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实践教学创新与师资保障
2021-07-11陶建杰
【内容提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出发,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全面调整。“聚焦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将现有各细分专业整合成统一的“新闻传播专业”进行人才培养,紧扣国家核心需求,聚焦于学生政治素养提升与优质内容生产能力训练,有效支撑本科生下阶段的发展。其中,需要对实践教学创新、师资队伍保障这两个关键点有系统性思考和根本性改革,以适应人才培养现实之需。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 师资队伍
2020年5月,清华大学传出重磅消息:今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主要在研究生层次进行,这所中国顶级高校很可能会大幅度减招甚至停招新闻传播专业本科生。由此,新闻传播教育(简称“新闻教育”)的现状、困境、前景等话题,再次引发学界、业界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事实上,新闻教育近年来一直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要求新闻从业者不仅具备“采写编评摄”等融合新闻报道能力,同时也需要有相应的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信息可视化能力和用户思维。从需求侧看,媒体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创新类新闻人才、专业复合类新闻人才、技术类新闻人才、实践类新闻人才等方面。①但供给侧方面,院校的新闻教育相对落后,教育方式封闭、教学内容陈旧、学生动手能力差、师资队伍跟不上时代需求②……这些都需要新闻传播教育有根本性变革,以适应时代之需。在诸多改革举措中,大部分院校采用增加媒体技术类课程、“1+1复合培养模式”、引入业界教师、设立校外实习基地等方式。但实际效果却不令人乐观,课程设置老化、教学大纲美化、师资队伍弱化、课程内容泛化、技能提升虚化、从业促进淡化……这些新闻教育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因此,新闻教育也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人才供给质量,扩大有效供给。基于这样的理念与新闻教育现状,在对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和用人单位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聚焦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
一、“聚焦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与以往大家所熟悉的“宽口径、复合型”模式不同,“聚焦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本科阶段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紧扣国家提出的“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媒体行业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核心目标,聚焦于政治素养提升与优质内容生产能力训练,为学生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扎实掌握融合新闻传播业务技能的基础上,高年级进行“实务”与“研究”课程模块引导与分流,有效支撑本科生下阶段的发展。同时,取消现有以媒介形态划分的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等具体专业,整合为统一的“新闻传播专业”,在此框架下进行本科人才培养。
之所以强调“聚焦”,很大程度上在于“宽口徑、复合型”想法固然美好,但从实施情况和学生反馈看,这种模式没有清晰而明确的边界,给因人设课提供了最好的借口,也是各院校在尚未找到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最好的“对外说辞”。从需求侧看,存在着很多实际问题。学生们会问:大学四年大量时间都用来学“通识课”,专业学习被压缩到1-2年内,我们到底能学到什么?最基础的采写编评摄都没有熟练掌握,其他领域内的知识更是泛泛,让我们怎么有信心面对未来的职场竞争?用人单位会问:与其他文科专业相比,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核心优势是什么?毕业生连基本的实操能力都很弱,我们为什么要招这样的学生……“聚焦型”人才培养模式,直面上述疑问,或许能解决今日新闻传播教育所面临的最棘手问题。
