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创作中的“二重经验”探析

2021-07-11张渊

大观 2021年5期
关键词:舞蹈创作舞蹈编导

张渊

摘 要:“二重经验”是编导对“一重经验”的认识与提炼,是编导对原素材的理解与升华,并运用艺术媒介的方式来表达自身人生阅历、生活体验与审美感知的过程。“二重经验”下的舞蹈创作,是编导个人意识反映在立意、视角上的独特言说,折射出编导的创作意识、思想观念与生活感悟。舞蹈编导要在自己的创作生涯中时刻怀有创作愿望,多措并举、充实生活、加强学习、善于思考,从而不断升华自己的“二重经验”,创作出更多舞蹈佳作。文章介绍了“二重经验”,并研究了其在舞蹈创作中的体现。

关键词:“二重经验”;舞蹈编导;舞蹈创作

一、关于“二重经验”

(一)“二重经验”的定义

初创者对原素材客体事物的认识与理解为“一重经验”,再创者基于此的认识与理解为“二重经验”。因再创者对原作品产生了新的认识与理解,其“经验”是再创者对初创者作品的思考与感悟,表达了再创者的愿望,反映的作品自然是再创者“二重经验”下的独特理解。

(二)经验与艺术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约翰·杜威在《艺术即经验》一书中提出: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其必备的条件之一是它与审美主体(人)的生活经验产生共鸣。艺术品之所以成为欣赏对象,在于它不仅与欣赏者的生活经验产生共鸣,而且强化了欣赏者对这一经验的感受。将一件艺术品从它原来的作为一件普通实用品的语境中剥离出来,也就消除了它的功利性,取而代之的是它的意味,即“自我表现”的性质,而艺术从生活经验中争取独立性的过程,即是“自我表现”的性质越来越强的过程。

杜威认为:艺术即经验,经验即应付环境,艺术的产生就是为了使人类获得适应环境的经验,而经验的再创造也有利于艺术的发展。艺术不是在象牙塔之中上演的“阳春白雪”,而是一种“活的生物”。杜威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到了艺术,并突出“自我表现”的作用。这与“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观念相契合。

那些经久不衰、傲立于世的文艺作品无不是作者经历了丰富的人生经验而创作出来的:无论是凡·高的《向日葵》还是曹雪芹的《红楼梦》,无论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是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等,都是作者把自身经验融入作品中,成就了屹立于今的旷世之作。

(三)前人对“二重经验”的研究

舞蹈家王玫在《传统舞蹈的现代性编创》中写:诵读之前《静夜思》是李白的作品,诵读之后《静夜思》却成了今人的作品。李白的作品自然表达李白的心声,今人的作品自然也表达今人的心声。诵读所致的变化正是作品属性的变化。作品的属性变化之后,李白的《静夜思》也发生了质变,不再是内容,而是成了素材,素材的目的就是作用于今人的认识,今人在《静夜思》这个素材之上表达了对《静夜思》的认识,最终今人表达出的认识不再是过去而是今天,不再是李白而是今人。

笔者认为,今人对《静夜思》的解读与朗诵,即是“二重经验”的表达。“二重经验”下的艺术作品好比一面“哈哈镜”,一方面反射作品本身,另一方面正因为编导在创作中渗透了自己的人生体会,所以欣赏者在欣赏中往往能看到“哈哈镜”背后呈现出编导的思想意识、审美观点。与其说是在创作艺术作品,不如说是编导运用艺术作品这个载体来表现自己的人生经验。

二、“二重经验”与舞蹈创作

(一)舞蹈创作中的“二重经验”

编导王玫根据曹禺先生的话剧《雷雨》改编的舞剧《雷和雨》,在不改变《雷雨》思想的基础上,融入她个人情感、生活经验以及对人性的思考,以现代舞的表现手法进行演绎,把故事中戏剧性的人物冲突表现得更为透彻。王玫称其为“一个从雷雨走出来的故事”,通过这部舞剧,我们对原著《雷雨》以及现代舞有了全新的认识。笔者以为,这正是创作者运用其丰富的“二重经验”,凭着自己对“爱”的理解、对人生阅历的感悟,编创出的一部经典之作。创作者不局限于对原著的简单模仿和照搬,而是“旧瓶装新酒”,使《雷和雨》在《雷雨》基础上焕然一新,呈现出新颖独特的创作手法,用探索创新的精神带给观众全新的视觉体验与人生思考。“二重经验”升华了原著,推动了中国舞蹈创作手法表现上的发展。

