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学视域下主流媒体的疫情表达
2021-07-11郭欣阳
【内容提要】近年来,媒介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传统新闻行业的深刻变革,一种多元化、去中心化、互动化和协同化的叙事方式正被建立起来,传统的叙事模式亟待转变和拓新。本文从叙事学的视角,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主流媒体在新闻叙事上的变革和创新。
【关键词】叙事学 主流媒体 新冠疫情
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类型,新闻可以当做叙述事实来理解。由此可见,新闻应该是世界上最普遍,人们接触得最多的一种叙事方式。在传播过程中,不同的新闻叙事模式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应。作为社会话语的主导者,主流媒体承担着传递权威信息、引导社会舆论、凝聚社会力量的重要使命。疫情期间,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为代表的主流媒体转变叙事话语方式,有效突破了传播环境变革带来的困境,提升了自身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为媒体成功转型积累了诸多经验。
一、隐忧与挑战:主流媒体的叙事困境
(一)媒介技术驱动下叙事环境的变革
随着新媒體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移动网络的快速普及,新的沟通系统以互联网络和社交媒体为基础,打破了传统主流媒体单向传播的旧有格局,新闻行业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这一变革首先表现在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上。《2020全球新闻传播新趋势》指出,“参与”将是2020年全球新闻业发展的关键词。借助于传播技术,媒体机构与用户在新闻生产过程中实现互动合作,无论是专业媒体、自媒体人还是用户都能介入新闻报道的全流程生产和全链条再造的过程中。新闻叙事的主体不再是过去单一的、专业化的主流媒体,更加多元的、非专业化的叙事主体参与到了叙事环境中,媒介与社会之间的界限开始逐渐消解。其次,表现在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上。媒介技术的发展拓宽了大众接受信息的渠道,媒体融合战略更是实现了不同媒体间的优势互补,全社会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式的传播矩阵,打破了纸媒时代单一的叙事方式。在此背景之下,过去“中弹即倒”的媒体受众开始转变为可以自主选择信息内容的新媒体用户。一种多元化、去中心化、互动化和协同化的媒介叙事环境正被建立起来。
(二)传统叙事模式面临的挑战
在媒介生态和叙事环境变革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叙事模式出现了难以适应的情况。首先表现在平台或渠道之上,过去单一的纸质阅读被碎片化、弥漫式的网络阅读所替代。曾经以专、精见长的主流媒体叙事模式需要适应互联网用户对信息及时、丰富、多元的新要求,新闻产品在叙事风格上也需要关照用户的阅读习惯和审美特征。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呈现,如何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成为主流媒体必须思考的问题。其次,叙事主体的多元化和非专业化导致了互联网领域的流量之争。相比起社交平台中常见的诉诸情感及信念的表达方式,主流媒体所秉持的权威、客观、理性、中立的叙事原则常常面临着声量大但流量小,有位置但不一定有效力的困局。
二、调适与突破:转变叙事策略,强化主流声音
新环境下,传统叙事模式的不适应性加速了主流媒体的转型升级。有学者认为,媒体的长远发展,最终还是要回归新闻内容本身。提升内容制作能力,强化新闻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主流媒体的立身之本。疫情期间,各家主流媒体在坚持权威性的同时,积极转变叙事策略,表现出了具体的特征。
(一)“聚焦”由外转内:叙事视角的取向转变
“聚焦”的概念由叙事学的奠基人,法国文学理论家热奈特所提出。聚焦所涉及的是谁在作为视觉、心理或精神感受的核心,叙述内容中所包含的信息是通过谁的视角所传达出来的。热奈特将叙事视角分为无聚焦、内聚焦以及外聚焦三种基本类型。无聚焦视角又称“上帝视角”,是一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鸟瞰事件全貌的视角类型;外聚焦视角则以第三人的角度对事件作冷眼观察,不介入到事件中任何人物的内心活动中去;内聚焦视角则代表了叙事者等于事件人物的叙事视角,在叙事文本中从事件亲历者的视角出发,借助其意识感知,叙述对事件的体验感受。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叙事者以第三人称的口吻讲述故事中某个人物的真实经历,并将这一视野贯穿始终时,其叙事视角仍然属于内聚焦视角。在新闻叙事学中,内聚焦视角会给受众带来更强的亲切感和心理冲击,引发受众“悲剧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的代入感和共鸣感。