“聚焦型”模式提出的现实依据是:绝大部分本科生需要就业,优质的内容生产能力是新闻教育能带给学生的最核心竞争力。根据教育部的最新统计,截至2018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48.1%,由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③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约有874万人,研究生招生人数突破110万创历史新高。尽管如此,直接就业依然是绝大部分应届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具体到新闻传播业,国家层面,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央明确提出“内容创新是根本”;公众层面,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期间,以财新、三联生活周刊、新京报、南方周末、澎湃新闻等为代表的优秀媒体所采写的一系列扎实专业的报道令无数读者点赞,让日常淹没于信息海洋的普通公众再次深刻意识到,专业媒体和新闻人所生产的优质内容之极其重要与稀缺。因此,在人才培养中,必须教给学生最实在最重要的本事——优质内容生产能力。这个能力具体包括:过硬的政治素养、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对最有价值信息的筛选能力、对筛选出信息的快速分析整合能力、最适合受众接受的信息表达和呈现能力、将受众反馈准确运用于后续新闻报道的能力等。优质内容生产能力培养,需要有一系列的资源和制度安排,如人才培养方案重构、尽量做到小班教学、适当降低理论课比重、灵活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其中,对新闻传播教育至关重要的实践实习教育创新与师资队伍保障,是两个关键点。
二、“聚焦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创新
我们通过对第四次学科评估B-及以上的国内16所大学35个新闻传播类专业2017/2018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梳理后发现,大部分高校都把课堂教学和专业实习作为人才培养的前后两个阶段:低年级先通过课堂教学打基础,高年级再去社会媒体进行为期10-16周的专业实习。事实上,这种模式至少存在着三个弊端:首先,教学与实践脱节。人为把理论与实践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有违于新闻传播工作实际。其次,部分对专业有较浓厚兴趣的学生低年级偷着去实习,“低龄化”影响了校内学习,得不偿失。第三,对专业实习的理解过于狭窄。只把校外单位实习当作专业实习,忽视了校报、校园电台、学校官网或者官微等校园媒体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因此,必须重新认识课堂教育与实习实践的关系:它们不是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而是人才培养中互为补充的平行环节。充分认识到“学中做、做中学”的重要性,把专业实习实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根据这个理念,“聚焦型”模式下的专业实习实践改革重点有:
1.对专业实习实践的内涵进行重新思考。学生采用各种实践形式,对新闻传播业有现实认知,了解行业发展、增进专业技能的所有活动,均属于专业实习实践。可以按照一年级入门认知实习、二年级至三年级上生产实习、三年级下至四年级顶岗实习对专业实习实践进阶化设计。鼓励实习实践形式多样化,如采用优秀媒体人讲座、社会媒体集中参访、校园媒体实践、社会媒体非全日制任务承担、集中性顶岗实习等多种方式。
2.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体系化设计。实践教学是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的显著特色,但以往过于零散,需要有系统规划。实践教学起码可以做成“三位一体”模式——“三位”是指:日常校园媒体实践+全员制短期集结性田野实践+师徒制精英学生记者专题性实践。“一体”是指上述三项教学活动,围绕“聚焦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互为支撑,有层次、有梯度地开展。实践教学的体系化、常规化还体现为,大量业务课程采用“教学学分+实践学分”的“组合学分制”,必须完成相应的实践任务且考试合格,才能获得学分。
3.采用“打卡制”进行实习实践学分认定。由于采用更日常化的形式,无法像顶岗实习那样对实习实践完成情况进行集中评分,必须创新成绩和学分认定方式,“打卡制”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所谓“打卡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比如一学期)内,完成多少次任务,提交相应的实习实践学习成果(讲座心得、新闻作品、广告作品、策划案、调研报告等),根据这些成果和考勤记录,进行等第评价。
