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青少年研学旅行服务探究*
——以“赣图悦读研学营”为例

2021-07-10李晓君

图书馆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读研研学旅行

李晓君

(江西省图书馆,江西 南昌 330038)

1 引言

我国自古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随着文旅融合的不断推进,开展研学旅行服务已成为公共图书馆发挥教育功能、助力学校教育的创新举措。公共图书馆成为各大中小学校团体参观学习和社会实践的首选之地。研学旅行作为公共图书馆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的服务项目,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但目前公共图书馆的研学旅行服务从众化、复制化情况凸显,个性化和特色化不足,“重游轻学”“只旅不学”“学而不研”等现象却广泛存在。基于此,本文以江西省图书馆“赣图悦读研学营”为例,分析了“赣图悦读研学营”研学旅行服务的具体实践及其特点,提出公共图书馆深化青少年研学旅行服务的策略,以期为公共图书馆开展青少年研学旅行服务提供有益的参考。

2 “赣图悦读研学营”研学旅行服务实践

江西省图书馆凤凰洲新馆的建成开放,为该馆开展研学旅行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新馆设立的儿童服务区建筑面积约2 199平方米,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及阅读需求,儿童服务区进行了科学布局,设有亲子阅读角、童书启智园、中小学阅读区、智慧乐玩天地和少儿悦动空间五大区域。高端大气的服务场馆、温馨和谐的阅读环境、配套先进的服务设备吸引了大量青少年读者走进图书馆。在教育部等11个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的推动下,研学旅行服务成为中小学生新的文化服务需求。在此背景下,江西省图书馆坚持“以读者为中心”的营销观,重塑阅读文化,全面落实以读者体验为主线的体验阅读,创新图书馆服务,推出“赣图悦读研学营”研学旅行服务项目,“赣图悦读研学营”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先进服务设施,为青少年提供了各具特色的阅读空间,开展面向青少年的研学旅行服务,以不断满足青少年读者的研学旅行需求。

2.1 服务定位

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古色文化是江西3大特色文化。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人民共和国的摇篮、人民军队的摇篮、中国工人运动策源地。江西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已成为中国永不褪色的“精神标识”和“文化名片”。江西山水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名山大川风光奇特,江河湖泊风光无限。江西素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悠久的江西历史,名人辈出。傩文化、陶瓷文化、书院文化、客家文化、庐陵文化、临川文化等,不仅构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江西古文化,也使之成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赣图悦读研学营”以传承江西“红、绿、古”3色文化为己任,以“阅读与行走交融”为主线,充分挖掘本地资源特色,采用跨学科、跨领域的多种融合模式,开展研学旅行服务,让读者了解江西的“红、绿、古”三色文化,细致地了解家乡风貌,让读者深层次地感受到家乡的文化底蕴,传播家乡文化,增强家乡自豪感,激发读者的爱国爱乡热情,全面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2.2 项目筹备

江西省图书馆少儿部在与读者及家长们就研学旅行项目的主题、形式、内容等方面的充分沟通与交流后,整合少儿阅读推广活动,确立了以江西省图书馆为研学旅行主阵地的“赣图悦读研学营”项目,内容涉及红色教育、绿色教育、古色教育、科技教育、国情教育以及劳动教育6大研学模块。研学课程设计参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科课程三维度目标[1]制作研学手册,采用“线上+线下、馆内+馆外”相结合的方式,从知识与文字出发,以阅读引领研学,以研学提升阅读。

2.3 项目实施

“赣图悦读研学营”开设阅读课堂与研学课程两大模块。“以问题为驱动”进行项目式学习,前期研讨注重进行课题书目推荐及整本书阅读指导,鼓励研学主体提出问题;中期实践开展实地观察和社会调查,详细填写研学手册,指导研学主体解决问题;后期进行评价成果展示和交流总结,引导研学主体反思问题。具体方案见表1。

表1 “赣图悦读研学营”方案

2.4 服务效果

“赣图悦读研学营”项目目前共设计3条主题研学线路,“赣图文化”研学旅行引导研学主体探寻本土公共图书馆文化起源与当代价值;“古韵文化”研学旅行以探访南昌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等文物保护古迹与研学旅行相融合,引导读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赣鄱文化”研学旅行实现图书馆、博物馆与科技馆的跨界融合。江西省图书馆“赣图悦读研学营”研学旅行服务的开展,让参与活动的小读者对图书馆有了新的认识,也让阅读更加深入;走进江西历史文化长廊,品味江西史韵,深感要更加热爱学习,了解更多家乡的人文历史;了解江西历史文化,给小读者带来视觉体验的同时,也提升其文化内涵,开阔视野、丰富文化知识。树立文化自信,给小读者树立弘扬和传承历史文化的初步意识,让历史文化离生活更近;感受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

