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伴我成长

2021-07-11蔺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15期
关键词:专业成长心理健康教育

〔编者按〕本期“创刊20年”的分享嘉宾是蔺晨老师。蔺老师是学校里唯一的心理教师,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的陪伴下,她一路从泥泞中走出来,克服了专业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例如没有带教导师指导、缺少同行交流、职业倦怠感强烈等,找到了归属感和学习的方向,坚定了在心育之路上走下去的信心。近年来,她致力于探索学生问题背后的家庭影响因素,在杂志的“家教心主张”栏目多次“发声”,用问题案例的形式启发家长去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借着杂志,蔺老师扩大着自己的专业影响力,曾被邀请去做面对全市家长的“爱家慧家”直播公开课的嘉宾。她的成长经验是:阅读别人的成果,反思自己的工作,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开展工作;只要往前走,哪怕走得很慢,都是一件值得自己肯定自己的事情。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成长;创刊20周年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5-0078-03

一、初次相识,找到归属感

在我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没有像今天这样被重视,很多学校都没有专职的心理教师,个别招了专职心理教师的学校,也是把一堆工作扔在毫无经验的新人面前,没有具体的指引。整个区域的学科培训、教研活动少之又少。在那样一个环境中,心理教师的成长之路是孤独的自我探索之路。那时的我,看着同时入职的其他学科的年轻教师都有带教导师指导他们成长,手把手教着他们解决各种难缠的问题,心里不是不羡慕的。

心理学科的特殊性,使得我无法一味模仿其他科目的课堂。那时伴我成长、给我启发的,就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这本杂志了。这是一个既能学到专业知识、又很接地气的一本杂志。从中既能看到一些专业研究结果,也能看到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思考结晶和实操经验的总结。这本杂志的陪伴,让作为学校里唯一一名心理教师的我找到了归属感和学习的方向。

那时我年轻气盛,下定决心绝不把心理课上成政治课。我要上能走进学生心灵、让他们发声的心理课。可是怎样才能上好一节心理课呢?没有教学经验,我心里很忐忑。杂志中虽然有“活动设计”板块可以给予我课程设计的启发,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我驾驭课堂的方式是不是正确呢?犹豫之中,我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了下来,投稿给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想着就让这本杂志帮我来检验一下吧!很开心,我的处女作《以学生为主体,变化授课方式》通过审核发表了。看着变成铅字的文章,我感觉自己的摸索得到了认可。这坚定了我的信心,让我决心继续上有“心理味”的课堂。

二、深入学习,提升信心

那时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需要我一边做一边自己体会反思。由于没有专业的督导,加上经常遇到难解的问题,有的时候我会产生深深的无力感。这时我会拿过一沓杂志,把“辅导个案”板块的文章统统看一遍,看看别人的辅导过程能给予我哪些启发。翻杂志的过程让我找到了与同行交流的感觉。就这样,这本杂志一路陪伴了我十几年。每当我在工作中遇到困惑,翻翻杂志就可能会找到答案。有的时候看着别的同行做得那么优秀,也会给我动力去模仿。杂志中一些前沿的心理知识和个案辅导,都让我学到了很多。

随着工作越来越忙碌、人生的负担越来越重,我已经没有很多时间和精力去阅读厚厚的专业性书籍。这个时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这本杂志给我最大的幫助就是让我通过别人的研究成果,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然后再去深入学习。例如一些学生心理辅导中很好用的技术,我都是先看到别人用效果不错,自己才去找出相关书籍学习的。

我作为心理教师的成长之路,是孤独的。我们学校里就我一个专职教师,加上我性格内向,不擅长人际交往,和身边同行们的交流也很有限。入职以后工作上更多的是自己思索、自己探索。在学校里默默做了很多事,也经常不被看见。有时候我难免想要抱怨,想要懈怠。但每次看到这本杂志,看到杂志里一个个鲜活的认真做事的心育人,就仿佛听见一个朋友在对我说:“不要停下脚步,认真做好你自己,努力往前走。”每帮助一个学生,也给了我克服职业倦怠的力量。看到他们在我这里卸下心灵的重担,找到重新起航的信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这一不容易被看到、难以量化评价的工作,也让我觉得是值得付出、非常有意义的。

