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生责任感教育的实践路径探析

2021-07-11崔随庆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小学生实践路径

崔随庆

[摘 要] 责任感教育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把责任感教育融入公民教育、生命教育、职业教育、道德教育中,选准载体,明确方法,找准路径,切实提升中小学生个人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 中小学生;责任感教育;实践路径

2020年至今,仍在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世界上了一节严肃的责任教育课,它让我们每一个人明白:每个人不仅要对个人、家庭负责,对国家、社会负责,还要对整个人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负责。对于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的中小学生而言,加强责任感教育,让广大学生学会知责守责、履责尽责、担责负责,应成为当下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

一、把责任感教育融入公民教育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于国家而言,都是以公民的身份存在着。对公民实施教育,使其成为理想的样子,正是教育要解决的“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核心问题所在。根据法律规定,公民享受某些权利,相应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因此,中小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中国梦的筑造者,首先要成为一名合格公民,有公民的观念和意识,有公民的素质和修养。

(一)爱国主义教育要常抓不懈

要借助思想政治课、升国旗、主题班会、重大纪念日活动等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意识,激发学生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自觉维护国家荣誉和主权独立。疫情是危机,也是教育契机。我国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全国人民在党和政府指挥下,众志成城,短短两个月时间就基本控制住了疫情发展,而西方很多发达国家视人民生命如草芥,抗疫不力,疫情至今还在肆虐。两相比较,充分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可以极大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二)集体主义教育要润物无声

集体观念淡薄、合作精神欠缺是中小学生责任感缺乏的主要表现之一。加强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育,班集体既是教育的平台,也是教育的工具。每个学生都归属于一个班级,要充分激发学生班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活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班级做出应有贡献,使个人价值得以体现。要大力弘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合作意识,在集体中承担一定的义务,履行应尽的责任。许多学校班级管理都会通过定岗定责或轮岗轮值的方法,给学生赋权赋责,在点点滴滴的班级事务处理中让学生得到全面锻炼。比如班级可以设立电器管理员、班班通管理员、茶水服务员、寝教室通风专员、消杀专员、体温测温员、口罩收发专员、天气预报员等岗位,让学生在为同学服务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三)法制教育要常态开展

法制观念是现代社会人的基本素养,既要学法、知法、懂法,还要能遵法、会用法。遵法守法既是个人责任感的要求,也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更是合格公民的底线。去年疫情期间我们看到了许多人性的美好和崇高,也看到了部分人趁机哄抬物价、散播谣言,造成社会恐慌;更有个别人违法乱纪,恶意隐瞒病情还到处乱跑,涉嫌危害公共安全,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受到应有处罚。中小学生正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期,通过法制教育,强化公民责任感和底线思维,坚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可通过校园模拟法庭、法律知识讲座、观看《今日说法》电视栏目等活动,传播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以案释法、普法,提高责任认知,把个人所有行为都嵌定在法律框架内。

(四)劳动教育要联系生活

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生活。学校教育必须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五育兼修,努力促进五育融合。劳动教育不只是关于劳动知识的教育,更是关于劳动态度、技能、习惯和价值观的素养教育。“为了劳动”并“在劳动中”接受劳动教育,获得劳动体验,促进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掌握有效参与公民生活必备知识、态度和技能,这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不同学段可以安排不同内容的劳动,比如生活自理性劳动、探索性创新劳动、艺术审美性劳动、社会公益性劳动、物质生产劳动等。许多学校还设计安排了适合居家劳动的项目,比如干一些洗衣、做饭、炒菜、整理房间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搞一些剪纸、泥塑、面塑、布艺、绳艺等方面的手工制作,开设一些机器人、编程等线上STEM课程,做一些观察植物生长习性、面粉发酵过程等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增强责任担当意识。

二、把责任感教育融入生命教育

一个对自己生命负责任的人才有可能担负起社会赋予的重任。学校必须加强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的生命责任感,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享受生命。

(一)大力开展健康教育

健康是每个人固有的责任,全民健康是每个人的责任。人人提高健康素养,人人身心俱健就是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最大贡献。各类中小学应多途径、多方式着力培育学生生命健康基本素养,养成良好健身习惯和生活习惯以及阳光积极的心理状态。比如引导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年掌握一到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坚持按时作息、早睡早起、合理膳食,加强锻炼;重视学生心理健康辅导,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压力大、青春期躁动、抑郁症多发等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讲座、辅导和服务;开展文明用餐“一二三”(一分:分餐制;二公:使用公筷、公勺;三做到:做到餐前洗手、不食野味、光盘行动)活动,教育引导学生以健康的方式过健康的生活。

(二)探索开展挫折教育

人生无坦途,当遇山开路,遇水架桥。“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经不起风雨的人是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重任的。必须提升学生抗挫折能力,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危险敢逆行,面对目标勇坚守。学校要通过升旗、班会、电影课程等多种途径开展抗挫折专题教育,大力弘扬知难而上、锲而不舍的精神,创设适合情境,让学生遭遇困难、体验挫折、磨炼意志,在困难和挫折中经历风雨、百折不挠,更加积極阳光、健康成长。比如可以适时开展20公里徒步活动、野外生存训练等,让学生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坚毅。

