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长笛演奏技巧在重奏中的应用

2021-07-11于滨

大观 2021年5期
关键词:演奏技巧

于滨

摘 要:长笛演奏因其自身的独特性和艺术性被世人所喜爱,作为长笛室内表演重要表现模式的一种,重奏更是赋予了长笛演奏独特韵味。当下,对于现代长笛演奏技巧的研究少之又少,对现代长笛技巧在重奏中的应用研究更是屈指可数。为了增进长笛研究的多样性,文章立足重奏对长笛技巧进行研究,探析长笛重奏中存在的难点,采用个案研究的方式,推导出针对问题解决的实际调整方式,从而促进长笛演奏技巧在重奏中的熟练应用。

关键词:长笛演奏;演奏技巧;重奏应用

注:本文系大庆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现代长笛演奏创新技法在重奏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Y1913)成果。

长笛重奏表演可以有多重形式,在人数上通常有二到四个人,多者还有八个人以上的乐队形式。长笛演奏需要很多的技巧加持,现在的很多经典曲目在风格上进行了多重创造,使得长笛演奏充满活性,有更多的选择,曲风也逐渐趋于现代。长笛风格特异,而独奏和重奏都具有鲜明的风格。与独奏相比,重奏难度系数较大,需要更多的配合,不仅如此,演奏者还要凸显特色,消除重奏的乏味性。为此,本文对长笛演奏技巧在重奏中的运用进行研究,这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现代长笛演奏技法是随现代音乐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至今的。现代音乐泛指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印象主义音乐以后,直到今天的全部专业音乐创作。现代音乐经历了一百多年的不同流派和风格的发展与演变。在全球化和互联网背景下,人们的思想文化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碰撞,在音乐的道路上探索向前。在创作热情的鼓舞下,许多作曲家创作了大量的现代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取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多样。而许多创作者本身具有丰富的长笛演奏经验和出色的技巧,在创作时,他们结合自己的技能,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风格和现代感。在早期的现代长笛作品中,我们还能看到传统作品的影子,还能明显感受到其调式、调性,和弦构成上开始使用不和谐音程,如瑞士作曲家奥涅格的《山羊之舞》、法国作曲家若利维的《里诺之歌》。20世纪中期后,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一些作品偏向强调音乐表现力,调式、调性已经极其弱化甚至消失,和弦构成上大量使用不和谐音程,如法国作曲家瓦雷兹的《密度21.5》、日本作曲家武满彻的Voice等。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对传统音乐的重新诠释,如古典与流行乐的融合,各民族音乐的发展与融合,演奏形式上也开始出现大量重奏作品,如Nutcracker、Random Roads Suite组曲、Winter In July等。从演奏技法来说,独奏作品的研究较为系统详尽,此类文献研究较多,而研究现代长笛演奏技法在重奏中的作用与应用的相关文献几乎没有。由于互联网上此类重奏作品及艺术形式已经进入人们的视野,被大众所熟知,因而对其进行研究是有必要的。

二、长笛演奏表演技能提升的阻碍

从长笛演奏的现状来看,口型和呼吸控制能力不足、演奏姿势失调、指法训练不足、听力训练和理解不足是提升长笛演奏技巧的常见阻碍。

(一)缺乏口型控制技巧,呼吸控制能力弱,长笛演奏不流畅

缺乏口型控制能力和弱呼吸控制并存,吹笛不顺畅,这是提升笛演奏技巧的主要阻碍。首先,长笛是一种管乐器,因此吹长笛时嘴的形状非常重要,而舌头使用和口腔中的气压等因素与音质密切相关。运舌技巧一般采用的是单、双吐这两种形式,但在近现代特别是先锋派的作品中则更多地发挥舌头的功能。所谓花舌,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舌头滚奏产生碎音效果。由于每个人天分不一样,有些人的花舌是天生的,但持續的、均匀的滑动也是可以通过系统的训练练习出来的。然而,许多长笛演奏家并不注重练习基本技能,嘴的形状存在问题,例如影响长笛声音的嘴唇两侧的肌肉收紧并且内唇的压缩不科学。由于演奏者的不良口型和精神压力,所以某些音符的演奏不稳定,乐曲演奏也不流畅。如果口腔内没有气压,则声音不可能集中、响亮、饱满且穿透。其次,吹奏时要控制呼吸,否则会有气流音。吹奏长笛的基本要求是控制呼吸,这样吹奏时才能吹奏出清晰的音符。只有在良好的呼吸控制下才能进行其他长笛技巧训练。开始练习时,注意口腔呈圆形,牙齿张开,舌根适当用力,稍向后缩,舌尖微微翘起至上牙床与牙龈之间,下颚完全放松,使深吸在腹腔内部的气体,按照我们所需的压强,连续冲击舌尖。这时松弛的舌头一定会被呼出的气流震动。如今,许多长笛演奏者对呼吸训练没有严格的要求,这会导致呼吸不稳定和不可持续,演奏姿势僵硬且缺乏艺术意义和魅力。