同时,研学旅行服务可以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特色文献资源,提高了图书馆文献借阅率。根据不同阅读层次的研学受众,设计不同主题的研学课程,活化了馆藏资源,提高了馆藏资源利用率。研学旅行服务的开展能有效整合社会优质资源,集结业界专家、社会阅读推广机构及公益组织的力量,开发研学专业课程体系,可提升阅读活动品质,有效促进馆际、馆校之间的深度合作。

3 “赣图悦读研学营”研学旅行服务特点分析

3.1 精心策划与宣传

为了“赣图悦读研学营”研学旅行服务的顺利开展,江西省图书馆通过前期调研,精心策划活动方案,多渠道进行宣传,力求活动达到预期效果。一是活动策划方案要素齐全。对活动主题、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组织者、活动服务对象、活动内容等进行整理构思,使活动方案可操作性强。每次活动的主题鲜明,使活动主题成为体现活动的指导思想,对活动起着统领与聚焦作用。活动内容的详细列出,在指引读者参与活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读者选择活动指明了方向。活动时间、活动地点的及时发布,使读者能及早了解活动的举办时间和地点,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安排好时间参与活动。报名方式信息的公布,使读者知道如何通过图书馆多媒体平台报名参与活动。二是通过多种媒体平台宣传活动。利用图书馆网站、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宣传报道每次活动内容,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每次活动亮点,使研学旅行活动做到电视里有画面、报纸上有版面、网络上有页面、广播里有声音,立体的、全方位的宣传,有力地扩大了“赣图悦读研学营”研学旅行服务的社会影响力。

3.2 多元服务模式

“赣图悦读研学营”研学旅行服务,其活动模式多样,主要有:(1)馆内活动。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开展活动。如“省图研学”项目,在图书馆空间里以“书”为线索,串联图书馆中的“人”“物”“事”“魂”,参与活动的青少年以采访、发现等方式,完成研学内容,最后串联为整个图书馆的全貌。(2)馆外活动。走出图书馆,到其他文化场所“阅读”历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如“我爱我的家乡南昌”之“绳金塔研学”项目,由馆员带领活动参与者实地走访南昌绳金塔旅游地,亲身感受绳金塔的历史底蕴以及了解“南昌”和“永镇江城”的由来。(3)参观与交流相结合。“赣图悦读研学营”研学旅行服务,注重读者的读、看、做等的体验。“读”就是听主讲人讲读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看”就是看实体文化建筑、文物、地方特色文化产品。“做”就是将自己所“读”、所“看”的特色文化知识,根据活动要求进行创作文艺作品的过程,并分享研学旅行过程中的学习体会。

3.3 展现地方特色文化

“赣图悦读研学营”研学旅行服务,利用图书馆空间、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秉承“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的服务理念,开展以红色、绿色、古色为主题的特色研学旅行活动,传播赣鄱大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精神文明,激发读者爱国爱乡的热情,感受江西地方文化的魅力。如“省博研学”活动,活动参与者通过参观博物馆的展览,研读了解不同时期的“江西”,观看“文明之光”“昌大南疆”“雄起江南”“鼎盛气象”“放眼天下”五大篇章的展览,开展“寻宝”行动并呈现成果,最后合作完成“江西大印象”——江西地图,让读者惊叹江西历史文化的博大和神奇。

4 公共图书馆深化青少年研学旅行服务的策略

4.1 打造图书馆服务空间,成为研学旅行目的地

将图书馆打造成研学旅行目的地,面向青少年读者开展图书馆参观、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服务,已是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的一种主要服务模式。公共图书馆应积极构建多元服务空间,将图书馆建设成为研学旅行目的地。

一是利用图书馆特色建筑,开展研学旅行服务。随着国家对包括公共图书馆在内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各地新建的图书馆不断涌现,成为地区性的地标性文化建筑,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如江西省图书馆凤凰洲新馆设计既效法古人对建筑与自然关系的探求,也强调建筑形态组合的丰富性和统一性,从建筑形式上抽象出阁、台、厅、院等基本的建筑主题,融入现代的建筑设计之中。其建筑造型就像一本竖立的图书,与江西省博物馆新馆、江西省科技馆新馆组合在一起,分别隐喻历史、现在与未来,与场地景观完美契合,以沿江界面作为展示序列,反映出文化发展的路径,描述了探索知识的故事与旅程。江西省图书馆凤凰洲新馆自开放以来,吸引了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大量读者前来参观,体验图书馆智慧服务。