虽然也有一些学生的问题我无力解决,仅仅给他们提供了宣泄的渠道和温暖支持的感觉,但这也让我想要学习更多,拥有更强的能力去帮助他们。悦纳自己,认可自己,鼓励自己慢慢往前走,为了不辜负自己的心理教师身份,我努力着,成长着……虽然这么多年来前行得很慢,但我一直没有放弃往前走。

三、持续“发声”,扩大专业影响力

近几年,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背后的家庭因素影响巨大。我经常会和家长沟通,指导他们的家庭教育方式,企图通过改变学生的家庭,来使学生更好地改善自己的问题。这种点滴的努力,能不能扩大开来影响更多的家庭呢?能不能以预防性的姿态出现,而不是等到孩子出了问题再来补救呢?这个时候我注意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设了“家教心主张”栏目,便立刻整理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投稿,在这个板块发表了七篇文章。我希望能用问题案例,启发家长去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提前调整改善,让孩子们成长在更好的家庭环境中。

感谢这本杂志给了我这个平台,让我也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去影响别人。而这种发声,也让我被看到、被邀请去做面对全市家长的“爱家慧家”直播公开课的嘉宾。能把自己积累的东西分享出去,影响别人,助益孩子们的成长,我也很开心。

现在,心理教师的工作环境真的是好了很多。我所在的地区,新教师入职会跨校跟着带教导师跟岗学习,一个学校的心理工作该如何开展也有规范的指引。片区会定期组织督导活动,每年都有心理培训来帮助教师们成长。各种教研活动,让教师们有了很多交流、学习的机会。市里还经常会提供各种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帮助教师们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重要的是,尽管心理教师还是学校里弱势的那个群体,但是重视程度和待遇问题都有了保障,大部分教师都可以安心谋求自我发展。

大概是因为心理教师每天要处理的学生问题都是难度较大的,所以,我所见到的心理教师可以说是学习热情最高的一群人。各种群里都见到大家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学习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始终是陪伴大家成长的好帮手,我也看到越来越多熟悉的名字出现在杂志上。

阅读别人的成果,反思自己的工作,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方式开展工作,尝试着去做;尽可能关注自己能做什么,做到了哪些;发挥自己的优势,放弃做不到的东西;少一点对困境的抱怨,多一点争取支持;忽略来自各方面的评价,看重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是我目前的工作状态。

每间学校都有自己不同的情况,不仅学生心理问题不尽相同,领导工作指引的侧重点也很不一样,有时候还会和我们的个人意愿有很大出入。而且每个教师本身也有着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地方,不是学习就能改善一切。迷茫、孤单、无力又积极的状态可能是很多心理教师的成长之路,也许付出了很多但不被看见、不被理解、不被重视,但我觉得只要往前走,哪怕走得很慢,都是一件值得自己肯定自己的事情。

当然,有很厉害的人把心理工作做得非常出色,被认可、被膜拜。但我不厉害,有很多能力上的不足,所以我建议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可以放弃自恋,看到自己的弱小,接纳自己的不足,追求在当下的境况中调整到最佳状态,发出自己的微光。如果持续用微光照亮一些学生的成长之路,给一些学生的心中种下一颗好的种子,那么我们也算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最后,祝愿年轻的心理教师们可以结伴前行,更快成长!

作者简介:蔺晨,广东省东莞中学初中部教育集团专职心理教师,国家心理咨询师,东莞市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带教导师,心理A证教师。获得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上发表文章11篇。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专业成长心理健康教育
聚焦心智模式,追求专业成长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浅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
教师要敢于成为“鉴赏”自己课堂的“勇者”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