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竹段壶》的文化意境

2021-07-10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5期
关键词:壶嘴壶把竹节

汪 婷

1、紫砂的材质

宜兴紫砂被称为“富贵土”,它的质地细腻,可谓是得天独厚的紫砂陶土,自从它被发现并用作制陶就备受世人的钟爱。以紫砂为材质的各种紫砂壶、紫砂器皿作为世界工艺美术制品中的一员也是备受瞩目的。紫砂匠人们通过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凭借自己精湛的制壶技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将其融入到了紫砂壶的制作中去,使紫砂壶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精神感受。

2、《竹段壶》的造型美和他的高远意境

竹子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种非常高洁的植物,宜兴盛产竹,同时也被称为“竹的海洋”,在宜兴南部山区有成片的竹林。竹子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竹子刚劲,有韧性,清新又有生机。当冬天过去,那一丝丝残冬的余寒渐渐远去,这个时候竹笋也悄悄地在地底萌发。一场春雨过后,春笋露出地面,破土而出。古语有云:“清明一尺,谷雨一丈”,这便是表现竹子所具有的勃勃的生机。再到盛夏之时,那一颗颗竹子随风飘荡,抖起一缕缕轻纱。

竹段壶作为一款经典的花器,算是流传非常广的一款器型了。以竹为题材,塑造出来的竹段壶显得清新、高雅古朴。壶身上面是由两节竹节构成的,壶钮、壶把、壶嘴也都是选取了竹子的一段竹节作为造型,显现出一种高风亮节的情操。壶嘴处由壶身慢慢衍生出的竹枝沿着壶嘴蜿蜒前行,在上面生长出两片竹叶,活灵活现,充满着生机和乐趣。壶身底部两片竹叶则是从壶把的竹枝上生长出来的,贴合着壶身的竹节,像是竹子枝头的几片竹叶一般随风飘荡,自然舒展。壶盖与壶身处严丝合缝,体现出制壶匠人高超的技艺,壶把上设计的那几段竹节,使得在拿捏壶的时候更加的自然,手指也更加的稳定。

《竹段壶》

竹段壶的造型作为一款经典的紫砂壶器型,其造型古典笔直的壶身给人一种踏实稳重之感,壶嘴、壶钮和壶把所采用的是一段竹子的造型,其造型生动自然。竹本就清高,壶亦如此。苏东坡曾经在诗中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大画家郑板桥也曾画过数幅竹石图,颇具文人之气。现在竹子与紫砂壶相结合更显清雅之气。竹段壶的造型让人有一种踏实之感,壶嘴上的那几片竹叶由壶身处慢慢延伸而出,使整把壶具有了勃勃生机。壶身取自竹子的一段,一看便是一颗茁壮成长的大竹段。壶嘴、壶把和壶钮造型也是取自竹子的一段造型,它们姿态各异,有的缓缓弯曲,有的则是笔直挺立,还有的则是自然的横卧着。壶盖上的那几片竹叶与壶身的竹叶相互呼应,使整把竹段壶的主题得到了提升,显得栩栩如生和生机盎然。

紫砂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中的一朵奇葩,深深影响了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手工艺的完美表现,紫砂匠人们精湛的手工艺和敦厚淳朴的造型艺术使紫砂壶深受广大紫砂陶爱好者的喜爱。竹段壶不单单是一把壶,它还是一款文化交流的媒介,深受人们的喜爱。

艺术是一件很神奇的学问,紫砂壶通过那些我们日常显而易见的形象来诠释着艺术的美感和风格特征。从古至今,一代代紫砂艺人通过自己的双手,用紫砂艺术来表现自己对美的感悟和认识,将紫砂独特的魅力展现在我们面前。紫砂的美是在特定的紫砂原料和制壶匠人的技艺、思想沉淀长期积累中的结果。紫砂壶从古至今便是集合了实用、审美和文化于一身的饮茶工具,它通过制壶匠人广泛吸取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然后才造就了丰富的紫砂壶造型,成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经典。

3、总结

现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大家对美的要求也随着提高,紫砂花器的造型是以大自然为源泉的,其造型颇为丰富,深受紫砂壶爱好者的喜爱。我们也需要在前辈们的熏陶下不断学习,造就一批美观实用的紫砂器。

猜你喜欢

壶嘴壶把竹节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学做“竹节人”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浅谈紫砂“龙跃神珠壶”的造型及其艺术价值
浅述作品“一帆风顺”的制作
“竹节人”中说“趣味”
一粒珠
倒水防分叉及防回溢的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探讨
历 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