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如写字

2021-07-09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包世臣初学法度

文学是一种很艰难的艺术,从初学到成家,中间须经过若干步骤,学者必须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拿一个比较浅而易见的比喻来讲,作文如写字。在初学时,笔拿不稳,手腕运用不能自如,所以结构不能端正匀称,用笔不能平实遒劲,字常是歪的,笔锋常是笨拙扭曲的。这可以说是“疵境”,特色是驳杂不稳,纵然一幅之内间或有一两个字写得好,一个字之内间或有一两笔写得好,但就全体看去,毛病很多。每个人写字都不免要经过这个阶段。如果他略有天資,用力勤,多看碑帖笔迹(多临摹,多向书法家请教),他对于结构用笔,分行布白,可以学得一些规模法度,手腕运用的比较灵活了,就可以写出无大毛病、看得过去的字。这可以说是“稳境”,特色是平正工稳,合于规模法度,却没有什么精彩,没有什么独创。多数人不把书法当作一种艺术去研究,只把它当作日常应用的工具,就可以到此为止。

如果想再进一步,就须再加揣摩,真草隶篆各体都须尝试一下,各时代的碑版帖札须多读多临,然后荟萃各家各体的长处,造成自家所特有的风格,写成的字可以算得艺术作品,或奇或正,或瘦或肥,都可以说得上“美”。这可以说是“醇境”,特色是凝练典雅,极人工之能事,包世臣和康有为所称的“能品”“佳品”都属于这一境。但是这仍不是极境,因为它还不能完全脱离“匠”的范围,任何人只要一下功夫,到功夫成熟了,都可以达到。

最高的是“化境”,不但字的艺术成熟了,而且胸襟学问的修养也成熟了,成熟的艺术修养与成熟的胸襟学问的修养融成一片,于是字不但可以见出驯熟的手腕,还可以表现高超的人格;悲欢离合的情调,山川风云的姿态,哲学宗教的蕴藉,都可以在无形中流露于字里行间,增加字的韵味。这是包世臣和康有为所称的“神品”“妙品”,这种极境只有极少数幸运者才能达到。

(节选自朱光潜《精进的程序》,题目为编者加)

灵光一闪

写作文要像学写字一样,一笔一画,从模仿开始,勤奋练习,多加揣摩,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也才能向更高深的境界迈进。

猜你喜欢

包世臣初学法度
魏榆晓:遵循法度,方为上乘
《法度与美》写作指导
给初学写作者的意见
包世臣碑帖理论的重新审视
——以《艺舟双楫》为中心
Understanding Chinese Characters míng 明
包世臣《答三子问》中察拟观的审美价值
谈初学书法选帖五忌
轮滑苦与乐
《初学记》文部资料探微
法无定法:禅宗法度论的审美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