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分类观进阶分析与建构策略

2021-07-11吕志玲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建构策略学习进阶初中化学

吕志玲

[摘   要]科学的分类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物质,明白物质之间的变化与规律等。概述初中化学分类观的内涵,提出初中化学分类观的建构策略,激活学生的分类意识,渗透分类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提炼更科学的、更深层的学习观念。

[关键词]分类观;学习进阶;建构策略;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4-0072-02

分类观是看待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基本观念,其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的形成,需要一个逐步进阶的过程,从分类的视角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进行猜想,能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元素观、微粒观等化学基本观念,进而掌握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的化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将分类观的培养落实到初中化学课堂中呢?这就需要教师从分类观的内涵出发,合理选择和利用教学资源,融合教材与学情,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驱动学生思维发展的课堂环境,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切实落实分类观的学习。

一、初中化学分类观内涵,更新观念

化学分类观是指学生在面对复杂多样的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时,能够利用它们共有的一种或几种特点,将它们进行分类的思维方法。

1.初中阶段,如何理解分类观

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初中阶段的分类观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分类意识,主动探索复杂多变的事物背后的本质规律,自觉对其分类。

(2)理解分类标准的多样化,分类的结果会随分类标准的变化而变化,明白相同分类标准的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及化学变化,掌握同类反应的相似特点和变化规律。

(3)能够从宏观、微观两个维度进行分类,特别是对物质微观本质的深入学习。

(4)能够运用分类方法并进行延伸。面对陌生事物或化学反应时,能够从其特点联想到相关的物质或反应类型,從而对陌生事物或者化学反应有一定的推断或猜想。

可见,这些分类观的建立,能有效地理顺学生的思路,扩大学生分析问题的视角,帮助学生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这是学生学习物质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

2.初中化学,有哪些分类方式

分类法作为众多学习方法之一,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实用性。结合初中化学知识,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

(1)物质分类:根据物质组成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单质、化合物;根据化合物中的微粒可将物质分为酸、碱、盐。

(2)反应类型: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可将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根据反应中化合价是否变化可将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反应还原;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将反应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3)混合物分类:根据混合物中粒子的直径大小可将混合物分为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通过上述分类,可以将本来烦琐的物质或化学反应厘清理顺,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巩固,还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一定的延伸和提升,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奠定基础。

二、初中化学分类观进阶,水平描述

分类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从宏观现象到微观本质逐步深化的过程,需要教师引领学生经历多个层次的发展,并在不同学习阶段实现进阶目标,以此来带动学生对分类观的理解与运用,并将其纳入学生的能力体系中。对此,教师要将学情与学习内容结合起来,建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分类观培养路径,具体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我们将学习层次分为四级:宏观辨识,形成意识;微观辨析,理解本质;宏微结合,深入分析;应用模型,预测探究。每一个层次都建立了进阶目标,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层面上有不同的学习任务,进而达到一定的进阶水平,并通过层层递进,最终掌握分类方法的应用,切实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

三、初中化学分类观课堂,建构策略

化学课堂的建构要以分类观的建立为目标,对相关的化学知识进行具体的分析,并根据学情制订教学目标,结合学习情境和学习形式来激活学生的感性认知,使其在目标进阶中逐步掌握分类方法、技巧和思想,进而为分类观的建立奠定基础。

1.设计情境与问题,激活分类意识

初中生对知识的认知还处于比较模糊的阶段,分类意识不强,还不能主动对物质进行分类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可将分类观念渗透到具体的带有驱动性的情境或问题之中,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或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罗列对比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分类意识,使学生能主动阐述自己的思维过程,逐步形成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并自然而然地形成分类观念。

例如,在学生学习了“气体的制备”之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创设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温习回顾,通过降低分类学习的起点来点燃学生的探索动力。

课堂情境:罗列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分析其实验设计、实验原理、仪器选择、实验步骤、收集方法等,同时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类。

课堂问题: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有什么共同点?

三个实验并列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的思维被激活,积极从中寻找共同点,有的学生归纳了实验设计的顺序:发生装置→除杂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有的学生对实验仪器的选择进行了分类:固固加热型的实验主要选用大试管、酒精灯等仪器,固液不加热型的实验主要选择长颈漏斗、大试管等仪器。可见,在对比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分类,得出多种分类角度,这正是学生个性的体现,也是课堂的宝贵资源。

2.注重宏观与微观,渗透分类方法

“宏观现象→微观结构→符号表征”是化学学科独有的思维方式。“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旨在让学生从不同的层次认识物质,进而在分类的过程中掌握物质的性质。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宏观辨识的角度学习物质的变化特征,同时深入到微观学习,了解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并从微观角度探寻物质的变化规律,进而学会用化学用语表征分类。

例如,在教学“化学式”时,教师可结合学生对元素符号的掌握情况,先从宏观角度让学生对物质进行认识,再逐步让学生理解化合物形成的微观本质,进而学会利用化学式来表示物质。

课堂问题:这是食盐,它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呢?化学式又是怎样的?

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积极查阅资料,了解到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从而对食盐有一个宏观的认识。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微观角度对钠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合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結构推导出钠原子与氯原子之间的电子得失情况,从本质上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顺利得出氯化钠的化学式NaCl。可见,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使学生的思维发生了本质的转变,不但学会了判断和用符号表征,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3.形成思维与模型,学会迁移应用

学生在学习化学的初期,需要对元素符号进行记忆,认识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其反应方程式。在酸、碱、盐的学习中,学生会觉得化学知识烦琐复杂、无从下手,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让学生感觉化学的条理性、有序性,使学生跟着教师的教学主线形成化学思维,利用分类观将化学知识有机整合在一起,总结规律,形成知识网络。

例如,在教学“酸”时,教师可让学生罗列有关酸的方程式,引导学生在对比中进行讨论、分析,总结规律。

酸的通性:(1)与指示剂反应:遇石蕊变红色,遇酚酞不变色;(2)与活泼金属反应;(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4)与碱发生中和反应;(5)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通过这样的总结,学生对“酸”有了全面的认识,厘清了各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和反应规律,锻炼了学生的分类思维,形成了一定的分析模型,学会了知识的迁移应用,在掌握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同时掌握了一类化学反应方程式。

总之,科学的分类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物质,使学生明白物质之间的变化与规律。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形成化学基本观念的重要时期,在新课标的倡导下,化学教学应该从具体知识向观念建构转变,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思想形成为目标,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提炼更科学的、更深层的学习观念。

(责任编辑 罗   艳)

猜你喜欢

建构策略学习进阶初中化学
浅谈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
小学体育高效课堂建构策略研究
拒绝“花哨”,重拾“得体”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