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核心素养,打造小学道德与法治优质课堂

2021-07-11李梦晨

学周刊 2021年17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核心素养

李梦晨

摘 要:随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和改革的深入进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利用丰富的教学内容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推动优质课堂的构建。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载体,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主动思考中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并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学用合一使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高效进行。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表演情境;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7-013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7.067

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培养学生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的初级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认知能力等方面出发,把道德与法治内容与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在主动探索中推进学习的有效进行,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为了增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教师还要注重教学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让学生在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时获得深刻的体验,增强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优质教学的构建。

一、创设表演情境,提高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时,只靠自主学习教材内容很难达到深入理解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表演情境,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还能利用表演情境来吸引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表演,通过表演进行思考,深刻理解所学知识。

在表演环节,学生亲身经历了表演过程,把表演内容与所学知识融合到一起,增加了他们的认识,促进了思维的发展,达到深刻领悟知识的目的。借助表演情境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让他们看待道德与法治问题时不再趋于表面,而是能够挖掘问题的本质,运用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分析,实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例如,在教学《走进我们的老师》时,教师可以设计表演情境,挑选一名学生扮演老师,其他几名学生扮演不同性格的学生。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发生的问题设计不同的情境:教师备课的情境、鼓励后进生学习的情境、处理学生打架的情境、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的情境等,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灵活扮演教师和出现问题的学生。通过情境表演,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来自教师的爱,感受到教师的辛苦,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使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顺利进行,激发学生尊敬教师、爱戴教师的情感。

二、引入信息技术,进行深度教学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依据教材内容开展教学,那么给学生提供的教学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深度教学的进行。教师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使他们有更大的探索空间。在直观情境中进行学习,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深入分析和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实现深度教学。

(一)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学生在探究学习内容时,如果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他们的学习动力就会增强,能主动分析新知识,遇到与已有知识有矛盾的地方会主动思考,促进思维的深入发展,顺利解决学习矛盾,实现有效学习。在信息技术情境下,把教材中的内容转化成直观的图片和视频,能够对学生的视觉起到刺激作用,让他们借助观看到的内容来深入分析和思考教材中的知识。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运用网络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在内容新颖、多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动力十足,他们能结合看到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在思维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促进深度教学的高效进行。

(二)引入信息技术进行拓展学习

把信息技术引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网络中的素材,让学生借助直观情境来学习教材中的知识。同时,教師还可以拓展知识的外延,让他们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来了解更多的与本节内容相关的知识。学生在信息技术情境下体会到了道德与法治学习的乐趣,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让他们在视觉感受下主动学习和探索,不断提升他们的道德与法治素养,逐步推进深入教学的进行。

三、引入传统文化,加深学习感悟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博大精深的优良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传统文化,让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优良道德文化提升自我素养。借助传统文化开展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增强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动力,在传统文化的引导下探索道德与法治知识。利用传统文化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建立传统文化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联系,获得深刻的学习感悟。

例如,在教学《父母多爱我》时,教师可以用生活中自己与父母的小矛盾作为导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与父母的矛盾,让他们回忆与父母相处的点滴来感受父母的爱。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父母,懂得换位思考,教师可以引入传统文化,如孟郊的《游子吟》,让学生通过分析诗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感悟诗句中蕴含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引入曹邺的《北郭闲思》,让学生感受诗句“每思骨肉在天畔,来看野翁怜子孙”,体会其中蕴含的父爱。结合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学生对父母的爱体会得更加深刻。

四、开展互动教学,提高道德意识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是重要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充分利用师生、生生的互动来让学生对道德知识进行深入理解,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让他们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并能运用所学的道德知识明确判断哪些行为是道德行为,并自觉约束自己,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促进道德素质的发展。

(一)利用师生互动提高道德意识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知识设计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态度给予肯定,并对他们认识不足的地方进行指导,让学生能正确理解所学知识,促进道德意识的提高。

(二)利用生生互动提高道德意识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互动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小组布置讨论任务,让学生根据对教材中道德知识的理解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认真倾听其他小组成员的看法。在相互交流中,学生对道德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获得新的理解,促使他们再次对道德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道德意识。

五、设计主题讲座,树立法治观念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法治知识,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教师可以设计主题讲座,邀请遵守法纪的学生向同学介绍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教师还要邀请法律专家给学生讲述如何养成文明、守法的行为,培养学生在外出时遵守交通规则,在买东西时自觉排队等良好的行为。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时,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心理的指导,邀请心理学家进行“防止校园欺凌”的主题讲座,让学生知道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在受到校园欺凌时如何保护自己。

针对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内容设计的主题讲座,使学生对法治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学生的法治观念得到了增强,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能用学到的法治知识来约束自己,做到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养成良好的守法行为。同时,在遇到校园欺凌时,学生也能运用所学的法治知识来保护自己,使他们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六、在实践中运用,提升道德与法治素养

聚焦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仅仅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促进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深化。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指导和评价。在学生有违反道德与法治观念的行为时,教师要及时纠正,让学生意识到自己错误的地方,并用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生做出良好的道德行为时,教师要重点表扬,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教师的肯定,在激励中提高他们主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积极性,并有意识地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在学做合一的过程中深化道德与法治观念,促进他们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安全记心上》时,学生通过学习教材内容知道了日常生活中要遵守的交通规则和出行时要注意的事項。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学会判断哪种行为违反了交通规则,哪种行为遵守了交通规则,在学和用相结合的过程中注意交通安全。学生学习了防溺水以及自救的方法后,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防溺水意识,让他们避免到陌生的水域游泳,发现有人溺水时不要贸然下水营救,而是要大声呼救,在游泳时要学习一些小技巧,保证自身的安全。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育阶段中,教师在教学中要聚焦核心素养,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根据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体验,让他们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深刻感知所学知识,树立正确的道德和法治观念。通过与创新理念的有效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了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和体验中得到提高,促进他们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静.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天津教育,2020(6).

[2]董新.文化中的规矩与方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J].基础教育论坛,2018(17).

[3]高梅.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J].新课程导学,2018(12).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核心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