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设“《史记》与人生”选修课程,为学生打造人生支柱

2021-07-11唐中云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15期
关键词:选修课程史记

唐中云

〔摘要〕《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和文学著作,是太史公司马迁用生命写成的。《史记》里面记载了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的故事,熔铸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选材典型,文采斐然,可读性强。本文依据研读《史记》的心得和十几年开设选修课的经验,认为把《史记》的材料加以选择并课程化,可以帮助学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局势下加强自我约束,培养优秀的心理品质,学会自我成长,打造人生六大支柱——仁、志、力、义、忍、退,助力学生的成人之旅,从而实现立德树人。

〔关键词〕《史记》;选修课程;人生支柱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5-0070-05

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学生们居家上了半年的网课。复课之后,学生们心理问题频发,到学校心理中心求助的人多了起来,北京还出现了多起中学生跳楼自杀的极端事件。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学生的德育和心理教育工作变得更加紧迫,尤其是在抑郁症患者日益增多的今天(发病率已经达到1%),学生们迫切需要正能量的输入,不仅要拥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拥有强大的心理。上网课期间,我在课下直播《史记》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上课时间虽是课后但学生多自愿参加,居然是全勤。这个可喜的状况让我思考或许我应该尝试把《史记》课程化,帮助学生打造人生的支柱。

日前,中央发文要求各级学校各个学科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指出语文教学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1]。该文件还建议把《史记》纳为中学生课内外必读书目之一。新冠肺炎疫情给教育教学带来极大的冲击,教学方式由线下挪到了线上。因为学生长期居家,培养学生自主自律自我修正的能力成了当务之急。

自主自律自修的能力从哪里来呢?《大学》言:“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2]。要做到“慎独”,做到可以自觉格物致知修身,能够掩盖他的不好的行为并发扬他的优点。培养学生的自律需要激发学生内心的自控力,帮学生找到人生的偶像。它需要有这三个条件:其一,直接接触现实生活中品德高尚的人,见贤而思齐;其二,以间接的方式接触品德高尚的人,阅读是最快的途径;其三,引导学生阅读优秀历史作品,并将之课程化,带领学生思考和讨论,让见贤思齐成为日常的生活。当前,我已经完成了从《史记》这本史书到“《史记》与人生”的课程转换,可将其作为打造学生人生支柱的素材,在课程中渗透人生支柱的意识。为什么选择《史记》呢?

一、《史记》是一本教学生规划和建构人生的书

多年研读《史记》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规律:人生是要有规划和建构的。苏秦游说国家的顺序,卫鞅游说秦孝公的顺序,范蠡由复国之重臣到致富之陶朱公,吕不韦奇货可居的策略,秦王嬴政掌握权力的过程,都是精心设计的结果。我梳理了《史记》中40个人物的传记经历,经过对比研究,发现人生需要仁、志、忍、力、义、退六部分,用这六部分构建的人生大厦有硬度,有高度,有厚度,有韧度,有柔性。有高远之志的人生有硬度,不会轻易被生活的压力压扁,能挺直起来;有大义的人生有高度,不会趋炎附势,随波逐流;有仁爱之心的人很宽厚,想他人之所想,思他人之所思;会忍耐、能隐忍的人有韧度,不易被困难压折;会退让的人,在功成之后会心生恬淡之心,心气平和,不会得意忘形。这样的人生,不惧风雨,心怀天下,不怕失败,不轻言放弃,知道适时而止。

现在有一些学生比较脆弱,论文完不成不能毕业、答辩受挫、感情受挫、考试分数不满意、手机被父母没收、被老师找家长等,无一不成为他们自杀的理由。这样的新闻也越来越多。在不能或不愿求助于老师、同学、医生时,那些历史上的圣贤之人会在学生遭遇心理困境时劝导他们,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他们会告诉学生,生命是可贵的,应当彰显其价值。司马迁说自己如果被汉武帝判罪下狱后就服罪自杀,那样死“与蝼蚁无异”。碰到痛苦的事情,想想历史上那些曾处于困境的古圣先贤,自己的痛苦就找到了出口,有了依托。

2019年高考出分后,我的一位学生对自己的分数不满意,坐在阳台上要跳楼,他母亲向我求助。这是一位上过我“《史记》与人生”选修课的学生,我让他接电话,跟他聊起我们一起读过的《史记》故事,慢慢地,他从阳台上进了屋。心中的偶像,关键时候确实可以助学生自救。苏东坡在被贬黄州、坠入人生低谷时,是陶渊明这个偶像日日陪伴,助他渡过难关。今人也可以借鉴学习。

