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锚泊安全与风险分析
2021-07-11陈以春
陈以春
摘 要:锚泊是船舶常用的作业,但在锚泊过程中常会发生卡锚、丢锚、走锚、断链或缠绕,甚至发生碰撞搁浅等船舶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通过对锚泊过程的分析,提前采取安全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发生锚泊事故的风险,减少锚泊损失。
关键词:船舶锚泊;锚泊安全;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U6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1)04-0041-03
船舶在錨泊过程中,因卡锚链而无法作业、走锚、锚泊被他船碰撞、无法应急起锚等造成船舶损失的次数不少,其原因以下几种较多:一是锚位达不到航海安全的要求;二是抛锚方案使船舶无法准确将锚抛到所需的锚位点上或达不到所需的锚拉力;三是抛锚过程中指挥和操作不当损坏锚设备[1]或丢锚;四是锚泊过程中海况发生了变化而发生事故;五是未保持正规瞭望,出现险情没有得到及时处置;六是设备没有进行及时保养造成安全系数降低等;
降低锚泊过程中的船舶损失,要建立锚泊安全系统,通过系统分析判断,在抛锚前、抛锚过程中以及抛锚后各采取相应防范锚泊风险措施,才能有效减少船舶锚泊损失。
1 抛锚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当到达锚泊海域前,要做好抛锚前的准备工作。
1.1要确定好锚位
可以通过自选锚位或向VTS申请来获得锚位,大多数营运船舶通常在港口附近通过VTS申请锚位,中小型船舶可能会自选锚位。各种船舶对锚位的要求不同,但所有锚位都要满足航海方面的要求。结合实际从航海方面选择锚地,通常考虑水深是否足够,底质是否良好,水域面积是否足够,风流的影响是否小,可供参照的物标是否明显等[2]。首先,在锚地水深方面,大多数船舶还是比较谨慎,通常考虑最低潮时锚地最小水深,其估算值约为1.2~1.5倍锚泊时船舶最大吃水与三分之二最大波高之和,当有浪涌时取1.5倍,无浪涌时取1.2倍,这样就考虑了当地潮差以及波浪高度等。其次,在底质选择方面,船舶在不同的底质上锚泊,获取的锚抓力不同,发挥锚抓力最好的底质为软硬适度的砂底和粘土海底,还有泥砂混合底,硬泥和软泥底质发挥锚抓力较差,石头底质和珊瑚底质因锚很难抓牢不能作为锚地,在底质差的地方锚泊容易走锚。在现实中就有船舶在底质较差的地方锚泊造成走锚搁浅。再次,在旋回面积方面,回旋直径要考虑当时的水文气象,水深、船长、锚链放出的长度等,现实中有船舶将锚位选择在航道边缘,变向风流使偏转的船体部分搁在浅水区域,更有港内锚泊船转流时发生碰擦。考虑船舶锚泊水域半径还通常要分港内和港外等,在港内水域遮蔽良好,锚泊船舶较多,锚泊所需水域半径通常要达到以下条件,当单锚泊时取船长加上60~90米,双锚泊时取船长加45米。在港外锚泊时,水域半径则取船长加1~2倍出链长度再加上2~4倍测量误差,保证船舶足够旋回;再次,在风流影响方面,最好选择既可防风又可防浪的水域,潮流也不宜过大,否则船舶受力会超过锚链拉力造成走锚。再次,锚位附近有明显的岸标则更方便船舶定位,及时判断是否走锚。
1.2制定合理的抛锚方案
为了准确将锚抛在所选的锚位上,锚位确定后就要制定合理的抛锚方案。
(1)确定好抛锚航向。只要港口条件允许,抛锚航向通常选择顶风流的方向,以方便更好地控制船舶,在抛锚航向的后方选择合适岸上目标作为导标,在抛锚航向的侧面选择合适的侧标,导标和侧标引导船舶准确进入锚位,也可以通过卫星导航仪设置虚拟的导标和侧标来引导船舶进入锚位。
(2)选择合适的锚泊方式。要结合锚地条件、海底地质、风浪情况和海流情况以及不同的要求选定锚泊方式。当海况良好,又无特殊要求时,双锚船舶通常选择单锚泊方式就可以达到锚泊要求,但是,流水急或有大风时,单锚泊比较危险,风浪加剧时船舶偏荡严重,容易走锚,此时可以选择双锚泊方式。当底质差风流较大时,可以抛八字锚;当水流反复水道狭窄时可抛一字锚;当防台风时抛一点锚效果较好。各种锚泊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可以择优使用。
(3)要选择好下锚方式。选择浅水抛锚还是深水抛锚由抛锚高度情况决定,选择错误会损坏锚设备,甚至丢锚。通常按以下标准选择:小型船舶在水深大于约3倍吃水的地方抛锚,中型船舶在水深大于约2.5倍吃水的地方抛锚,大型船舶在水深大于25米的地方抛锚通常选择深水抛锚法抛锚。
(4)实地检查锚位的障碍物情况。通常到达锚地之前就准备好锚位,到达锚位附近要检查锚位是否被别的船舶部分占用,水面是否清爽,风流的作用是否小,如果抛锚条件达不到要求,要果断放弃抛锚作业,另选锚地做好后续工作,不要贪图方便在锚地边缘或航道上抛锚,给自己船舶带来危险。
2 正确指挥和操作抛锚作业
锚泊作业是锚机组与指挥台之间共同密切配合的作业,人员、通信、指挥、执行等环节要密切配合得当。
(1)要配备足够的具备资质的熟练技术人员。驾驶台指挥员、操舵手、甲板面指挥员、锚机操作员等要具备资质,实习人员操作要有具备资质的人员在旁指导。