二是构建多类型服务空间,开展研学旅行服务。近年来,向读者普及利用图书馆的基本知识,增强读者对公共图书馆的了解,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及学习兴趣,已是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的常见范式[2]。公共图书馆可构建信息素养服务空间,向读者开展图书馆知识、信息知识等信息素养研学旅行教育活动,以提高读者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使读者喜欢阅读,能在信息的汪洋中打捞出自己需求的信息,从而增强读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江西省图书馆少儿部开展的“一日图书管理员”活动,不仅锻炼了小朋友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团结友爱的精神,而且增强青少年阅读的热情,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及学习运用图书分类等知识迅速找到所需图书的技能。2013-2016年,“一日图书管理员”共举办257场,参与人数达2919人次。公共图书馆收藏了大量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公共图书馆可挖掘特色馆藏资源,构建特色服务空间,开展文化展览、讲座、雕版印刷体验、修复技艺观摩等研学旅行实践活动。如柳州晚报小记者于2019年6月16日到柳州市图书馆了解体验神秘的古籍修复技艺。小记者通过聆听馆员对古籍、古籍修复以及日常图书保养的知识介绍,体验古籍修复之线装书手工制作,养成了好好爱惜书籍、保存好书籍的习惯[3]。

三是开展特色活动。公共图书馆可依据馆藏资源,开展特色活动。结合青少年的学习特点,开展如绘画、朗诵、手工制作、文艺表演等特色活动,使青少年读者体验到阅读的乐趣、自我才能展示的自豪感。如肇庆市鼎湖区图书馆开展的公益手工制作活动,让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裁剪、涂抹、粘贴,成功制作出一张张写满祝福、形状各异且色彩缤纷的新年贺卡。通过亲手制作作品的相互展示,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种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公益文化活动,使小朋友在畅游书海、放松身心中度过寒假生活,激发了小朋友们的手工创作灵感和创作热情[4]。

4.2 深化合作领域,扩大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影响力

开展社会合作,面向青少年开展研学旅行服务,是公共图书馆做强做大研学旅行服务品牌的重要渠道。公共图书馆要发挥自身资源的优势,与学校、图书馆、文化机构、社会教育机构等广泛开展合作,共同推进研学旅行服务全方位发展,以实现研学旅行服务目标。

一是图书馆与学校的合作。学校学生是研学旅行服务的对象,作为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研学旅行服务,公共图书馆与学校合作,可及时推出符合青少年需求、配合学校教育要求的研学旅行服务项目,使研学旅行服务真正成为青少年课外学习、动手实践的平台,成为青少年读者增长见识、提高素质、展示才华的舞台。在联合制定研学旅行主题、合作开发研学课程、共同设计研学旅行活动等方面,实现图书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优势互补。如公共图书馆可与中小学合作,开展地理、历史、思想政治、科学(物理、化学、生物)、语文、艺术等课程的研学旅行服务。

二是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公共图书馆之间、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之间可利用服务平台,联合策划研学旅行活动项目,实现资源共享,以扩大研学旅行服务范围。各个图书馆的建筑风格、文献馆藏特色明显,图书馆之间联合开展研学旅行服务,将各自的优势资源展现出来供研学旅行者利用,一方面激活了图书馆资源,扩大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也为研学旅行者提供了多样的旅行体验。

三是图书馆与文化机构的合作。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都具有传播优秀文化的共同目标,文化机构之间的合作推动研学旅行服务的专业化。公共图书馆可以“阅读+”模式联合文化机构,开发特色研学旅行路线,实现集纸质阅读、馆藏文物参观、影视作品观赏于一体的精品研学旅行项目。如2020年,江西省图书馆少年儿童区申请并正式成为江西省研学教育基地,通过构建“图书馆+社区+校区+园区+家庭”研学服务新模式,强强联手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科技馆的研学服务资源,融入江西书院文化、景德镇的瓷文化、婺源的茶文化、樟树的中医药文化等研学旅行元素,扩大了研学旅行服务受众群体,进一步优化并实现个性化、特色化研学旅行服务。

