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阅读思维能力提升措施

2021-07-11汪军

学周刊 2021年17期
关键词:语文阅读思维能力高中语文

汪军

摘 要: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常常会传授学生很多解题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能够在考试中取得较为不错的分数,但是这与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是有一定距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阅读;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7-015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7.079

在语文新课标正式提出之后,高中语文课程授课教师应遵循新课标的标准和要求,致力于教学模式的创新,以此来使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得到切实有效的提升。从当前国内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实施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授课教师并未意识到对学生进行语文核心素养养成的关键意义所在,由此导致这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当中,仅仅习惯于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向学生讲解考试知识点,而未能针对学生语文思维水平不高的情况采取和实施针对性教学措施,由此便导致学生的语文创新思维无从得到进步。针对这一现象,高中语文课程授课教师必须在坚持按照教学大纲以及教学任务授课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语文创新思维进行培养,这样方才可以让学生真正具备语文核心素养。

一、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意义

语文新课标要求:“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新课标所指出的教学要求能够看出,语文课程教学活动的终极目的在于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开启。智慧仅仅是个体的先天特质,更在于后天的养成和开发。从个体智慧的表现情况来看,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其思维水平。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形成,并且将会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升级、审美旨趣得到培养。为了实现语文课程教学的终极目的,高中语文课程授课教师应当注重带领学生进行思维练习,而不能仅仅重视语法教学和写作练习。通过带领学生进行阅读活动,将使学生在阅读文本素材的过程当中,养成敏锐、细致的思维习惯,形成良好的人格特质,并且从作者的文本创作内容当中感悟出深邃的人生道理。为了实现前述目标,高中语文课程授课教师必须对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加以优化和重整,以便确保课程教学活动能够使学生产生对语文知识的主动学习动力,并且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素材,获得足够的知识,丰富学生的阅历。在具体的语文阅读教学环节当中,高中语文课程授课教师应善于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抓住阅读教学的最佳契机,使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获得充分的历练,让学生可以借助文本内容,同文本素材的作者进行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话与沟通,唯有这样,方能使学生在阅读当中获得思维能力提高的契机。

二、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教师需要从语文的学科特点与学生的个性特点入手,对议论性散文加以利用,注重采取课内阅读同课外准备有机结合的模式,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组织阅读教学活动,采取同中辨异练习的形式,实现对学生逻辑能力的养成,对学生的求异思维给予足够的关注。这些方法对于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一)对议论性散文加以利用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选对文体是非常关键的。虽然记叙文、说明文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论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最为有效的文体,还是当属议论文。同记叙文以及其他文体的文本素材对比来看,议论文表现出显著的思维严谨、逻辑清晰的特点。

在高中语文教科书当中涵盖了足够的议论性散文,因此,高中语文课程授课教师应当将这些议论性散文作为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重要文本素材,也就是说,高中语文课程授课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对议论性散文进行细致的阅读,以便能够使学生从中领悟到严谨的行文方式、逻辑清晰的写作脉络,从而将使学生在阅读议论性散文的过程当中实现对自身思维能力的增强,并在不知不觉当中修正和调整自身的思维模式。当然,在阅读之余,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辩论等活动,继续来深化议论文的论点,在不断通过辩论、写作等形式挖掘议论文的论点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扩展和深化,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

(二)采取课内阅读同课外准备有机结合的模式,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

在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高考这一巨大的压力,时间非常紧迫,任务非常繁重,课内阅读的时间有限,而课外阅读更是需要学生自主、自觉地挤时间去做。这样一来,阅读的有效性势必会受到影响,学生的视野也无法得到扩展。为此,教师在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课内阅读的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扩展阅读,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实现升华。

比如,在带领班级学生共同学习人教版高中教材《我有一个梦想》这篇课文时,笔者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会作者马丁·路德·金的思想,便在本节课之前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去搜集马丁·路德·金的生平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通过这一课前任务的布置,学生在具体学习这篇课文时,便领会出作者马丁·路德·金所处的时代以及社会背景对于其思想所产生的至关重要的影响,这样一来,学生在阅读这篇课文时便会体会到作者的深意。可以说,通过采取课内阅读同课外准备有机结合的阅读教学模式,学生的阅读体验将变得更加丰富。

(三)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组织阅读教学活动

所谓的思维导图指按照人类思维的特质,借助点、线、框等不同元素构成的图画。思维导图的作用在于可以直观地实现对相关知识内容以及知识脉络的表现。因此,高中语文课程授课教师在组织和带领学生进行文本阅读的过程当中,必须注重对思维导图的使用,并以此来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之下,学生能够实现对文本素材整体架构的清晰把握、对文本素材所运用的描写方式的洞察以及对文本素材内在创作思想的领悟,最终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模式。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高中语文课程授课教师要使学生可以实现对课文观点以及中心思想的精准把握。为此,高中语文课程授课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为薄弱的现实,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带领学生进行阅读活动,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

(四)采取同中辨异练习实现对学生逻辑能力的养成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比较阅读法,阅读同类文章,同中辨异,对文章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异同,也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谓的同中辨异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求同法,即遴选同一主题的文本进行比较式阅读,体会这些同一题材文本素材的内在差异性。

比如,在教学高中语文《过秦论》和《六国论》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两篇文章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探究这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经过阅读、讨论、分析,得出二者同属史论,旨在论史讽今,但是提出论点的方法不同,论证结构不同,论证方法不同,语言风格不同,写作目的也是不同的。学生在探究二者异同点的时候,思维迅速得到了活跃,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五)对学生的求异思维给予足够的关注

高中生好奇心强,有自己的主见,又有着追求新异、与众不同的心理期待,其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其往往有着求异思維,这就意味着学生在阅读文本素材的过程当中,通常会出现不同于他人的思想和见解。面对这一情况,高中语文课程授课教师不能简单地对学生加以对错的评判,甚至对学生进行一味地否定,而是应当耐心倾听学生的见解,并对其独立思考的过程给予肯定,其后再结合学生的见解和作答指出其思维当中的误区和盲区,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考量不周之处。这样不但能够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和认同,同时也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增强有着积极的意义。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多询问学生“有没有不同意见”。学生的求异思维是非常宝贵的,但也常常是容易昙花一现的,尤其是容易在课堂上不经意间错过。为此,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多询问学生“有没有不同意见”“有没有其他想法”,从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求异思维。

第二,遇到学生提出的不同想法、看法,教师不应该立刻否定,即便知道学生提出的想法很幼稚,也不可立刻进行否定,甚至进行讽刺和嘲笑。如果教学时间充足,教师应该组织讨论,让学生对这些不同的想法、看法进行讨论、论证,如果教学时间紧张,那么可以在鼓励学生的同时,提出在课后与学生一同探讨。

文学作品是可以有多种解释的,这正是发挥人的想象力的地方,应当鼓励学生做出多种解释。对于同一文本,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告诉我们认识问题要善于从多维度思考。因此,教师应该本着宽容、鼓励的态度面对学生的求异和质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三、结语

本文对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意义进行了探究,并且结合笔者个人的教学经验,从几个层面对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展开了论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应试能力上,而是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培养学生理解和思考的能力,因此思维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除了本文中提到的几点方法,教师还应该更多地展开探索,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契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肖潇.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高中语文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措施[J].语文课内外,2019(4).

[2]张国勇.论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6).

[3]王静.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21).

[4]陈咸达.加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提升学生阅读思维能力[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8).

猜你喜欢

语文阅读思维能力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
阅读反思: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角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