在此次疫情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亲历者叙事所引发的社会共情。新浪微博平台中普通人视角下的#武汉日记#、#武汉vlog#、#武汉有了烟火气#、#海外抗疫日记#等话题热度居高不下。凤凰新闻客户端公众号“在人间living”发布的亲历者自述《妈妈在武汉隔离病房去世》、“真实故事计划”发表的《武汉隔离:疫区、信息孤岛与一辆鄂A车的漂流》等亲历者叙事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这些亲历者声音在社交媒体平台中被转发、热议,情感在每一次的信息流转中不断被发酵、被放大,最终内化为了具有一致性的公共情感。
相比于社交媒体,过去,传统主流媒体多采用无聚焦和外聚焦视角呈现新闻事件,坚持客观立场的同时但也忽略了受众情绪的调动。此次疫情报道中,传统主流媒体积极转变视角,迅速把握公众喜好,在报道框架中采用了相当多元的信息来源,而以一线工作人员、患者及其家属、普通市民为主体的亲历者叙事得到了青睐。如《新京报》推出的“援鄂医生日志”栏目,目光聚焦北京援鄂医护人员,以日记的形式进行亲历者讲述,通过更具在场感的语境,记录特殊时期的特殊情感。还有一部分主流媒体通过转述的方式讲述亲历者的故事,如央视综艺频道所推出的抗疫系列专题节目《战“疫”故事》,多位央视主持人担纲故事讲述人。故事聚焦抗疫中的小人物,以微视角切入,转述他们的抗疫经历。在其间,新闻从业者的权威性虽然被后撤,但并不意味着平台控制权力的完全弱化。相比于社交媒体平台,主流媒体的筛选、把控能力和高水准、专业化的叙事技巧和制作手段得到体现。通过内聚焦视角的呈现,媒体与亲历者的角色重叠,实质上是借亲历者之口传递主流价值观,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为受众进行多元阐释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二)公开的叙事者:主流声音的强化表达
在叙事学中,叙事者是指在文本中讲故事的人。研究新闻报道中的叙事者,可以明确报道中是谁在发出声音,是以什么立场发出声音。根据叙事者介入故事的程度,胡亚敏将叙事者划分为公开的叙事者、隐蔽的叙事者和缺席的叙事者三种类型。公开的叙事者是指能够在新闻文本中清晰分辨出叙事者身份,以“我”“我们”或是“记者”等第一人称记述事件、表达观点。隐蔽的叙事者是指在新闻叙事中,叙事者通过整合和筛选新闻事件中的客观信息,组构新闻文本,以此间接、隐蔽地表达自己的立场。而缺席的叙事者则指作品呈现中很难看到叙事者的身影,作者冷静而客观地对事件进行记录,读者在其中感受不到任何带有主观色彩的语言。
相比较于隐蔽的叙事者和缺席的叙事者,公开的叙事者在叙事中不仅传递了客观信息,也掺杂了叙事者的观点和价值判断,以帮助受众解读新闻事件。除了以第一人称叙述事件之外,在新闻叙事中,公开的叙事者常常以评论的形式出现,公开表达叙事者在新闻事件中的立场。
疫情期间,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传统主流媒体加大了评论的刊发量。通过对2020年1月21日至2020年3月15日之间《人民日报》和《新京报》两家主流媒体发文体裁进行统计,发现评论体裁在总体发文中分别占比16.4%和21%。
通过评论员和相关专家、学者等公开的叙事者,传统主流媒体从专业的角度剖析和审视了疫情和疫情所牵涉的多种社会问题。这些高质量、强动员的评论在社会各界复杂的声音之中,成为了受众的一支强心剂。而这些公开的叙事者,以自身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专业而理性的视角传递主流的价值理念,获取受众的信任感并与受众产生思想共鸣,凝聚社会力量,维护社会稳定。在践行主流媒体社会责任的同时,强化了受众的认同感和认可度。
(三)背书式叙事:叙事方式的策略拓新
伴随着全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表现出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特征。公民可以作为信息发布者公开报道所经历或所目击之事,从本质上来说,绝大多数的公民新闻都是一种即兴的、区别于专业化生产的社会新闻报道。曾庆香将这种即兴讲述和发布的公民新闻定义为即兴新闻。即兴新闻常常带有较强的主观倾向,借助于社交媒体平台抒发强烈的个人情感。非专业化生产流程下的即兴新闻难免出现虚假、片面等问题,而伴随着社交媒体的信息流动,即兴新闻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先生产再过滤的即兴新闻生产促使主流媒体对其内容进行证实和二次报道,于是就催生了大量的背书式新闻。
“背书”的概念来源于经济学领域,本意是指持有票据的人转让票据时,在票据背面批注并签名盖章。经过背书的票据,付款人不能付款时,背书人负付款责任。背书式新闻特指带有证实、辟谣意味的新闻报道。