四是图书馆与社会教育机构的合作。社会教育机构如体育场所、青少年音乐设施、青少年宫等功能独特,图书馆可与社会教育机构合作,开展研学旅行服务。如2019年4月21日,成都图书馆联合成都市青少年宫开展“品天府文化,游升庵故里”少儿主题文化研学活动。组织40名青少年参观杨升庵博物馆,开展升庵文化主题讲座,之后在成都图书馆举办分享会交流此次研学活动的心得体会[5]。

4.3 依据青少年读者需求特点,开发研学课程

对于青少年来说,研学旅行活动是以研学旅行课程为基础的学习实践活动。依据青少年读者需求,开发研学课程,是公共图书馆成功开展研学旅行服务的关键。目前,研学旅行校内外课程的整体设计和统筹协调不足,实践育人效果不明显[6],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实践和相关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7]。因此,公共图书馆要大力开发研学课程,为研学旅行服务的开展夯实基础。公共图书馆的研学课程应具有:(1)趣味性。课程要融入游戏元素,竞赛、测验等课程形式可以将枯燥的调查研究内容融入游戏,使课堂气氛轻松化、教学趣味化,学生们可以在愉快的情境中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对教学起着积极的作用。(2)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吸引其注意力。课程要强调他们的参与性、自主性、创造性及合作精神。(3)契合学生学习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及学习要求,分层次构建不同类别的课程。如针对初高中学生能用手机和电脑搜索信息,可以设计古典诗词检索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同时,对古典诗歌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对于研学课程的构建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展开:

一是配合学校教学课程开发研学课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点及课程要求,开发研学旅行课程。如针对学生语文课程学习设计与语文学习有关的如诗词类、人物类、故事类等研学课程。针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的教学,可以挖掘馆藏研究鲁迅及评论《从百草园地三味书屋》的文献,制作成专题研学课程,邀请读者到馆内开展研学旅行或实地参观三味书屋,让读者深刻体会文章的意蕴。

二是开发主题研学课程。围绕某一主题,搜集相关文献资源,开发研学课程。如根据学校实践教育需要,选择适合学生的主题,聚焦主题设计串联式的研学课程。为配合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江西省图书馆可以选定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研学旅程的目的地。围绕八一南昌起义的主题,开发如图书阅读、影视欣赏、参观体验等一系列研学课程。

三是开发基于提高学生素质的研学旅行课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是学生应有的核心素养[8]。公共图书馆可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开发研学旅行课程,着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如根据馆藏资源,设计跨学科、综合性、活动性的研学课程。公共图书馆可与当地的湖泊风景区、山岳风景区、森林风景区、山水风景区、革命遗址风景区等研学旅行基地合作,开发整合历史、地理、语文、数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研学课程。

4.4 加强服务人员培训,提高服务团队服务能力

人是推动研学旅行服务顺利开展的关键。研学旅行是一种体验性、开放性、探索性、综合性的学习活动。研学旅行不是简单地参观游览,而是让学生走出校园,在亲近社会和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公共图书馆要加强专业团队建设,使研学旅行服务走向规范化的轨道。在选拔优秀馆员的基础上,面向社会阅读推广机构招募优秀研学导师和志愿者,定期开展公共图书馆基础业务知识、研学管理、应急处理等业务培训,努力打造一支品德高尚、业务一流、能力卓越,并具备爱心、耐心、童心的研学旅行导师队伍。具体地说,一是加大馆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组织馆员外出学习,培训馆员组织协调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处置能力。举办业务培训班,让馆员在具体的实践中积累经验。搭建研学旅行培训平台,开展针对性的研学旅行师资培训,提高馆员的专业指导能力。如外派馆员参加高职院校的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学习。二是对合作单位的服务人员开展培训。如加强文化旅游单位讲解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加强合作单位服务人员的青少年心理学知识的培训,设计适合小学、初中和高中不同学段的讲解词,保障讲解内容特色鲜明又适合中小学生不同群体的语言习惯。三是发挥技术资源优势,提升信息素养,如开发短视频资源,制作场馆介绍、书籍推荐、文旅资讯等短视频[9],做研学旅行服务推广的多面手。

5 结语

公共图书馆开展研学旅行服务是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新的历史使命,公共图书馆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开发突显出少年儿童读者的自主探究和亲身体验的研学旅行项目,引入更为丰富的实践元素充实研学服务内容,使研中学、学中研、做中学研学旅行服务项目成为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新举措。

猜你喜欢

读研研学旅行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一例大四学生的职业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四学生的职业咨询案例报告
54岁的妈妈与女儿同校读研
研学之旅
关于在校本科生攻读硕士研究生情况调查报告
小黑的旅行
夏日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