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中渗透近视防控的有效方法

2021-07-11冯永福

文理导航 2021年15期
关键词:良好习惯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冯永福

【摘 要】在“健康中国”政策的背景下,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高的现状,在学科教育教学中应该渗透近视防控教育,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明亮的双眼和健康的身心是更好阅读的基础,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近视防控的相关教育。在实际的阅读教育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读写状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还可以借助阅读教学,有效渗透防近视相关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眼护眼的意识;或者引导学生亲近自然,以此点亮学生的双眸。通过落实以上的渗透教育,可以更好提高近视防控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近视防控;良好习惯;爱眼护眼;亲近自然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健康中国”,它是人民健康、民族昌盛、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是完善国民健康的重要政策,新时代背景下需要从各方面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我国中小学生的近视发生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高中生的近视率已经超过80%,小学生的近视率也在快速提升,实际情况不容乐观,这种情况对于我国的国民健康与社会发展都是不利的。因此,从小学开始就要将近视防控重视起来,加强对学生进行近视防控方面的教育,以此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主要学科之一,学生在识记字词、阅读文本和做作业时需要花费不少时间,用眼时间相对较长,很多学生的用眼习惯不佳,非常容易导致近视。因此,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近视防控指导,指导学生在识字、阅读、写作中注意爱眼护眼,培养学生良好用眼习惯。

一、关注读写,形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有效渗透近视防控,加强对学生用眼爱眼方面的教育,首先应该关注读写,注重引导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通过对小学生的视力发育和用眼方面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很多小学生在用眼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不仅是在学习上的问题,还受到当前智能设备普及的影响,都对于小学生的视力发育造成不利的影响,导致视力发育缓慢和发育不稳定情况。阅读、识记字词和写作等占据着很大一部分时间,学生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参与语文的读写,导致用眼频率和用眼时间增多,加上近距离看书、不良的读写姿势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导致小学生近视,因此教师应该关注读写,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例如,在人教部编版的教材中,一般分为八个单元,每个单元不仅含有多篇课文,还含有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模块,学生在阅读课文、识记字词、参与口语交际与习作的过程中,都需要用眼,而且很多板块还需要长期用眼,比如:识记生字词的过程中需要反复训练写生字词,阅读新课时需要多次朗读课文,习作时需要用眼阅读和动手写作。因此,在学生识记生字词、阅读课文、参与习作的过程中,应该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主要包括:一是身体端正坐在板凳上,与书本保持30-35厘米的距离,胸前距离桌子边缘一拳的距离;二是眼睛尽可能与书面保持较小角度,可以将书本垫高,有利于颈椎健康;三是在写字和做笔记时,握笔手指距离笔尖一寸的距离,纸面与笔杆的角度在40-50度。教師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习惯、用眼习惯,在读写时注意不要只盯着一个事物,一般在读写半小时左右需要休息片刻和眺望远处,以此缓解用眼疲劳,保护眼睛健康。语文教师应该通过多媒体课件、亲自示范等,规范学生的用眼状态,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在课堂与课下引导与监督学生,通过有效督促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影响下,以多媒体和微课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模式已经走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丰富多彩的图文与视频资源,丰富了语文教学内容,创设了多种有趣的教学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对于小学生的视力影响比较显著,比如由于字号和图片太小等让学生的眼部肌肉紧张,容易造成用眼疲劳,屏幕太小导致两侧的学生看不清,容易导致斜视等疾病,所以教师应该针对这些问题改进电子课件,比如增大字号与图片等。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电话和微信与家长联系,要求家长监督孩子,让学生少玩电脑和手机等。

二、借助阅读,渗透防近视意识

对于小学阶段的近视防控,小学相关负责人应该根据“健康中国”的指导思想,规划与设计本校的近视防控策略,要求班主任和各学科教师将近视防控融入到班会课程与各学科课程中,通过科学有效的指导、督促等,更好地保障小学生的视力健康,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同时,教师还应该启发学生保护视力的意识,引导学生通过自身努力与自觉坚持,形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阅读,有效渗透防近视教育,以此启发学生爱眼护眼的意识,从而让近视防控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使其常态化。

