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合作应对小学生“分离焦虑”

2021-07-11唐启双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15期
关键词:分离焦虑家校合作小学生

唐启双

〔摘要〕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压力,学生会产生焦虑,其中包括分离焦虑。分离焦虑会给小学生的身心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导致学生恐惧学习、害怕上学等不良情况的出现。家校合作,加强沟通和交流,有助于缓解小学生的分离焦虑感,使其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完成角色转变。

〔关键词〕小学生;分离焦虑症;家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5-0062-02

近年来,保姆式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得孩子的依赖性太强。二孩政策开放以前,大多数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因此许多家长过度保护孩子,导致孩子在交际的过程中存在障碍,如性格孤僻、喜欢独来独往、不善于沟通与交流等。为了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有必要对小学生的分离焦虑症展开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有效缓解小学生的分离焦虑。

一、小学生产生分离焦虑的因素

由于从幼儿园到小学环境跨越较大,很多小学阶段的学生一时并不能够很好地适应新环境,加上家长们过度保护,导致学生易产生分离焦虑症。分离焦虑症一般有这几种表现形式:自我评价较低;失去参与日常活动和学习活动的兴趣;对家长过度依赖,不愿离开家庭上学等。

大量的调查研究显示,造成小学生产生分离焦虑症的因素主要来源于家庭、社会、学校以及学生自身。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导致小学生产生分离焦虑症的因素,从而找到有效解决的方式,帮助小学生构建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1.家庭因素。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最大的,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举止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当家长积极鼓励孩子,并给予其及時的肯定和赞赏,那么孩子将会健康茁壮地成长;相反,如果家长一味指责,阻止孩子探究新知识或是采取保姆式的教育,那么将会导致孩子出现过度依赖、逃避问题或责任等。家长的溺爱和有求必应的教育行为会让孩子丧失独立性,到新的环境中就会产生分离焦虑症。

2.学校因素。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学习方式也与以往不同,故部分儿童出现不适应,害怕上学。良好的教育氛围可以让学生更容易融入新环境,因此教师要以欢迎、接纳的姿态迎接学生的到来,老师的亲切与包容,有助于缓解小学生对新环境的焦虑与不安。

3.学生自身因素。有些孩子胆小内向,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在面对新环境时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综上分析,影响学生产生分离焦虑的因素有很多,教师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应该从这些影响因素入手,各个击破,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从而消除其分离焦虑感。

二、应对小学生分离焦虑的有效策略

(一)家校合作,应对分离焦虑感

我在研究中发现,除了学生会产生分离焦虑之外,家长也会产生,而家长的焦虑情绪会影响学生。因此,父母作为学生的第一监护人,应该先调整好自身的情绪。

1.家校沟通,共同面对问题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导师,一言一行对孩子来说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只有加强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才能够让双方更好地了解学生。如果只有学校单方面做出努力,那么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加强家校合作,才能够有效应对学生的分离焦虑。首先,学校可以举办入校座谈会。通过座谈会的方式,让家长了解应该如何看待分离焦虑,同时,引导家长做好自身情绪的调节。其次,给家长发放入学手册,在手册中列出上学时所需要的学习用品以及一些注意事项,做好准备工作,确保学生顺利上学。教师可以通过家长班会或者是家访的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在家的状态,获得家长的信任,从而让家长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在面对学生分离焦虑时能够想到应对措施,促使学生快速适应入学后的生活。

2.家长要与孩子共同面对问题

在学生入校之前,家长可以将学校的情况提前告知学生,让学生熟悉学校。开学后,家长应该及时与教师保持沟通,信任并且配合老师的工作。当学生出现分离焦虑时,家长应该调节好自身的情绪,不要让自己过度沉浸在忧愁和担心中,不要埋怨、指责孩子,与孩子共同面对问题,要将积极的情绪传递给孩子。

(二)加强师生互动,消除分离焦虑感

分离焦虑在低年级孩子中比较常见,在不同学生身上表现各异。因此,作为低年段的教师,应密切关注班上每一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缓解学生的分离焦虑感。

以学生小A为例。由于工作调整,去年我任教三年级。开学第一天,我们班的小A在学校门口哭闹着不肯进学校。爸爸带他进入课室,他又跟着跑出去,来回几次,最后在爸爸、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他才留在了课室,但他依然在课室里大声哭泣。在接下来的几周里,基本上每周小A同学都会出现一两次哭闹、不肯上学的情况。都三年级了,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小A的分离焦虑除了我们常认为的家长过度保护、溺爱等原因外,必然还与他本身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有关系。如何缓解小A的分离焦虑症状呢?

首先,我与小A学生的家长及时沟通,了解小A的情况,知己知彼方能有的放矢。其次,不要着急做学生的工作,因为这样反而可能让学生觉得自己不正常,与其他学生不同。我选择把他和其他学生平等对待,当什么也没发生过,然后通过一些特别的语言方式来引导他,鼓励、表扬他的进步。比如,我时不时对他说:“小A,最近几天早上怎么都不见你哭了,有点不习惯了。”“小A,下个星期一,你能不能哭一次,我想看看你哭闹耍赖的样子,然后拍下来和班上同学分享一下。”小A的反应当然是“不要,我才不哭”“我才不要你看到我哭”。最后,尽量给小A表现的机会,让他有获得感、成就感。比如他跑步快,我就让他参加校运会,为班级增光添彩,不断地增强他的自信心。

一学期之后,小A入学哭闹的情况逐渐消失了,还经常在下课时拉着我玩,分享自己的想法,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综上,对于心理比较敏感的学生,需要采取一些相对宽容的管理方式,平时多亲近他们,让他们在心理上接纳老师。此外,还要多鼓励,鼓励的方式可以多样化一点,直接表扬,通过同学的转达间接表扬,在作业本上写评语,向家长汇报孩子在学校好的表现等,都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三、结束语

综上,导致小学生出现分离焦虑感的主要原因来自社会、家庭与学校和学生本身这几个方面,采取家校合作的方式可以有效应对学生的分离焦虑感,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及时发现问题并与家长取得联系,进一步了解该学生在家的行为习惯,并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让他们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参考文献

[1]李世文.让生活充满阳光 ——浅论小学生学习焦虑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学周刊,2020 (11):187-188.

[2]葛月华.小学生学习焦虑症成因和缓解[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8(7):4.

[3]李清杰.浅谈小学生入学焦虑症的原因及其对策[J].时代教育,2014(7):231,233.

[4]朱凯恒,周玉,谢新艳, 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湖北省小学生焦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2020,36(5):673-676.

[5]苏林雁,殷青云,王凯, 等.长沙市小学生焦虑障碍现状调查[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29(5):330-333.

[6]宫雪.小学生入学分离焦虑问题及对策研究[J].文学教育(下),2019(9):150-151.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礼乐街道新民小学,江门,529000。该学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理事单位)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

猜你喜欢

分离焦虑家校合作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缓解新生入园分离焦虑的策略
帮助缓解幼儿依恋行为初探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我是小学生
幼儿分离焦虑的原因和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