4.支持并鼓励学生对校园媒体的自我管理、自我运作,尽量做到“在全真的媒体环境中做新闻”。一定程度上,校园媒体就是“社区媒体”,面对校园所覆盖的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人的受众环境,如何进行选题策划、内容生产、新闻推送与分发,如何处理不同校园媒体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如何引流提高粉丝数量扩大影响力、如何在开展新闻业务的同时进行一定的经营性活动尝试、如何处理软文和关系稿、如何进行有效的团队管理和绩效考核……这些社会媒体经常面临的真实情境,学生在校园媒体实践中也同样能遇到并思考。通过这样的“全真实战”,所培养成长起来的新闻传播人才,不仅具备娴熟的业务技能,更具备远见卓识的政治敏感性和判断力,同时也有较强的领导力、创新力、执行力、经营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完全能适应未来实战之需。
5.适当缩短毕业实习时长,并给予更灵活的时间安排。从各校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看,一般安排第七学期为“毕业实习”,跨度多为12-16周,即3-4个月。这一制度在实际操作中面临不少问题:对于要考研的学生,第七学期为复习关键期,备考和实习无法兼顾,导致实习流于形式或根本没有实质性开展;对于要找工作的同学,第七学期进入招聘求职关键期,大部分人也会和考研的同学一样,以“形式完成”结束实习获得学分。“聚焦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案设計中,已经把实习实践体系化、日常化,就可以相应压缩毕业实习时间,减少到8至10周。实际执行中,允许学生选择从第六学期结束的暑假至第八学期开始前的寒假,即第1年的7月至第2年的3月,共计9个月时间段内选择相应时间段进行。这样既给予学生一定的灵活性,也能较好地保证实习的实际效果。
三、“聚焦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师资保障
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师资。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条件等专业建设都以教师为主体,能否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积极性,极其重要。师资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新闻院系,突出表现为:
1.“研究型”教师远多于“业务型”教师。“业务型”教师必然要求相关人员前期有专门媒体从业经历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高校目前的用人条件,年龄、博士学位、前期科研项目和成果发表无异于一道道“拦路虎”,使媒体人士向高校教师转型变得极其困难,造成目前师资队伍依然以“研究型”为主。这样的师资基础,在理论课方面尚可维持,但驾驭业务课就显得极其困难。此外,即使是“研究型”教师,其研究领域与人才培养关联度也不高,很少有人把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聚焦于新闻业务、人才培养或者新闻教育,导致教学科研两张皮,无法相互促进。
2.“业务型”教师在现有资源分配和评价机制下,很容易“边缘化”或向“研究型”转变。近年来虽然有部分媒体人以“特殊业界人才”进入高校,但总体上,他们的发展情况并不好。很多媒体人进入高校后,面临两难境地:如果坚持媒体人定位,以实务教学为主,在现有高校以科研为主要导向的分配和评价机制下,他们会被迅速边缘化,很难争取到足够的资源;如果想适应高校要求,必须尽快向“研究型”转型。且不说转型过程之艰难,即使有极个别转型成功的,作为高校来说,只是多了一个“研究型”教师。所以,媒体人进高校发展,转与不转都很难。
3.外聘师资无法真正参与人才培养。为了缓解自有师资不足,教育部、中宣部联合设立了“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交流‘千人计划”,鼓励优秀的媒体人去新闻院系挂职。在具体实施中,最优秀的媒体人未必愿意去高校挂职,各媒体所派人员大多也不是最顶尖的业务骨干;时间安排上,一般只要求“受聘教师与高校教师合作开课的,每学期授课不少于10学时;以系列讲座形式授课的,每学期讲座总课时数不少于20学时。”这么少的时间,对学生的效用也就止步于“视野开拓”,无法产生深层次的影响,更不用说手把手教学。
4.校内教师新闻单位挂职效果有限。“千人计划”的另一项内容是,新闻院系骨干教师去当地媒体进行为期1年的挂职交流。尽管规定了“从2019年9月开始,原则上要求脱产交流,挂实职”,但实际较难做到。高校教师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挂职”往往变成“挂名”,无法真正“身入+心入”。作为新闻单位,面对没有相关从业经验的高校挂职教师突然到来,也很难安排具体的业务岗位,让教师“观摩”成了常态。
进入大数据和融合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师资方面的严峻性尤为突出。任何改革,尤其是人事方面的改革,必须立足现状谨慎为之。基于新闻院系师资队伍的历史和现状,结合“聚焦型”模式的要求,我们对未来的师资队伍提出以下改革建议:
