实验课堂中, 师生互动贫乏。在实验课中,教师一人无法做到全时程观察每位学生的实验操作,因此对于学生存在的不当操作或错误操作,无法给予及时的纠正。久而久之,学生形成错误的操作习惯。实验操作结束后,教师没有课堂时间组织学生对该项实验操作与实验结果进行交流讨论,仅通过书写实验报告给予反馈,难以全面的评估实验课的教学效果,指导接下来的实验教学。

1.5 课程成绩评判缺乏形成性评价体系

在传统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中,医学微生物实验课程成绩主要采用实验报告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这种评价方式导致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课堂上不专心听讲、不认真操作;课堂下互抄实验报告、不认真思考体会;临考前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6],最终造成学生对实验课程内容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严重影响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操作技能的提高。

2 超星学习通在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特点

2.1 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可借助超星学习通在课前、课中、课后发布与本次实验课相关的各种平台活动,借助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推送实验课引言开篇视频(借助电影、动画等片段)引发学生好奇心,代入模拟情景,烘托课堂氛围,利用沉浸式、情景化教学法增强实验课教学效果;推送投票、抢答、随机选人、主题讨论、分组任务等多种形式的随堂测验,即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给予学生压力与动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利用直播功能,以学生喜闻乐见、入脑入心的形式进行实验操作示范与讲解,避免传统课堂实验演示的秩序混乱、观看不清和耗费时间的问题。

2.2 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是教学的基础保障, 授课团队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整合的海量教学资源开展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精品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分工协作、整体设计,进行教学实践研究,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推送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可弥补实验课堂上因时间、空间、安全等限制无法开展的实验内容造成的实验教学片段化,建立系统化的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体系, 扩大知识点覆盖范围,推动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与时俱进,长远发展。

2.3 打破时空限制,教学扩大常态化

超星学习通提供24 小时全时服务, 在确保网络正常使用下,师生可随时随地登录超星学习通开展医学微生物实验课程的教学与自学。教师不必再携带U盘等移动储存设备,只需借助手机端超星学习通的投屏功能即可进行实验授课教学, 避免了课件忘带、毁坏或丢失的尴尬。 超星学习通课前预习活动的发布,可节约课堂讲解时间,为每位同学的动手操作赢得了更充裕的时间。课后,教师可推送实验扩展内容以及最新实验技术发展动态,拓宽学生知识面,此外师生还可利用超星学习通进行实验讨论,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独立思维的培养。学生可随时随地利用超星学习通的聊天功能就实验课程对老师进行提问,老师也可及时给予针对性解答,这使得教学扩大走向常态化。

2.4 增加师生互动,优化教学效果

将超星学习通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中,可增加师生互动, 课堂活动的开展与分享变得随时随地,方便易行。实验课前,学生自行完成授课教师提前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发布的预习任务,掌握本次实验情境和实验内容,减少教师在实验课中“单方输出”的时间占比,增加师生互动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实验课中,教师可利用超星学习通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互动,设置如课堂签到、闯关答题、限时抢答、积分赛和直播等互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对医学微生物实验技术的学习兴趣。 实验课后,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教师发布实验作业、 实验讨论、实验总结和扩展知识等内容,学生也可就实验课中发现的问题和想法通过聊天功能跟同学讨论、跟老师求教。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应不至于课堂,超星学习通课前、课中、课后的多维互动,增加了师生间、学生间的黏性,提高了实验教学效能。

2.5 利于形成性评价的形成

教师依据不同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大纲和课时安排在超星学习通中选择适合医学微生物实验学的平时成绩评价指标,如课前自习、上课签到、课堂互动、随堂练习、章节测验、作业等多项指标,设置好各项指标的得分权重,超星学习通即可自动实时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生成相应的形成性评价报告,节约时间成本的同时科学合理地规避了传统评价方式的弊端,为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的评估提供有力依据。

3 结语

超星学习通在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便于实现教学扩大常态化。 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利于实验教学系统性的建立。超星学习通为师生在实验课上、课下的互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利于学生时刻保持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辨能力。 应用超星学习通的医学微生物实验学课程考核科学合理,侧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互动和实验测验等,利于多维度地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使得评教评学更加公平、合理。总之,超星学习通为今后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猜你喜欢

超星实验课医学
超星期刊
超星期刊
超星期刊
超星数据库录入证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自由”的实验课
上实验课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