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道德び敕ㄖ慰谓埠弥泄故事的策略研究

2021-07-11张艳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1年4期
关键词:中国故事核心素养策略

张艳红

【内容摘要】初中道法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较为密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和要求,可以运用一些生动有趣的生活化故事和先进案例来引导同学们增强对于理论知识的认知和学习。与此同时,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一起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初中道法课核心素养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

【关键词】初中道法 核心素养 生活 中国故事 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十分丰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转变自身以说教式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先进案例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积极性主动性调动的基础之上,能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更好地在教师营造的故事氛围之中,感受到初中道法课的魅力。要想更好地为同学们讲好中国故事,让同学们领略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髓,感受到国家发展以及法治社会建设的成就,那么教师就需要从教学活动的多个环节着手,运用恰当的教育故事,采用高效率的教学环节活动组织,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初中道法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从中国故事讲述中体会到内涵深意。

一、丰富导入环节故事性,激发学生对中国故事的学习兴趣

趣味性的课堂导入环节能够增加学生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有效直观的带领同学们进入到本节课学习内容体验中来。在初中道法课上讲好中国故事,那么就需要教师认真落实导入环节的问题设置。采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关注,利用一些国家发展中的大事,社会生活中的典型先进案例来激发同学们对于中国故事学习的兴趣。这样就能从导入环节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在兴趣调动的基础之上,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相关问题。

例如,在学习《在社会中成长》这节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故事导入来增强同学们的体验,更加直观有效地营造本节课学习的氛围,鼓励同学们在故事聆听感受的过程中,增强对于本节课知识内容的学习。教师可以分享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先进故事:《2020年厦门市最美爱心济困人物——厦门五中校友李金莲》的公益献爱心行为。进而设置导入问题: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向校友李金莲学习奉献社会?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并进行分享发言。例如张小华同学在课堂上分享了他利用暑假参与社会实践的小故事:张同学和爸爸妈妈一起与社区工作人员走上街头宣传法律知识,帮助身边的人提升法律素养。周末的时候,张同学还和邻居家的哥哥一起到福利院看望孤儿,给他们带来温暖和希望。暑假期间,张同学还回到了爷爷奶奶家,和爷爷奶奶一起下地种田,深深体会到了粮食种植的不易,感受到了农民伯伯的辛苦,进一步增强了自身对于勤俭节约的认知。通过这一系列社会生活小故事的展示,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在社会中成长的内涵。

二、深挖教材故事内涵性,培养学生强烈的政治认同感

讲好中国故事不仅仅需要教师在兴趣方面着手,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而且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认真研究教材内容,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内涵性。引导同学们在知识理解的基础之上,能够联系自身实际和国家发展现状,深度感悟问题的实质。这样就可以从深挖教材故事的内容来学习故事内涵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形成强烈的政治认同感,并且能够从小事做起为国家做贡献。

例如,在学习《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这节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认真观看课本中的图片,来想一想课本图片中蕴含了哪些国家安全的相关知识,在哪些领域存在着威胁国家安全的因素。接下来,教师可以将课本图片敦煌莫高窟这一例子来为同学们引申到作家余秋雨写的一篇文章《道士塔》。为同学们讲述敦煌文物在国家发掘保护前,由于当地道士愚昧落后的思想而导致了文物外流,国家文化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以至于目前我国学者想要研究敦煌壁画,还得从西方国家手中购买资料。通过图片上的内容,结合作家作品小故事,为同学们更加丰富生动地展示了文化安全保护的重要性,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作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

三、组织故事性合作探究,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理性思维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都特别关注教学方式转变的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应该是活动参与的主体。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同学们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参与到初中道法学习内容中来。讲好中国故事能够促进学生理解内涵,能够提升同学们对于社会发展以及国家进步的认知,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故事性的合作探究活动,引发同学们的深度思考,然后进行合作探究,进而在探究的過程中通过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理性思维,从而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生活的主人。