(三)扎实开展科学教育

进入21世纪,科技竞争更为激烈,已经上升到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美国对华为公司的技术封锁不仅让我们看到“科学技术也是有国界的”,更是让我们认识到只有核心关键技术实现自给自足才能保证和维护国家安全。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在中小学生中大力开展科技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中小学科学素养,功在千秋、势在必行。科技教育应成为每个人的终身教育,各中小学应积极传播科学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信念,尊重科学、相信科学、应用科学,用科学武装头脑、解决问题、探索未知世界。可大力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创客教育,开设编程、机器人、3D打印、航海航天航模等校本课建设,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参加科普知识讲座、开展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活动及各种研究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从小树立科技兴国的理想,担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三、把责任感教育融入职业教育

学生未来是要在社会中承担一定社会角色、被赋予一定社会责任的个体,而个体在社会或职场中的竞争力取决于其是否具备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职业责任感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体生存的需要。职业教育不是从就业后抓起,而是从中小学就要开始渗透、引导,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职业理想。职业精神和职业责任感的教育相应也要落实在中小学的教育实践中。

(一)开展好理想信念教育

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是中小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相较于贫困这一人类社会的顽疾,世界上有且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赢得了这一伟大斗争的胜利,充分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这是极好的教育素材。通过这一素材,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社会主义制度的体系优势,促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爱党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开展好职业精神教育

每个人都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职业,每一个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职业精神能够让人“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职”。医生的天职是治病救人,老师的使命是立德树人,军人的责任是保家卫国,记者的价值是传播真实新闻,公务员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最美司机”“最美教师”“最美护士”“最美逆行者”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背后是获奖者用行动筑起的职业美德、职业标准和职业责任。每逢民族危难、大灾大难,各行各业都会涌现出一大批危急关头敢于逆行、生死之间勇于担当、家国利益取舍之间以国为大的英雄人物,像医生、护士、警察、军人、消防战士、党员干部等各类群体,关键时刻为了更多人的生命健康牺牲小我,不计生死安危、不计利益报酬,把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责任演绎得淋漓尽致,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都是中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活教材,必须充分挖掘、科学利用、大力弘扬,为中小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厚植土壤。

(三)开展好生涯规划教育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人的生涯不止工作或职业,还包括学习、事业、前程、生计、爱情、家庭、休闲等多个方面。教育应为每个学生过上“经审视的生活”服务。对人生生涯做好规划,基于个人的天赋潜能、兴趣性格、价值取向、家庭条件等多种因素,对未来有深入思考,有清晰目标,有拼搏奋斗,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演好自己的角色,实现好自我发展和生涯管理,努力成就完美人生、幸福生活,这才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四、把责任感教育融入道德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教育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知识、会做事,更重要的是会做人。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有科学文化知识和开拓能力的人,有志有为、德才兼备的人。”责任体现道德,道德指引责任。在整个道德规范体系中,责任心是一个人道德的基石,是核心道德,是道德评价最基本的价值尺度,是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前提。

(一)学会感恩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父母的掌上宝贝,很容易滋生、养成自我中心、自私冷漠的性情,不懂、不会尊重他人,甚至连起码对父母养育的感恩之心都没有,一味索取、不知回报。中小学必须把感恩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要教育孩子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感恩赐予生命、无私付出的父母,感恩谆谆教诲、不求回报的老师,感恩知难而上、负重前行的英雄,感恩岁月静好、和平安宁的社会,感恩繁荣富强、以人为本的国家。可借助我国战胜“新冠疫情”的伟大历程、脱贫攻坚的伟大成果,把感恩教育进行到底,让学生在感恩行动中彰显责任担当。

(二)学会诚信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诚信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但生活中失信行为普遍存在,尤其是疫情期间,一些病患的瞒报行为性质恶劣、后果严重,各中小学校应抓住抗疫中失信社会事件及时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既要激发学生对失信行为的痛恨、谴责,又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在心中种下诚信的种子。再如,2021年“3.15”消费维权年主题确定为“守护安全畅通消费”,旨在营造安全便利消费环境,保障消费者权益,让消费者吃得安心、买得放心、用得舒心。但从曝光的产品看,瘦肉精、虚假医药广告、手机清理软件、黑心钢筋、名车名表维修陷阱、个人信息泄露等内容令人触目惊心,诚信社会建设还任重道远。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4字核心价值观,诚信二字位列其中。结合身边人、身边事,大力开展诚信教育,把诚信融入校园文化,寓诚信故事和诚信人物于日常教育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使学生从诚信规则中体会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博大精深,把诚信精神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三)学会文明

文明是做人的基本修养,是内化于心、外显于行的品质。一个文明的人,是一个向善向美向上的人,是一个品行高尚、情趣高雅、格调高洁的人,是一个有道德、有内涵、有法度的人。学校是培养文明人的地方,文明校园建设应成为每一所学校的自觉追求。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荀子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管子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由此可见,文明守礼之于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一个文明的社会,不能用不文明、野蛮粗暴甚至违法的方式去解决社会问题。所以,加强公民文明素养教育,提升公民道德水平,既是个人自我提升的责任,也是社会赋予公民的责任,必须抓实抓好,一以贯之。

综上,中小学生责任感教育紧迫且重要,责任感的培养和树立需要方法和路径。抓好中小学生责任感教育,找准方法路径,持续强化中小學生对个人、家庭、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既是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又是时代使命、社会需要。

(责任编辑:刘莹)

猜你喜欢

中小学生实践路径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品牌化开发路径研究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分析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