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紫砂壶“汉风遗韵”的方器设计和历史韵味

2021-07-10吴云峰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5期
关键词:遗韵方器紫砂壶

吴云峰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这是宋代文豪梅尧臣留下的千古绝句,记录的是紫砂在宋代时候的绝代风华,虽然我们从历史的出土文物之中,还没有发现宋代的紫砂,但是从历史记载来看,紫砂的发源很可能就在宋代。在经过元代的民族融合之后,江南的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解放,手工从业者人数激增,紫砂行业也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而盛行起来,成为了一门非常普及的技艺手法。经过供春、陈鸣远、时大彬、邵大亨等等巨匠的传承之后,一直延续到当代,以“紫砂泰斗”、“布衣壶宗”顾景舟为代表的紫砂大师们不断地引领示范、耳提命面,桃李满天下,形成了今天紫砂艺术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紫砂已经成为了宜兴城市最具有代表性的名片,也为我们广大的壶友带来了丰富的视觉体验和精神大餐。

我的这件紫砂作品《汉风遗韵壶》采用了方器的设计风格,宛如玉璧和如意的结合,演绎出我们中国历史上一个显赫的王朝——汉朝。正是在这样的题材和灵感的刺激之下,才让这件作品最终得以付诸行动,完美地呈现在广大壶友的面前。此壶壶身方正端庄,镶接成型,但是线条没有非常生硬的转折,都是自然的圆形过渡,把方圆融合、方中寓圆的特点展示得淋漓尽致,壶底置足,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同时使得整体看起来层次丰富,灵活多变。壶嘴弯流,出水非常爽利,与之遥相呼应的壶把直线和弧线组合,端握非常舒适。壶盖压合壶口,严丝合缝,气密性良好,上面的壶钮采用了一个如意的形态装饰,非常的富有吉祥的祝福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把汉代的那种雄风和婉约都集合起来,让我们穿越历史,身临其境,感受大汉遗风。从器型的把握方面,采用了比较庄重的方器的同时,还在腰部有一条线条装饰,看来如同一枚玉玺一般,代表着权力和地位。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汉风遗韵》,作者用炉火纯青的技艺和独具匠心的设计,把远去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用紫砂的材质承载,丰富了紫砂艺术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能够感受到历史上曾经的辉煌和古老文明的召唤,引导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汉风遗韵》吴云峰

汉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以后的第二个大一统的帝国,经济和文化的繁荣都在当时的世界上称霸一方,孕育了包罗万象的文化形式,现在,我们自称为“汉族”,充分地体现了汉代对我们的影响有多么深远。汉代的青铜器可以说是非常的精美绝伦和霸气威武,造型的设计也影响着我们紫砂壶的设计,而纹理的装饰则更加地凸显出东方文化的韵味。如意,本来就是我们古人随手挠痒痒的用具,在后来的逐渐演变过程中,成为了一种装饰之物,更多的采用了玉石的材质,成为了一种彰显地位、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如意纹饰也被广泛地运用于服饰、建筑、陶瓷等等工艺之中,除了给我们带来视觉的审美之外,更多的是把其中蕴含的吉祥如意的美好祝福带到我们身边。在紫砂艺术之中,如意形态和纹饰也经常的被运用其中,一方面是人们非常的喜爱,另一方面从设计的角度来看,也是特别能够吸引我们关注的眼球。我的这件紫砂艺术作品《汉风遗韵壶》就是希望通过紫砂方器的设计,加上许多细节元素的装饰,把我们以汉文化为代表的中国风情展示给大家,同时希望我们在玩壶赏壶的时候,能够深入背后,了解一下作者的创作理念和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修身养性的同时还能够提高自己的艺术审美和文化水准。

结语:

当我们回望紫砂艺术的发展历程的时候,一定要站在中国大历史、大文化的角度来衡量紫砂的历史地位和文化蕴含,看起来一把小小的紫砂壶,却是江南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典型代表,非常的接地气,同时又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是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结晶,更是我们宜兴紫砂艺人在世世代代的传承和创新之中不忘初心和砥砺前行,让我们一起守护这紫砂艺术的繁荣昌盛。

猜你喜欢

遗韵方器紫砂壶
继往开来 大方大器
——谈紫砂方器的面面观
老子出关、古台遗韵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古城遗韵
浅析紫砂方器的造型
购买紫砂壶4忌
陈升起·水粉《洞庭遗韵之三》
购买紫砂壶忌4
浅谈紫砂《六方虚扁壶》的艺术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