疫情期间,主流媒体的新闻生产除了常规的信息披露和政策通报之外,还有相当大一部分以背书式素材组构而成的新闻文本。比如起源于一则网络视频的武汉红十字会物资分配事件,倾倒式的民愤最终倒逼央视网、《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介入报道,迫使湖北省红十字会发布情况说明,进行信息公开。
背书式的叙事方式强化了主流媒体的公信力,权威信息的及时跟进破解了即兴新闻可能带来的负面舆论和社会恐慌。信息的传递历经了个人发布——社交媒体扩散——主流媒体介入——主流声音放大的过程,主流媒体通过主动出击,对接社交媒体,把控话语权,维护了疫情舆论场的和谐稳定。
(四)受叙者为上:叙事话语的稳中求变
1.低语境传播降低文本理解难度
文本语境是指文本内部语言运用过程,以及上下文之间特殊的结构关系所形成的语言环境。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曾提出了高语境传播与低语境传播两种语境传播类型。高语境传播中被传播信息通常被隐喻在文本的背景环境之中,传播内容的表达较为含蓄、隐晦。而低语境传播则将大量信息置于清晰的编码之中,不需要依赖于上下文所构建的情境进行解读,低语境传播可以有效地避免受众理解的多义和歧义,满足不同文化程度的受众的需求,达到更加精准有效的传播效果。
疫情期间,主流媒体建构起了以政治议题为主体的新闻框架。通过对《人民日报》《新京报》两家不同级别的主流媒体进行新闻报道框架分析,发现两家媒体都采用了“政治化”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议题报道框架。正确的政治决策可以有效减少风险事件对于社会的损耗,同样的,保持民众对于政治决策的知情权有助于正确决策的高效落实。但在政治议题的表达中,一味选择强宣传、强动员的叙事方式,容易与受众产生距离感。
为此,传统主流媒体较多地选择了言简意赅的消息文体。在语言表达上更加亲民、感性,语言风格通俗易懂,用描述性、解释性的话语替代专业词汇,善用网络化的语言,消弭与受众之间的藩篱。同时,用图解式的叙事方式替代长篇大论的文字叙述。如《人民日报》推出的科普系列《什么是气溶胶传播,应该如何预防?这9张图说明白了》《“血浆治疗”能救命吗?9张图带你了解》,以划重点的方式清晰、快速、简洁地传达政治决策和专业科普中的关键内容。
通过低语境传播的表达,主流媒体更加准确地传达了与疫情相关的有效信息,规避了传播过程中的差异化解读,有效弥补了社交媒体中的碎片化信息,为公众展现了准确、全面、易懂的抗疫全景图。
2.“慢”叙事获取受众情感
疫情期间,央视频App率先推出的慢直播“疫情24小时”,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通过全程无剪辑、无解说、无串场的慢直播镜头,“云监工”火神山和雷神山的直播在短时间内收获了超过1亿的累计观看人次。随后,央视频App又上线了“云守望:见证此刻期待春暖花开”慢直播,内容以疫情期间的武汉市为主体,其中的直播场景囊括了武汉长江大桥、洪山广场、会展中心、武汉大学等多处地标性建筑。通过不间断的实况直播,观众可以跟随镜头随时沉浸其中,获取云陪伴的情感需求。“慢”叙事手法成为了媒体获取公众注意力的特殊方法。
随后,新华社推出的视频《江·湖·行》、央视新闻推出的视频《市井武汉好久不见蛮想你》以及《新京报》客户端推出的直播《武汉重启》都以慢为特征,纪录片式的镜头堆叠配以充满诗意的解说词,同时保留视频中的原生背景音,增添了作品的市井气息。
而在文字作品中,“慢”的特征也体现于叙事语言之中。如《光明日报》推出“武汉闯关”系列报道,其中刊发文章《这座城市不会失去温度》,以“武汉的温度,从不‘差火”“武汉的温度,正在流动”“武汉的温度,与彼相通”三层标题叙述记者在武汉的所闻所见,层层递进、娓娓道来,将最平凡最真实的抗疫故事慢節奏呈现,不贩卖焦虑、不博取眼球,却更能渲染情感、吸引读者。
“慢”叙事的手法巧妙抓取了受众在特殊时期的特殊心理,在生活因疫情按下暂停键的时期成为了公众情感的云寄托。在满足公众对于疫情前后社会状况的好奇心的同时,进一步缓解公众焦虑、恐慌、不安的负面情绪,以“慢”抚平人心,以“慢”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陈德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12.
[2]钱彤,王瑞斌.传统媒体新闻叙事方式的变革——以新华社全媒报道平台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6(06):13-15.
[3]刘果.新型主流媒体的叙事嬗变与话语创新[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73(04):85-92.
[4]胡亚敏.叙事学(第2版)[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曾庆香,陆佳怡,吴晓虹.两极与互补: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样态与图景[J].新闻记者,2017(08):43-51.
[6]方毅华.新闻叙事导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郭欣阳,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
编辑:长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