二、用《史记》来开选修课,可以治疗时代的“空心病”

现在我们的学生里有很多“空心人”。“空心人”是托马斯·艾略特在1925年创作的作品《空心人》中提出的,“空心人”的精神状态是无聊、空虚、焦虑[3]。《史记》一书内涵丰富、寄托深远,可以成为学生的安身立命之书,可以治疗“空心人”病症,可以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阅读和教学材料。

“生命教育”(death-education)一词,是20个世纪60年代美国针对社会中吸毒、自杀、他杀、性危机等危害生命的现象提出来的,其目的是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热爱,消解对生命的威胁。生命教育以生命为出发点和归宿,实现生命全面和谐发展。生命教育又叫生命关怀教育,它包含生命责任感和价值教育。

肖川[4]将生命教育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真正人道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还要对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第二个层次是作为教育的存在型态――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生命教育应该是真正充满活力的“人的教育”,是引导人生走向美好和完善的教育,第三个层次是作为教育的实践领域。我的“《史記》与人生”选修课就包含了这三个层面的内涵,既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同时也为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奠基。

李艳教授提到了生命教育的三重维度,高伟老师提到学生生命价值缺失的原因首先是生命的技术化,即生命的技术化和生命实体化;其次是有用价值凌驾于生命价值;最后是生命意义有所缺失。而用《史记》来做生命教育的素材,挖掘优秀历史人物故事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有利于解决学生中存在的意义缺失的问题,从而减少“空心人”的出现。

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空心人”,很多大学生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之所以“空心”就是因为生活没有目标、没有人生的支柱。因此,我们亟须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的教育,用鲜活的历史故事,来引领他们思考人生的基本信念。

我们的生命究竟需要什么来支撑呢?经过二十年对学生的观察,我发现优秀的人的完整人格包含这六部分——仁、志、力、忍、义、退。

仁,“仁者爱人”。从字源学上看,仁字从人从二,指人与人之间相依相耦,独则无耦,耦则相亲。可以说,仁是由人本身引申出来的行为原则,它要求人们以人为人、相亲相爱。仁是一种博大的爱心,它要求把别人的疾苦当作自己的疾苦,促进他人的幸福。从爱亲人到爱别人到爱天下。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能做到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仁爱的人不会草菅人命,也不会轻易自杀。自我放弃的人多半都对自己失望,对自己不满意。而感觉自己被别人特别需要的人,往往不容易绝望。

志,就是“理想”,是指某种坚定的信念,是追求某种价值目标的宏愿和决心。“夫志,气之帅也。”如同攀登高山,如果没有攀登的目标,就不会有攀登的行动。或是为了目睹奇险的风景,或是为了享受征服自然的乐趣,或是为了挑战自我,锻炼自我等,这便是志。有“志”的人就会有希望,没有“志”,就会没有希望。

力,志是一种主观愿望,没有力,也不足以实现生命的价值。正如王安石所说的“有志矣,而又不随以怠,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这份力便是身体力行,有行动、有实力。这份“力”,也是一份勇气,它是立志后行动前那瞬间的一股力气。它是蔺相如持璧后退的倚柱,是信陵君带领门客欲去赵国赴死的豪情。我们应当培养学生生存的能力和发展的实力,同时也要涵养学生追逐理想的勇气和挑战困难挫折的勇气。

忍,实现生命价值的过程,如同攀登内心设立的高山,中间难免有懈怠,有险阻、会跌倒。怎么办呢?想到自己的目标,必须忍耐。苏轼云:“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这个“待”正是“志”,为了它,司马迁忍辱含垢发奋著书;为了它,勾践屈身为奴;为了它,韩信胯下俯身;为了它,革命家身陷囹圄,壮心不已。

义,即正义。一切皆爱,那只是我们的美好愿望。一切都忍吗?那是我们丧失了是非。爱与忍的标准便是义,爱真善美的、追求一切符合正义的东西。恨邪恶的、非人道的东西。否则美便没有了空间、没有了生长的地方。

退是退避,人生不只是有进取的雄心,还要有退却的勇气和智慧。退是得意时最好的冷静剂,是盛极处可靠的护身符。

仁是根基,有了爱护他人的根基,在生活中就会找到和自己一样尺码的人,找到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而纯粹的自私的人则迟早会被别人所抛弃。“志”是骨架,无志,人无以立身;有志,人赖以积极向上。而“力”是往上生长的欲望和努力,无生长之力,就没有促使草儿萌芽、树儿长高的力量。唯有尽“力”,才能长得足够高,足够好。“忍”是成长过程中的必要克制和等待,草萌发、树长高、人成长都会有阻碍和困难,期间必须忍受其难其苦,无“忍”,则往往半途而废,无功而返。“义”是树成长的正确方向,开始是来自父母、师长、书本,后来就是靠自己来把控。而“退”是一种特殊时候的自我保护,行走在悬崖,“退”而能全身;达至高处,“退”而能重新开始,继续进步。

