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语境下传统文化符号的再塑意义
——以太湖石为例

2021-07-10蔡美浩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5期
关键词:遗韵太湖石当代艺术

蔡美浩

太湖石具有瘦、漏、透、皱的特征,造型千奇百怪、通灵剔透、窒塞相对、贯通圆润、虚实相融,或灵秀飘逸、或独立高标,或孤迥特立、或稚拙古朴,造型具象中带抽象,抽象中具意象。传统社会语境里,太湖石以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天然雕塑艺术而存在,文人借太湖石抒发情怀,禅读生命与自然的生生不息之道,修悟宇宙万物与人类灵魂的天人合一之境,得之自然,发乎自然。

当代,在科技进步的推动及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斗转星移,艺术作为时代的产物,观念表达和新载体语言探索成为新时代艺术家创作的趋势。当代艺术承载着更多的是人们关于当今社会生活感受的寄托与释放,而不是艺术家个人抒发情感的载体。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共同情感寄托,其丰厚的积淀以及强大的精神共鸣为当代艺术家提供了灵感源泉。在东西文化碰撞融合、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艺术家通过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当代艺术转化,实现艺术在传承的基础上得到有效发展,拓展艺术观念表达,影响公众的心理、情绪、观念和行为,已经成为当代艺术创作过程中最需要关注的重要命题。太湖石作为传统文化精神的审美符号,于当代文化语境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需要承载更多的内容与思考,它独特的形式美感与情感意境不再仅仅是得之自然而发乎自然,而是根据艺术家的思考或公众的互动出发,借助形式表达、材质碰撞、色彩搭配、题材代入等方面进行再塑,调整局部与整体,牵引视觉流程,在碰撞与融合中,矛盾性与和谐性相互交错,促使艺术作品的观念表达在艺术家与公众的互动中不断扩容。

《补天遗韵——十二生肖》是本人以女娲补天遗留人间的十二仙石为背景展开联想与想象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十二仙石代表天物,太湖石由于其造型各异,颇有意象,常牵引人们透过外表感受物体的内在,本人挑选十二块形象各异的太湖石造型为载体,致敬天地自然之美;十二生肖代表人与灵,抽取了它们的意象之美注入太湖石的意蕴,致敬天地生灵之妙;雕塑以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不锈钢作为原材料铸造并抛光为通透镜面效果,顺应当代流行审美需求,突破形式美感,强调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对抗的含义,通过材质与观念的转换,流光溢彩的不锈钢材质的太湖石成为了当代工业信息文明的自然景观。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人类不仅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闲适审美,也需要人与自然对抗妥协的哲学思考,即“天人合一”于当代语境的扩大解释。

《补天遗韵——十二生肖之子鼠》表面肌理起伏不断,明暗多变,内外贯通,以交响乐般粗犷且富有韵律的节奏呈现小巧玲珑、行动敏捷、灵活多变的子鼠,促使两者成为矛盾统一体而存在,灵鼠的生命力与雕塑的造型张力得到丰满。子时正是近夜半之际,黑天苟地,混沌焦灼,雕塑整体以强烈明暗起伏表达混沌之状态,灵鼠头部置于雕塑上方,作撕咬之动作,呈现鼠咬天开的历史传说。

《补天遗韵——十二生肖之丑牛》加强雕塑上半部的体量感与肌理丰富性,雕塑下半部则以大体块转折概括塑造削弱体量,使整体造型独立高标,孤迥特立,力量集中于肖兽的头部与前肢,且头部做向下倾斜之状,表达牛以强大及不屈不挠的生命力甘愿为他人奉献终身的精神。

《补天遗韵——十二生肖之寅虎》虎被誉为“兽中之王”,凶猛彪悍,行踪诡诈,虎虎生威。为表现虎威与矫勇,雕塑整体造型以厚而高的太湖石,以孤峰突起之状表现山势高而险。下化为虎头,上化为虎身,匍匐前进,前扑凹背,虎鬃虚乍,虎目圆睁,呲牙张嘴,尾部翘起,下山猛虎活灵活现,一副万夫难挡勇猛的姿势,霸气十足。

《补天遗韵——十二生肖》草稿

《补天遗韵——十二生肖》

《补天遗韵——十二生肖之卯兔》卯为破晓之时 ,太阳刚刚露脸,是正值朝暝冉冉东升,为古代官署开始办公的时间。太湖石取中间凹陷、四周凸起的造型,正顶灯光烘托之下,雕塑整体基调偏暗且集中于雕塑中部,应合破晓之时。兔头置于雕塑左上方凸起之处,为布局亮点,如破晓之时,洞穴摄入微光,兔子沿洞口微微探头,观察四周,准备觅食。以此图景可以读出卯兔勤奋不辍,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性格底色。

《补天遗韵——十二生肖之辰龙》“龙”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集天地灵性的优化物,龙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雕塑集太湖石的瘦、漏、透、皱的特征于一体,以视觉的变化多端表达龙变幻莫测的灵性。辰时东方既白,亮光透出,置龙前爪着地,龙头上仰,表达其经过长期蜇伏积蓄了极多能量,后身呈上升之势,表达阳气升腾,时机显现。从整体视觉变化到局部龙身姿态的显现,整体与局部的结合便涌现出真龙脱离潜隐,崭露头角的生动景象。

《补天遗韵——十二生肖之巳蛇》太湖石漏的形态本身具有通透、活络、窒塞相对的特征,与蛇灵敏灵活的天性二者融为一体极为贴切。蛇头朝下,撑开巨口,蛇身盘旋在上,呈倒挂金钩的形态,塑造了蛇凶狠、邪恶、狡诈,惯于欺骗的另一形象。蛇的二元矛盾性,增加了形象的神秘感。

以上以鼠、牛、虎、兔、龙、蛇六生肖的创作意图与说明,记录太湖石于当代语境下本人转化与思考的过程,以作品《补天遗韵——十二生肖》探索传统文化符号的当代表达,希冀在后期与公众的互动中不断完善作品形式与扩容观念表达。

结 语

太湖石在当代文化语境下,以其丰厚的积淀以及强大的精神共鸣为当代的艺术家特别是本人提供了灵感源泉。作品不仅是个人审美理想的追求,而且是对社会、人生的感悟;作品通过材质与观念的转换与再塑,在碰撞与融合中,矛盾性与和谐性相互交错,牵引观者的思考与互动。太湖石作为天然雕塑艺术作品,本身充满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再塑却又被赋予新的艺术生命,创作的过程是一个“天人合一”境界的完美演绎,观者解读与再创作的过程是“天人合一”于当代语境的哲学思考。当今中国的当代艺术似乎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尚未得到广大群众的触动,我觉得当代艺术只有根植于传统文化艺术中,以先天的文化认同与艺术共鸣为基础,以根植传统但超越传统的审美和更具公共艺术性的视野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塑,才能彰显中国当代艺术的独特魅力,达到更大的传播效应,塑造当代的精神堡垒。

猜你喜欢

遗韵太湖石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陈文令当代艺术作品选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老子出关、古台遗韵
李卫平作品
青铜器·羊
李卫平作品
古城遗韵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
洱海太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