1.多从“增量”上做文章,在新进教师中,保证每年不少于三分之一的名额用于优秀业界人士引进。通过3到5年的积累,使“业务型”教师的人员总量达到6到10人,能基本维持业务类专业课的教学需要。对于“优秀”的标准和定义,也要根据不同学校的层次和办学要求有所区分。如果是新闻传播专业的全国性名校,“优秀”当然是指在全国甚至全球有一定影响力的媒体人;如果是省级名校,“优秀”可以是区域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媒体人;如果是其他一般高校,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较丰富媒体工作经验的人士即可。
2.把好“引进关”。好的媒体人未必能当好教师,差的媒体人肯定当不了好教师。高校目前的用人机制,要完全解聘一位教师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引进业界人才,必须仔细甄别、慎之又慎。可以适当降低学历要求,不以“学历、职称、职位”等为主要标准,但要提高业务能力门槛。要用好互聘交流“千人计划”制度,作为前置条件,发挥“试用期”功能,可以规定媒体人在全职转型进入高校前,必须实际参与过该计划,在相关新闻院系有挂职、实际教学经历。这样,对引进对象的从业经验、教学能力、师德师风等有了先期考察,很大程度上能保证“业务型”教师的质量。
3.为“业务型”教师提供平台,真正改革考核与晋升标准。根据学院人才培养需求结合教师个人兴趣,让其发起成立并负责指导、担纲一家全新的校园媒体指导教师,让其带领学生进行专业创作并给予相应的物质资金人员支持,在学院本科/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委员会等机构组成人员中保证“业务型”教师相应人数……这些都是“提供平台”的具体体现。在年度考核中,以教学工作量为主,科研方面提倡发表教改论文、申请教改课题,研究生指导以专硕为主。在职称晋升中,研究制定“业务型”教师的晋升体系,降低科研论文和项目要求、扩大认定范围,达到基本科研要求后,重点考察其人才培养质量和创作水准。
4.用好互聘交流“千人计划”制度,充分发挥“研究型”教师的优势。可以规定现有45周岁及以下“研究型”教师在职称晋升时,必须有1年的“千人计划”挂职经历,且发表过相应的作品或主持、主导过相应的业界项目。鼓励“研究型”教师与“业务型”教师结对子,业务课采用“两人一课”的师资配备——可以是“业务型教师为主、研究型教师为辅”,也可以“偏理论部分研究型教师主讲,偏实务部分业务型教师主讲”,发挥各自优势,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研究型”教师的教学重心是,集中精力上好理论课和本科高年级研究类模块课程、重点培养好有研究兴趣的本科生,指导学术型硕士生、博士生。“研究型”教师的考核和晋升要求,以科研为主兼顾教学,人才培养着重考察其研究生培养质量。
5.做好部分现有教师的分流计划。实施“聚焦型”模式后,必然有部分存量教师既无法满足“业务型”要求也无法满足“研究型”要求,可以先给予他们3-5年的过渡期。过渡期满后,如仍然无法胜任专业教师岗位要求,可以采取转行政人员岗、转实验员岗、转学工教师岗等方式进行分流,或者由这部分教师为主承担学校下达给学院的通识课、公选课教学任务,对于部分年龄较大的教师,符合相关政策的可以鼓励提前退休。
6.鼓励外聘教师以“项目制”参与人才培养。外聘教师属兼职性质,很难做到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来校上课。教学效果方面,从学生反馈看,大部分外聘教师实践经验丰富,但对知识的系统性、层次性驾驭较为薄弱。结合这些情况,外聘教师以“项目制”形式参与人才培养更为可行。项目制对教师和学生的时间要求都比较灵活,直接的任务导向,也容易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
总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下,“聚焦型”模式要求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紧紧围绕国家、社会、学生自身三方面需求,进行重点聚焦与突破,着力打造学生“过硬的政治素养”和“优秀的业务能力”,通过理念更新、实践教学创新、师资队伍保障等一系列的核心措施来完成。
【本文系上海市教學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大数据时代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C17079)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敖姗.广东地区媒体人才需求及对新闻教育的启发[J].青年记者,2016(18):101-102.
②卿志军.我国媒体人才需求情况调查及对新闻教育的启发[J].新闻界,2008(04):46-48.
③郭超凯.教育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8.1%将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EB/OL].(2019-02-26).http://www.chinanews.com/sh/2019/02-26/8765168.shtml.
作者简介:陶建杰,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白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