这样建成的人生大厦有硬度,有高度,有厚度,有韧度,有柔性。用这六部分砌成的生命大厦不会随便倒塌,它会岿然站立,绽放生命特有的光彩。从这六个方面来开展生命教育,能传承我们的传统,打造出具有中华特质的脊梁。

当今社会生存压力增大,青少年轻生现象日益严重,他们轻视自己的生命,不珍惜他人的生命,究其深層原因是我们的教育中缺乏对生命意识的强调,忽略了对学生人生观、生死观、世界观的指导。怎样才能让“三观”教育不枯燥,不引起学生的反感?我们可以借助《史记》中的故事来开展,可以从生命教育入手来开展。因为,一个尊重自己生命的人,必然会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时也会珍惜别人的生命;一个有着积极的生死观的人,会在挫折面前愈挫愈勇,会在是非面前意志坚定。而这些正是《史记》中所蕴含的精神宝藏,了解太史公、读太史公笔下的一些经典篇目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精选《史记》中的篇目,滋养学生的生命

“《史记》与人生”选修课的教学不应把重点放在文字的训诂上,而应以泛读为主,帮助学生把握大意,重点引导学生发掘历史人物身上的精神,开展人生教育,引领学生思考怎样活着,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起人生的支柱,支撑起生命的大厦。

如何用《史记》支撑起学生生命的大厦?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我选编了《史记》中的《高祖本纪》《项羽本纪》《留侯世家》《越王勾践世家》《淮阴侯列传》《魏公子列传》等篇目。我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品读这些经典篇目,学会用《史记》中的“仁、志、力、忍、义、退”来建构正确的三观。

在作品中,司马迁表达着他敬重仁者的价值观。他讴歌具有仁爱精神的李同毁家纾难,舍生忘死;赞美李将军足智多谋,指挥若定;嘲弄批判那些高高在上、无视百姓利益、穷奢极欲、因人成事的帝王,如勾践杀功臣。司马迁认为,死要死得其所,活要活得有价值。 司马迁在《史记》中建构着他的人物评价观,褒扬宽厚仁爱,鼓励立志发奋,欣赏忍辱负重,弘扬舍生取义,批判自私自利、不顾大局。品读这样的人物故事,可以激励学生发奋图强。

《史记》中最重要的是司马迁对生命价值的叩问。他叹息项羽垓下自刎,他赞叹屈原在楚国被破时怀沙自沉,与日月同光。《史记》中有很多篇目谈生死观,司马迁认为生命要有价值,不能随便失去生命,哪怕有人要夺取自己的生命,也要隐忍努力存活。同时生命也要追求更高的价值,不能苟且偷生、卖主求荣,不能因为挫折而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孟尝君门客冯谖,不论孟尝君是否得势,始终不离不弃,不像一些势利门客,在孟尝君得势时,蜂拥云集,在孟尝君失势时,则作鸟兽散。他对冯谖给予了赞誉,而对势利门客进行了嘲弄。这些坚守节操的人,是中国人的脊梁。我带领学生对照古人重新审视自身的生命意识,使学生懂得生命不仅要有作为,还要有节操,守忠义。

《史记》里也有令人深恶痛绝的小人,他们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陷害忠良,毁坏社稷。如赵国的郭开,名将廉颇和李牧都因郭开的谗言而被君王疏远或杀害。太史公极力批判这样的人,我在上课时引导学生对这样的人进行批判,让他们学会审视历史,学会批判思维。

太史公自己没有飞黄腾达的机会去实践他“功成身退”的人生哲学。但是他在笔下人物身上表达了要知退知避的思想。《越王勾践》中的范蠡在帮助勾践复国灭吴之后,隐逸江湖,成为了陶朱公,得以保全性命。《李斯列传》中李斯虽意识到自己已经处于人臣之极,也明白“物极而衰”的道理,却没有及时退隐,最终落得凄惨的下场。《商君列传》中也写到有人劝商鞅要退隐。因此,知道退避,也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现在的学生受成功学的影响很大,如果适当懂得一点老庄哲学,学习一些如《留侯世家》这样的文章,懂一点“退”的智慧,那么学生在面对困境时,就能淡然面对,顺应自然,从而减少压力,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