(二)演奏姿势错位,指法训练不足,长笛演奏不优美

演奏姿势不正确,指法训练不足,长笛演奏不优美是提高长笛演奏技巧的主要障碍。由于长笛是管乐器,因此演奏时演奏者的姿势和手指的使用非常重要。综合目前的长笛演奏可以发现,许多长笛演奏者的姿势和手形都不准确,导致指法不灵活。而音色的“颤音”就是用指法交替和气颤同时演奏一个音,这就需要手指和气息在颤音的波动上保持一致。从理论上讲,指法越平滑,演奏者可以演奏的组合就越丰富,音乐作品就越丰富且更具艺术性。由于器乐演奏是视听表演,因此表演的姿势也很重要,可以将很多艺术信息传达给观众。然而,在练习过程中,许多长笛演奏者没有充分注意调整自身的演奏姿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整体表现,最终使长笛演奏的舞台效果不好。

三、长笛演奏技巧在重奏中的应用

(一)音准、音色方面

对于乐器,音准、音色是十分关键的。对于音准的把控,主要取决于演奏者自身丰富的演奏经验,以及磨炼出的音乐素养。而音准也是影响表演成败的关键因素,长笛的每一次发声,都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库劳双长笛与钢琴三重奏》,这一作品所运用的两种乐器无论是发声部位还是运行原理都是大相径庭的,看似没有衔接点。长笛主要依靠震动发声,演奏者向长笛的孔洞中吹气,气体流动从而激发长笛管道内的震动,并由共鸣管产生共鸣;而钢琴属于键盘乐器,通过手指按动琴键发声。将这二者融会是个难点,既要音色不冲突,还要彰显二者的特色。这就需要长笛演奏者具有强大的控制力,协调音乐,强调整体性,给予听众听觉上的享受。为了赋予作品更为复杂多变的音色效果,还可应用气加音来制造特殊的音色。这是传统音乐语境中不可能出现的,这种做法可使乐曲结构紧密,音色圆润柔和。在音量方面要注重各个部分的统一,千万杜绝任何不合乎情理、破坏曲调统一的炫技行为。长笛演奏者还要注意在演奏前的热管,避免管体太凉而影响音准,减少环境对长笛演奏的影响。同时还要注重对演奏乐器音准的调节,清晰地记住曲调的固定音效,演奏者可事先听音乐,增强自身乐感,从而在演奏中更好地把握平衡。

1.滑音的应用

长笛的滑音,这里主要是指法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嘴的位置及吹起角度形成的上滑音或下滑音,即演奏过程中通过下牙床的前后移动、抬头和低头及长笛管体的内外转动,从而实现改变吹气角度以及发音点的前后位置,形成音高变化的滑音。

这种滑音在现代派作品,以及偏流行、摇滚的重奏作品中的运用很多,通常运用在作品高潮乐句的开头,增加乐句的张力。而在乐句结尾部分适当加入下滑音,可使乐句更显灵动与俏皮。

2.Beatbox的应用

随着长笛技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音色表现形式被不断开发出来。而Beatbox长笛技巧在近年来开始产生和流行。经过长笛演奏者的探索与实践,Beatbox虽然发展时间较短,但已非常成熟及流行,并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在重奏中加入Beatbox长笛技巧,可以使重奏作品的节奏感更加突出,使作品的音响效果更加立体。在重奏作品中,可根据乐曲的风格,对乐曲二度创作,加入Beatbox技巧中模拟打击乐的鼓谱进行演奏。同时也可以在伴奏旋律的伴奏音型中用Beatbox中代表鼓或者镲的音色进行替换,从而丰富作品的节奏。

(二)表演者对音乐演奏技巧的掌控

在演奏时要求表演者对于每个音准都要进行力量的掌控。长笛在重奏之中经常以主旋律的方式存在,长笛力度是依据曲调整体的风格而控制的。

长笛处于不同位置,其自身营造的效果也就各不相同,例如有时候在主声部,而有时候处于伴奏声部。有时候长笛演奏者习惯了独奏,在重奏时就会忽视合作的重要性,自我意识较强,这不符合重奏的标准。重奏需要超强的协作意识与能力,重奏中各个参与者需要注重演奏节奏的快慢缓急。因为长笛重奏没有指挥,所以每个演奏者要在心中把控节奏,在心中控制节拍速度,使每个演奏律动都统一。