例如,教师可以借助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两个方面,科学有效渗透防近视教育,启发学生爱眼护眼意识,让学生感悟眼睛的重要性,领悟双眸对于个人是如此珍贵。对于课内阅读而言,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渗透防近视教育:一是引入写景文本,结合对大自然的生动描写点亮学生的双眼,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美好景象,感受到世界各地的美丽风光,比如在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的《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文的教学中,可以用电子课件展示道路两旁整齐排列的法桐树、道路上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等,提出问题:你是如何看到它们的?通过创设生动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眼睛的珍贵;二是引入状物文本,结合对事物的细致描写与情感抒发点亮学生的双眼,比如对于《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通过展示杨梅的特写图片,让学生说说它的颜色和形态,并让学生根据这个写法写一种家乡的特产,以此让学生认识到眼睛的综合重要性。

对于课外阅读而言,教师同样可以结合相关的阅读文本,让学生感受眼睛的重要性,领悟到双眸的珍贵性。对于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和优秀文章,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近视防控教育的主题,深入挖掘相关书籍和文章的内涵,让课外阅读更好地教育学生珍视双眸,让学生认识到双眸的珍贵意义。比如,教师可以引入《二泉映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文章或图书,通过文中的细致描述以及典型人物和主要事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只有盲人才珍惜重见天日的幸福”等句子,指导学生感受到字里行间透露着对于光明的向往,认识到能够看到美丽的大自然是多么的幸运,认识到能够与家人对视和朝夕相处是多么的幸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入其他书籍或文章,要求学生课后自主阅读。

三、亲近自然,点亮学生的双眸

对于小学生而言,让他们的双眼更好发育、更加明亮,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培养学生爱眼护眼的意识与良好的用眼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轻松、愉悦、自然的环境中,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发育与自由创作的时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语文阅读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广泛的阅读开拓学生的眼界,让学生了解祖国山河与世界各地的美丽风景;通过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可以更好地放松身心,享受名山大川与本地风光的美好,让眼睛保持放松的状态,对于近视防控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应该根据小学语文具体的阅读内容,选择一些描绘大自然的课文,先阅读再开展实践活动,点亮学生的双眸。

例如,对于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以上的教学,教师可以结合以下课文的教学,让学生擦亮双眼,在阅读中认识與感受美丽的自然风光:《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将西湖比作西子,可以感受到西湖的温柔多姿;《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通过对我国西沙群岛的海面与海底的描写,可以感受到我国的地大物博;《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可以感受到祖国景色之优美、物产之丰富;《草原》一文,可以感受到草原之辽阔、大地之广阔;《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可以感受到黄河的惊涛骇浪与祖国山河之壮美。

在提高了阅读的深度与厚度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和走进大自然,去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去仔细观察大自然中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草鱼等,去亲自体会日月星辰、日出日落、天气气候的变化。教师可以先与家长联系,可以与家长一起带领孩子去周边郊区、田野、自然风景区等,开阔学生的视野,享受旅行的快乐,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进行近视防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阶段的近视防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与各科教学中予以渗透,教育孩子注意爱眼护眼,养成正确用眼的良好习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阅读需要长时间用眼,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注意在教学中渗透近视防控的教育,启发学生爱眼护眼意识,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眼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观念,让学生更加主动地用眼护眼,珍视自己的双眸,从而提高近视防控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邵馨漪.小学语文阅读中渗透近视防控的有效策略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624(02):120.

[2]罗虹,付强,周陶.学生近视防控背景下学校教室视觉环境质量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成都市普通中小学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18).

[3]刘桂宾,方春明.“三防合一”体系:中小学预防近视的发展方向——兼谈国家防近视检测、预防、治疗网络系统的建立[J].基础教育论坛(综合版),2018,000(039):39-42.

【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在小学教育中有效预防与矫正学生近视的实践与探索》(立项号:GS[2020] GHB1994)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良好习惯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辽宁省盘锦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习惯养成策略探究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