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谈艺术陶瓷的传承形态

2021-07-10邢晓虹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5期
关键词:陶瓷工艺技法陶瓷

邢晓虹

潮州市枫溪区宇韵炭炉陶瓷坊

前言:

陶瓷艺术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与科学的结晶。在人类生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陶瓷艺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代代的手艺人传承着陶瓷工艺的精华,向世人展示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中国陶瓷品种繁多,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之所以为举世所称誉,在于世代传承,在几千年的洗礼中铸就了中华陶瓷文化。

在中国汉语词典中,传承定义为——技能、技艺、学识、教义等,在师傅与徒弟两者之间的传授与继承过程。“传”本指传递,在工艺概念当中指的是传授。“承”本指接着、托着,在工艺概念当中则指的是继承的意思。

在传承的定义中不难看出,陶瓷工艺美术传承必须要有特定的基础。结合本人在从事艺术陶瓷行业的实际制作与文化研究中,认为能够体现传承基础可分为以下因素:

(一)材料因素:

材料的核心因素决定了陶瓷的产物特性,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催生出用于评价产物特性的标准。以陶瓷工艺品为例,历经发展虽然已分成了观赏陶瓷、实用陶瓷以及建筑陶瓷等类别,各类别制作工艺及功能区分已产生了变化,但是,其核心的土与火的艺术语言并没有发生变化。时至今日,在当代陶瓷工业中产生出诸如“软陶”等新材质、新工艺,但此类新材质并非以陶土来组成,而是使用塑料等原料来代替陶土,制作上也没有经过火的烧制来改变材料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偏离了核心关系,因此,并不能将其归入到传统陶瓷艺术品当中,传承也就谈不上了。

(二)技能、技术传播因素:

《如意炉壶》

以制作技术为例,陶瓷工艺美术作品是一种科技与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项工艺,是在实践中不断尝试与摸索的必要条件,在不断的失败当中总结和归纳经验。例如拉坯技术,必须是懂得利用转盘的惯性作用,同时掌握同心圆原理才能完成拉坯。这种技术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而这种经验需要在漫长的失败、观察后总结,不是靠一代人就能完成,而是靠世代相传,言传身教,示范总结,世代优化才能完成。在我们今天普及的电动转盘辅助拉坯,是经历了几千年的历程,一代一代进行传播才能形成今天完整、有效的技法。作为陶瓷工艺,需要完成一件作品,从采集矿物开始,必须经历七十六道工序才能完成。从古代延伸至近代,这七十六道工序都有着不同的分工,而每道工序在技术上又经历了无数代工匠的世代相传,才发展出今天我们看到的辉煌的陶瓷工艺。纵观陶瓷工艺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其经历时间的漫长。

(三)文化传承因素:

技能传播关系及其过程是在传播过程中工匠对于技艺的坚持,在持续传播技能、技法以及师徒之间的继承发扬关系。其中包括师傅在整个历程当中把自身所掌握的技能、技法、心得体会传播给徒弟。徒弟将从师傅处继承下来的行业知识、技能技艺等再传给下一辈徒弟,代代相传,使技能技法得以持续传播。往往在传播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某一行当的规则,从这个角度来看,亦是一种文化的传播。与此同时,时代的变迁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生产力的进步,行业知识得以拓宽,技能和技法得到提高,但其传播最根本的核心是没有变化的。

随着行业知识、技能技法的发展,标准也发展为包含成品标准、审美标准、行业规范标准、师傅授徒传播标准的规范系统。在行业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标准的形成以及代代匠人的坚持,使得行业知识、技能技法等在匠人们的潜意识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一种文化的传承。

综上所述,艺术陶瓷的“传承形态”应从多维度去解析,既是古人满足作品的形态与功能需求的考量,也是他们智慧与人文的凝结。陶瓷器皿既是最淳朴的物质产品,又是人文精神的体现,祖先们在几千年长期的艺术生产探索中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通过艺术品的形式诉说给后人,里面洋溢着他们的精神境界和热情,这就是形成中国陶瓷的历史人文精神和人们生活需要的艺术的传承形态。

猜你喜欢

陶瓷工艺技法陶瓷
数字媒体运用于陶瓷工艺的研究
陶瓷艺术和陶瓷工艺的关系研究
Chinese Ceramics
中国画技法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作品一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现代陶瓷艺术与陶瓷工艺的关联性探讨
精通拍摄技法
陶瓷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