王玫的另一部舞剧《洛神赋》除了背景、人物、关系、有史可考之外,其中的情节全由编者王玫自创。这部舞剧的舞台灯光美轮美奂,舞剧服装古风诗意,在舞蹈语汇中运用古典舞与现代舞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演绎,把观众带到那个久远的时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诗意情怀和浪漫风采。与原著相比,该剧更具悲剧色彩,是王玫在创作中“二重经验”的反映,其運用曹植创作的辞赋《洛神赋》为题材,表达了她自己独特的观点。

“二重经验”下的舞蹈创作,编导可以从表达角度、动作情绪、服饰装扮、灯光色彩等方面另辟蹊径,在立意上凸显独特的方式,给观众不一样的视觉冲击和感受。

1.表达角度

每一个舞蹈作品都有自己的表达角度,不同的人看待同一件事物认识往往不同。如以林觉民为题材的舞蹈作品,《百年情书》从女性视觉——林觉民之妻陈意映的角度,通过“背身、哽咽、默默哭泣”等动作和不同空间的运用,塑造了中国近代女性柔弱、坚强的形象。

2.动作和情绪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表现手段来传情达意的,编导运用“二重经验”设计出紧扣作品主题且独具特色的舞蹈动作与情绪,能准确表达作品含义、展现人物内心的真实情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在男子独舞《蚂拐》中,编导运用“二重经验”,从壮族“花山崖画”中敏锐捕捉到了青蛙活蹦乱跳的形象,设计出大量高难度的跳跃动作来展现青蛙灵活敏捷的特点,并运用一系列夸张、丰富的表情,成功塑造了一只可爱、灵活的青蛙形象。

3.服饰和灯光

“二重经验”下的服装和灯光具有独创性,能充分体现编导的独特言说,为舞蹈作品的呈现添砖加瓦,使舞蹈表现力发生质的飞跃。虽然在灯光色彩中,颜色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某些固有的意义,让观者在看见它的瞬间感受到的是它所代表的特定寓意,但在“二重经验”下的具体作品中,编导对同样的灯光色彩会有自己独到的体会。

(二)“二重经验”在舞蹈创作中的受限性

编创者的“二重经验”存在于舞蹈创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其专业技术、生活阅历和独特思维都不可避免地折射其中。正因如此,舞蹈编创中的“二重经验”受限于编导对原始材料的認识与解读以及编导自身的专业水准、人生经历和创新能力。

(三)“二重经验”在舞蹈编创中的发展方向

当下,我们不断在各种风格领域的舞蹈及舞剧作品中看到“二重经验”的巧妙运用,如融入现代舞风格的芭蕾舞《天黑请闭眼》《堂吉诃德》,爵士舞风格的中国古典舞《满江红》《秦王点兵》,融入现代舞元素并用民族民间舞表现手法展示的《一片绿叶》《红扇》,现代芭蕾舞剧《天鹅湖》男子版等。其对我们熟悉的情节、桥段进行全新的加工、演绎,给观者不一样的视觉冲击与思考。

“二重经验”的运用,需要编导热爱生活,丰富阅历,不断发现生活中的美,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素材,熟悉掌握各类舞蹈语汇,发展艺术个性,建立独特审美,从而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上运用新颖的视角对生活素材进行更好的艺术加工,把自己的“二重经验”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创作出表达编导独特言说的艺术佳作。

三、结语

“二重经验”作为一种创作手法在舞蹈作品中被广泛使用,一部舞蹈佳作的问世离不开创作者独有的“二重经验”。在编创中,“二重经验”不是简单建立在“一重经验”基础上的复制、照搬和模仿,而是再创者的“借题发挥”,运用“一重经验”的素材表现自己的独到见解。在舞蹈编创中,“二重经验”的运用体现着创作者对“一重经验”下原作的自我解读、思考与表达,因此,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创作者的人生阅历、文化素养与专业能力。笔者认为,只有创作者热爱生活,时刻怀有一颗创作的心,不断从日常生活中发掘编创灵感,多积累一手素材,丰富人生阅历,加强感悟能力,才能在编创中更好地展示自身的“二重经验”。

参考文献:

[1]杜威.艺术即经验[M].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舒里安.作为经验的艺术[M].罗悌伦,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

[3]王玫.传统舞蹈的现代性编创[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7.

[4]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舞蹈创作舞蹈编导
朝鲜民族传统舞蹈类型划分下的创作分析研究
大众舞蹈与舞蹈创作的融合研究
音乐表现手段对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
舞蹈编导中的文学艺术表现技巧分析
新时期舞蹈编导素质的提升
浅谈如何提高舞蹈编导的创作能力
关于舞蹈编导创作出新颖独特的舞蹈分析
浅谈舞蹈编导应具备的创作技巧与思维能力
浅议舞蹈中的想象力
舞蹈编创中音乐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