在演奏之初,一定要注重分工明确,清晰主旋律、次旋律,以及乐曲的每个节点,知道哪个部分需要哪种长笛的加入,低音、高音、中音分化明确。伴奏声音一定要稳当,只有伴奏稳当,不出差漏,才能凸显主旋律的韵味。因此,合作能力和平衡能力是演奏者必须具备的,千万不能过分突出自己,我行我素,也不能没有融会,过于机械化地与其他演奏者协作。

(三)统一节奏

长笛的重奏部分不单单只有一种节奏类型,节奏种类是千变万化的。在演奏之前的排练中,一定要全神贯注,把握节奏,不拖拍、不抢拍,准确把握每个音阶。如果出现技巧性的问题,需要用节拍器来进行统筹练习时,可以先缓慢练习,熟悉技巧。如果存在不同的情景,具有切分音、三连音等节奏型的问题时,就需要精准练习,统一节奏感。整合所有人的建议意见,大家聚在一起研究,分析曲子的结构,确定排练的曲调速度。除此之外,休止符也很重要,在停止、间歇时,乐器要做好时刻加入的准备,不可松懈。

(四)长笛重奏对于音域的局限性

重奏时各个构成乐器对音乐的把控作用就十分重要。如果发生些许的不契合,就会给人带来不好的听觉效果。为此,演奏者之间的默契十分重要。首先要具有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注意倾听,在演奏主旋律时,弱化伴奏声音,保持曲调的融洽。在乐曲的演奏中,主旋律要保持mf力度,这时其余的旋律便可以保持mp力度,保持曲调平衡,避免杂音的出现。如果重奏声部出现连线旋律时,对于音量幅度大小,发音相对一致,吐气方式的把控都很重要,这主要取决于演奏者的综合素养。

(五)长笛家族重奏对旋律的表现

长笛家族都为木管乐器,所以在使用时有很大的相似度,都是由气体进入管内产生震动而发声的。因此,演奏时没有其他乐器整合而产生的突兀感,且每个乐器承载的音阶不同,能够正确选择音部适合的区域,也就不会出现“篡位”的情况,但是一切都必须以演奏者的演奏能力为主,这对长笛家族重奏有重要的影响。

在曲调旋律中如果出现了乐句之间模仿的情况,如果不是不同的人进行演绎,对演奏的力度进行不同的理解和诠释,或者是大家用不同乐器却出现了雷同的情况,这个时候,就会混淆听者的听觉,让听众有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因此,在排练音乐作品的阶段,需要强调协作的重要性。个人要积极融入集体,不能特立独行,要能够积极与其他演奏者沟通交流,在与其他演奏人员充分配合的前提下,再独立完成自身的声部演奏。重奏演奏当中,有“主要旋律”“次要旋律”以及“伴奏声部”,每一位演奏者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声部在整个重奏中的定位,在每个段落中的具体位置。“伴奏声部”通常情况下作为背景,直接影响整个重奏的速度、律动、和声的整体变化与走向。“次要旋律”中含有一些旋律,但是不多,而且在其中会分辨出一些“动机”因素,需要演奏者之间的配合默契。“主要旋律”中有最多的旋律因素,也最易于听见、分辨。想要演奏效果好,需要大家相互配合,协调有序。

综上所述,演奏者要让长笛技巧在重奏中应用得更好,还是需要有专业的功底,日常勤加练习,了解每个参与乐器的特色。演奏者不仅要会演奏,还要会听、会感悟,感知每个曲调的韵味,注重合作意识的培养,这样才能使演奏的乐曲,更加富有动感。

参考文献:

[1]杜娟.韩兰魁交响乐作品分析与研究[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17.

[2]姜枫.黄虎威长笛独奏《阳光灿烂照天山》结构分析及演奏难点[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17.

[3]娄丹丹.舒伯特《引子与变奏》长笛与钢琴OP.160音乐研究与演奏解析[D].西安:西安音樂学院,2017.

[4]文瑞雪.拉威尔钢琴组曲《库普兰之墓》的创作与演奏分析[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17.

[5]陈璐.柴科夫斯基舞剧音乐改编钢琴曲《睡美人》作品分析[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17.

[6]王美玲.科普兰及其《阿巴拉契亚之春》创作研究[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17.

[7]赵思嘉.维多尔长笛《组曲》op.34演奏技法研究[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17.

作者单位:

大庆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猜你喜欢

演奏技巧
民族音乐与浪漫音乐的交织
阐述西洋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
《五种音乐语汇奏鸣曲》的演奏技巧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的音乐分析与演奏研究
关于古筝演奏技巧发展的若干思考
海顿弦乐四重奏《骑士》的作品风格和演奏分析
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
浅谈二胡传统作品与移植作品演奏技巧的特点及异同
如何将竖笛教学融入低年级音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