(2)保持指挥台与锚机组通信联络畅通。指挥台与锚机组之间的通信通常通过综合内外通信来完成,另外可以通过手持对讲机进行沟通联络,但无线传输会受到环境和设备性能的影响,使用前要进行功能测试,防止信号差上下指挥不畅通,特别是恶劣海况时,更要注意通信畅通。
(3)指挥员要正确操纵船舶。当锚泊计划确定后,船舶指挥员就要正确指挥船舶沿着抛锚航线慢速向锚位接近,进入速度不可过快,否则会无法在锚位附近将船停下,当使用进抛法抛锚时,前进速度要控制在0.5节以下,避免锚链损坏船体球鼻艏;当用后退法抛锚时后退速度要小于2节,过大会损坏锚链或锚设备。实际锚泊事故中也有船舶退速偏大,最后损坏锚链甚至丢锚的情况。顶流前进过程中,重载急流时首尾与水流的夹角大于15度时也容易拉断锚链,指挥员要谨慎操纵船舶。
(4)锚机组正确操作锚设备。接近锚位前,锚机组听令备好锚,深水抛锚时通常提前将锚送入接近海底5到10米,水深较大时会小于5米。当听到“抛锚”命令时,迅速将锚抛下,当出链长度达1.5到2倍水深时刹住锚链,使锚抓住海底,实际操作中有人没刹锚链,造成锚没有抓牢海底。当锚抓住海底后,慢速放链,放出一小段锚链拉直后再继续放锚链,通常是放半节或一节后就刹住,然后再放,但有船舶在此犯错误,前面1.5到2倍水深时刹住锚链,后面连续放链,造成锚链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松链过快,到达所需链长时无法刹住锚链,锚链连续外放,最后快速拉脱弃链器,造成锚和整根锚链掉入海中,也有船舶丢失锚链和锚的同时锚机起火,锚机组要极力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当发现出链速度过快时,要及时通知指挥台用车配合,减缓船后退速度,同时要想尽办法刹住锚链,再慢放链直至抛锚完毕,掣链器插销插好,固定好锚。当风浪大时,出链不能过短,曾经有船舶就因为船首颠簸拉抬锚链过大,锚链将掣链器闸刀和刹车拉坏的情况。
3 抛锚后的安全措施
船舶抛锚后还要据《国际海上避碰规则》采取多种措施。
3.1正确显示锚泊信号
根据规则要求,要正确显示锚泊信号[3],白天显示锚球,锚球要让别的船舶清晰可辨认。日落到日出,能见度不良或其他有需要的情形,要显示锚灯,锚灯亮度和光弧范围要符合规则要求,锚更人员一旦发现锚灯出现故障要及时修复。有船舶因为锚灯故障,被过往船舶碰撞。能见度不良时尤其要正确显示信号,让附近的船舶能够及时发现本船。
3.2加强锚泊值更
值锚更人员要保持正规的瞭望,应结合当时的环境和情况配备足够熟练的锚更人员。为获得最佳的瞭望效果,瞭望人员所处的位置要恰当,除驾驶台外必要时在其他合适部位设置瞭望更。要用视觉、听觉、望远镜、雷达、AIS系统和无线电等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一切手段加强瞭望,并在任何时候,均應有人保持连续、不间断的瞭望;瞭望时应认真全面仔细,对周围情况包括本船情况进行系统、全方位、科学的观察和鉴别,及时对驶近本船的船舶进行估计和判断,若有危险,要用电台、音响和灯光等手段向对方发出警告,必要时要采取防御性驾驶的措施,避免碰撞。如果瞭望疏忽造成碰撞,锚泊船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曾经有船舶锚泊后无人瞭望,结果走锚撞桥造成船损。
3.3走锚的发现与处置
走锚主要是因为底质太差、抛锚没有抓住海底、放出的链长短降低了总拉力、海况变差使船体偏荡严重等。能判断船舶走锚的方法较多:一是正横目标比对法。船锚泊稳定后与正横附近目标比对,发现错位可以迅速判断是否正在走锚;二是锚链观察法。当锚链发生时紧时松的抖动,船体也感到轻微的振动,可以确定船舶正在走锚;三是定位仪锚位报警法。当船位超出预设范围,设备发出走锚报警。四是水砣判断。通过在船艏方向放水砣,水砣绳多放长十几米,当水砣绳被拉直了就已经走锚了。锚更人员怀疑走锚时要立即确认,并及时报告,船舶指挥员要果断采取措施,处置方法有:放长锚链、加抛另一舷的锚、用车原地顶风流、起锚另选锚地重抛。可根据锚地水域和周围障碍物的情况作出决定。走锚要发现及时,报告迅速,采取措施要果断有效。锚泊事故中因没有及时发现船舶走锚而造成严重损失例子很多。
4加强设备维护保养
锚设备容易被海水腐蚀,保养不及时会严重影响其功能。在锚泊事故中就有一艘船舶发生走锚,处置时一锚机故障无法起锚,另一锚机锈死无法使用,在此紧急关头,主机偏偏又发生机器故障,无法提供动力,最后造成船舶损失。锚设备要定期进行保养,锈蚀部位要及时除锈补漆,转动部位要及时涂润滑脂润滑,锚链直径小于规定值后就要更换。
参考文献:
[1] 张永先.防范锚泊操作不当造成锚机马达损坏[J].航海,2020(05):44-45.
[2] 孙琦 应静华.船舶操纵[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9.11.
[3] 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航海技术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船舶操纵与避碰:船长/大副.避碰篇[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