《史记》中也有封建糟粕,我在课堂上通过“四公子选秀”活动,让学生判断谁是最好的公子,从而剔除古人身上狭隘自私的东西,弘扬忠、信、义、志等优秀品质。学生在古人的故事中体悟这些优秀的价值观,逐渐将其吸收和内化。我的教学方法不是说教,而是逐渐浸润,慢慢地影响学生的品质。希望我们的学生既积极有为,又懂得适时退避。

学生如果生活在顺境中或被众星捧月的环境里,就会喜欢世界围着自己转,生活中缺少关爱他人的意识,缺乏利他的精神,不会排遣不良情绪,找不到情感倾诉的对象。有的学生看似很聪明,而在参加集体活动时总是会请假,因为他认为那并不是在学习知识。运动会时他会溜到某个教室上自习,因为他认为运动会耽误时间。这样的孩子其实缺少“仁”的教育,他的心中只有自己,而没有他人,更没有集体。

有些孩子经常立志要做这个、做那个,其实这样泛泛的理想并不等于“志”,“志”是“我非这样不能”,不轻易改变目标,是很强烈的主观愿望。有远大志向的孩子迟早会觉醒,会爆发。而没有远志,没有坚定志向的孩子,虽一时领先他人,最终还是平庸之辈。“志”不能强加,只能让孩子去看有“志”之人的传记,去欣赏有“志”之士的人生。所以,用经典作品去唤起学生内心的“生命力”非常有必要。

“义”是很重要的,生活中有小“义”,也有大“义”。一次北京市召开校际羽毛球比赛,一个报名的学生因为有事就自行放弃了比赛,也没提前和老师打招呼。他觉得是放弃了自己的一场比赛,自己可以决定,当然不用和带队老师说。老师觉得这是事关学校荣誉的事情,学生报名了,代表的是学校,怎么可以说不参加就不参加呢?报名后不参加,学校就少一人比赛。但学生可能没想这么多。这里就涉及“义”,在这里,坚持“义”就要勇于担当,当仁不让,按时参加,奋力拼搏。现在生活中诱惑越来越多,别人给的东西该不该拿?“见得思义,见利思义”,这个原则到今天依然很重要。

“忍”的教育也特别重要,“忍”学习初期之枯燥,得学习研究之乐趣;“忍”一己一时之愤,避冲动之祸患。很多青少年犯罪都与血气方刚、不知“忍”有关。

至于“退”,有的学生认为是老人要学习的事情,与正发奋图强的他们无关。其实不然,在一件事还没有结果时,我们要努力去用符合“义”的手段尽力争取,这是“尽吾志”。当一件事的结果已经出来时,我们要“退”,学会顺其自然,不钻牛角尖。这样才安全,才有下次奋发的可能。

我们要提醒学生:事前做“儒家”,积极进取;事后做“道家”,順其自然。遇到一点小挫折就自杀的学生究其原因并不是抗挫能力差,而是他们对自己要求太高,不能接受自己不成功,归根结底,他们的生命里少了关于“退”的教育。为人师长,我们要告诉学生,换一个角度想,退步就是向前。

学生通过阅读《史记》精选篇目,可在老师的指导下,浸润在先贤优秀人格品德的风范中,见贤思齐,构建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在课堂上,我开展了“四公子选秀”活动,让学生在平原君、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四公子中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公子,在比较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判断力。四届学生都不约而同地选了魏公子作为最佳公子,但是对魏公子晚年沉溺酒色自伤自毁的行为进行了批判。一位学生用《留侯世家》中的一句话“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 [6]激励自己克服高三的压力,坚持发奋,最后考上了清华大学;一位学生用《魏公子列传》中的“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6]这句话帮助自己解决了和同学之间的争执。

在执教“《史记》与人生”选修课时,我避免单纯的道德说教,引领学生在先贤故事的品读和思考中,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找到自己内心的偶像,打造自己的人生的支柱。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时局之下,在学生的心理求助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开设“《史记》与人生”选修课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让他们在成人之路上越走越顺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2017)[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朱熹. 四书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12.

[3]艾略特. TS艾略特诗选.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

[4]肖川.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J].中国教师,2006(5):28-30.

[5]程树德. 论语集释[M]. 北京:中华书局,2013.

[6]司马迁. 史记[M]. 长沙:岳麓书社,2004.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北京,100083)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

猜你喜欢

选修课程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JSP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让学生自己选择课程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潮课”热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