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活动,让学生“动”起来
2021-07-11季莹莹
季莹莹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顺应学生认知规律及发展特征,在课堂中设计各种类型活动方案,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主动学习,积极交流学习经验,自主参与到学习中,尝试让学生“动”起来,主动探索问题,投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动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创设一系列的活动,给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多重感官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优化学生学习环节。通过课堂引入生活化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动脑能力;设计操作性活动,让学生融入课堂,高效学习,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问题,进行交流沟通,更好地掌握知识;还可以设计观察性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体验成功的快乐。
一、引入生活化活动,让学生动脑思考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单调枯燥的数学知识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习变得生硬,教师要改变这种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从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引入生活化活动,将数学知识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将知识和生活融会贯通,对知识产生热情和兴趣。
例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课程中,有这样一道题:一个发电厂每月节约用煤1.86吨,每发电5度需要2千克煤,每月节约的煤可以发电多少度?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生活常识进行思考。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解答问题中,学生1:可以用列方程的方法求解;将未知数设为X,然后再列方程;学生2:我们知道2千克煤可以发电5度,那么计算节约的煤包括多少个2千克,再计算出可以多发多少度电?按步骤写出计算过程;学生3:先求出1千克煤发多少度电,再计算1.86吨等于多少千克?就可以求出每个月节约的煤可以发电多少?按步骤列出算式。学生4:先计算1度电需要多少千克煤,再计算每个月可以多发电多少度?按照步骤列出算式;经过学生动脑思考,总共总结出了四种计算方法。
上述案例,针对同一问题,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探索出了不同的解题方法,从多种途径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二、创设操作化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其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解,不如设计一些操作性活动,让学生动手亲自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利用学具对所学知识拼一拼、摆一摆,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有了直观体验,获取了感性的知识,认识了知识的表象,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能力,又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满足了小学生动手的心理需求。
例如,在教学《平均数》一课中,教师让学生动手将一张纸裁剪成同样大小的若干份,然后将这若干份随机分给5名学生,然后计算每名学生手里平均有多少张纸?学生在收到老师的指令后,首先思考如何将一张纸裁成若干份,學生将纸张对折然后再裁剪,学生将手中的若干份纸条随机分发给5名同学,每一位同学记录自己手中的纸条数量,再进行相加,可以得到纸条的总数,每一位学生裁剪的数量都不相等,得到的总数也不一样,那么怎么才能算出每位学生平均应得到几份纸条呢?有学生提出:可以用总数量除以5得到平均数,为验证这种计算方法是否正确,教师让学生摆一摆,将手中的纸条摆成5份,看每一份的数量和计算出来的得数是否一致,经过学生验证,得到了一致的结果,学生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掌握了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上述案例,教师精心安排的实践操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整堂课程结束后,学生意犹未尽,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还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探究问题性活动,让学生交流沟通
俗话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动口能力,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对数学问题的看法,鼓励学生多动口,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尤其当与其他同学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更要敢于表述自己的意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营造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之间主动探究问题,自主学习数学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分数化有限小数》一课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做了一组练习题,然后提出问题:“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化为有限小数?”“你能发现这些分数的特点吗?”教师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1:“凡是分母是2或者5的倍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学生2:“我觉得不对,1/6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学生3:“1/6是含有质因数3的分数”学生4:“我认为分母能化成10,100,1000……的分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学生5:“分母一定不能为0”随着学生讨论的一步步深入,教师提出:这些猜想是正确的吗?怎么证明说法是正确的呢?学生举出例子:1/10可以化为0.1,2/100可以化为0.02,30/1000可以化为0.03……所以,学生认为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学生们在互相交流和激烈的探讨中,层层推进,不断拓展思维,找到了需要解决问题的答案。
上述案例,教师鼓励学生互动交流,积极发言,表达自身意见。这样的教学流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组织观察性活动,让学生动眼学习
眼睛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触觉,用眼睛观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组织学生勤于动眼进行观察,让学生学会用眼睛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动眼观察学习的现状,提出本次观察的目的和要求。在学生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与指导,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并在观察中获取知识并进行总结,培养学生用眼睛发现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认识平行四边形》一课中,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两个图形,一个是长方形,一个是由长方形演变后的平行四边形,由于学生已经掌握长方形的特征,经教师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图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提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观察:(1)演变后的平行四边形和原来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吗?(2)演变后的平行四边形和原来长方形的底之间存在联系吗?(3)演变后的平行四边形和原来长方形的高之间存在联系吗?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认真观察两个图形,并利用平移的办法将两个图形重叠,经过学生平移后观察发现,两个图形的底是同样的,高也是相等的,但是面积是否相等呢?由于平行四边形的角和长方形平移后不能重叠,因此学生再次进行平移,观察后发现,平移后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是可以完全重合的。由此可以推断,两个图形的面积是相等的。这时,教师提出问题:怎么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学生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底×高。
上述案例,教师通过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形,通过将问题和观察相结合,学生找到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发现了两种图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培养了学生用眼睛观察事物获取知识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各种类型的互动,可以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动眼学习数学知识,通过让学生“动”起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数学课堂更加有魅力。
【参考文献】
[1]刘庆玲.基于新型数学观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J].当代家庭教育,2019(35):143.
[2]杨艳利.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