例如,在学习《诚实守信》这节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我们身边的故事形式来引导同学们分析故事内容,在部落内部进行深度合作探究,进一步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问题解决的理性思维。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来为同学们展示小故事:2020厦门十大“最美家乡人”——捡到数万元爱心款俩中学生悉数上交的故事,向书桓和刘焕璋是厦门海沧东孚实验中学的初二学生,7月12日下午,他们在母校洪塘小学旧址重温旧时光,突然踩到一块砖头一样的东西,原来是一个黑色的袋子。他们打开袋子,惊讶地发现里面有数万元现金和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新冠肺炎捐款”。“我们没怎么犹豫,马上打电话报警。”向书桓说,民警到来后,他们将钱全部上交。讲完故事后,同学们能够深刻体会诚信的重要性。通过探究,同学们能够更加理性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理性思维,通过故事的形式来加深印象。

四、结合生活故事研究对策,帮助学生增强法治意识

当今社会是法治社会,法律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工作发展都离不开法律的保护。初中道法核心素养也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基础知识的落实来提升和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真正在法治阳光的普照之下能够健康成长。初中道法课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案例来帮助他们深入探究问题,找到恰当的解决对策,然后在相互研讨的过程中,形成较强的法律意识,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和要求。

例如,在学习《公民基本权利》这节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进一步坚持初中道法核心素养的目标和要求,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教师可以邀请同学们提前准备一个生活中的法律小故事,并且在故事结尾之处设置一个问题,以供自己和同学们思考和回答。某位同学想到了自己曾经在某照相馆拍照后,无意中发现自己的照片被照相馆老板悬挂在了橱窗内展览。自己感到十分莫名其妙也非常生气。他想让同学们帮一帮自己,看一看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途径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怎样的宣传和引导来增强人们对于肖像权的保护。同学们聆听的故事,接下来通过自主思考和交流讨论结合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得出了以下结论:一方面可以找照相馆老板进行交涉,要求他下架自己的照片;另一方面,如果上述举措未果,那么可以寻求法律途径维权。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能够深挖故事内容,寻找恰当的解决办法,提升自身的法律知识应用能力。

五、鼓勵学生讲述中国故事,立足自身增加公共参与

要想真正提高初中道法课中国故事讲述的效率和水平,不应该仅仅由教师寻找素材来讲述这些内容,应该积极主动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结合学习内容,寻找生活中的素材和故事来为同学们进行讲述。那么一方面调动了他们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在思想意识方面进一步鼓励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增强公共参与的意识。在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对于国家社会发展的认知,能更好地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通过自身的有效行动来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奉献社会。

例如,在学习《共筑生命家园》这节课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启发同学们对于走绿色发展道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知识的认知,教师可以分享强国故事:2021年1月23日,厦门市五缘湾作为践行生态绿色发展典型案例,登上央视《焦点访谈》,在全国推广。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并付诸行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社会和谐,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五缘湾经过近年来的清淤造地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由原先的“不宜居之地”成了今天厦门市民和游客的“城市新客厅”。五缘湾的生态修复与综合开发被自然资源部列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借此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同学们讲述自己在生活中的绿色故事。李同学讲述自己在生活中认真学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在社区中能够按照厦门市垃圾分类的相关要求合理分类生活垃圾。除此之外,还将自己垃圾分类的心得以及所掌握的绿色环保知识,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发表在微信朋友圈中以供同学们和老师们欣赏。另一位陈同学谈到了自己在假期利用家中的废旧物品制作手工艺品的小故事。通过变废为宝行动,让同学们看到了生活中的美处处存在,即使不起眼的废旧物品也能够为生活增加一丝温馨和美丽。这些同学在讲述的过程中,一方面增强了同学们对于绿色环保知识的认同,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地号召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绿色环保的体验中来,调动同学们公共参与的意识和积极性。

在初中道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讲好中国故事,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充实初中道法教学的内容,开阔学生眼界,引导他们在涉猎探究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有效把握知识内涵,在相互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法治意识,提高公共参与的能力。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实现初中道法学科课程标准的有效落实,才能真正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参考文献】

[1]伍美飞.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容要素和教育价值分析[J].考试周刊,2020(89):125-126.

[2]唐亚,刘云云,邓惠.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讲好中国故事文献综述[J].求知导刊,2020(23):2-5.

[3]查永浩.讲好中国故事打造“四度”课堂坚定文化自信[J].思想道法课研究,2019(6):236-238+246.

[4]黄丽善.道法认同素养培育的策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思考[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5):195.

[5]梁智芳.讲中国故事,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9(7):51-52.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第五中学)

猜你喜欢

中国故事核心素养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