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非遗活态传承与创新设计策略研究
2021-07-09章莉莉李姣姣
章莉莉 李姣姣
随着非遗回到日常生活,“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非遗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是产品附加值的重要部分。在非遗传承的生态体系中,将逐步出现非遗设计师、非遗经纪人、非遗品牌运营商、城市手工爱好者等新兴群体,形成文化消费的前提条件和潜在空间,是一种“商业市场创新”。上海非遗面向的市场,具有较高消费能力,以及兼容并蓄的消费态度和审美意识。
上海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具有独特的海派风韵和江南气息,承载着上海这个港口城市的历史变迁和文化风貌,在今天其面临着重重挑战和机遇。放眼全国,相比中西部的云贵川等地区,上海非遗普遍具有民族文化不够多样、历史传承不够久远等弱势;相比长三角地域的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上海非遗远不及江苏省和浙江省的个性鲜明、规模庞大。1面临都市发展和工业生产的冲击等原因,上海非遗在近四十年时期内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但是我们欣喜地发现,近五年来,随着《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政策文件的颁布实施,上海的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商圈等公共活动相继推出,上海非遗购物节等非遗类节展不断涌现,非遗直播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上海非遗如何得到有效保护、活态传承、可持续发展?如何找到地域优势和文化竞争力?论文立足上海地区、长三角地区、中国地区三个区域范围,根据上海非遗的六个特征和非遗传承的基本规律,展开创新设计策略研究,为促进上海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借鉴。
上海市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六个基本特征
上海市第一批至第五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共计220项,2其中国家级项目63项。其中,传统音乐16项,传统舞蹈10项,传统戏剧10项,曲艺6项,民间文学14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4项,传统美术34项,传统技艺83项,传统医药15项,民俗18项。可以看到,与传统工艺相关的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占据半壁江山。通过考察调研和观察分析,上海非遗项目的特征与这座城市的形成发展息息相关,具有融会贯通、精致卓越的城市精神,包括以下六个基本特征。
特征一:融合东西方文化特征
从全国范围来看,上海非遗最典型的特征是融合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这与上海1843年开埠以后的半殖民地时代文化变迁具有重要关系。比如,上海绒绣起源于欧洲,多为生活用品,20世纪初传入上海,由于当时传教士在上海招收学徒并推进规模化生产,因此绒绣在上海逐渐生根。之后中国商人设立工厂进行规模生产,并在技术上不断突破,结合时代特征和上海地区的审美特征,逐渐向艺术创作及更精湛技艺发展,因此形成今天的上海绒绣。又比如,石库门营造技艺最早出现在1870年租借开辟时期,由于当时“华洋杂居”形成了吸纳英国联排式住宅布局,以及徽派民居、江南民居、闽南民居特征的新兴住宅。经过几轮西方文化冲击,逐渐形成了更具欧式特征的山墙、门楣、百叶窗、铁艺和石雕等,也逐渐根据社会居住情况需求,吸纳了更多江浙民居布局和装饰语言,形成了今天独特的上海石库门营造技艺。
特征二:融合江南文化特征
从华东地区来看,上海非遗与周边相连的江苏省和浙江省的非遗息息相关,这是由于上海开埠后大量江浙移民进入上海,从而形成了上海的江南文化特征。比如,江南丝竹就是由江苏省太仓市和以上海市联合申报的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流行于上海地区、江苏南部、浙江西部。又比如,苏州评弹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同时也流行于江、浙、沪一带,上海的非遗项目评弹与苏州评弹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此外,传统工艺门类中的竹刻同样流行于江南地区,上海的嘉定竹刻、常州留青竹刻、無锡留青竹刻、徽州竹雕、黄岩翻簧竹雕,相互之间,血脉相同。
特征三:商业文明老字号特征
上海非遗具有鲜明的商业文明特征。自清代开始,上海便诞生了许多商业字号,大多为食品、医药、服饰类,距今百年历史,称之为“老字号”。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商业高度繁荣,拥有“十里洋场”的美称,商业字号得到快速发展。目前上海拥有国家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180家,3是全国拥有老字号品牌最多的城市。此外,上海还拥有“上海老字号”42家。4如果将上海市的国家级和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与上海的“中华老字号”和“上海老字号”名录进行比对,我们就会发现,其中有近三十项是有关联性的,这些非遗项目所属企业是老字号。比如,功德林素食制作技艺(非遗项目)属于上海功德林素食有限公司(老字号),六神丸制作技艺(非遗项目)属于上海雷允上药业西区有限公司(老字号),龙凤旗袍制作技艺(非遗项目)属于上海龙凤中式服装有限公司(老字号)等。
特征四:鲜明的近现代时代特征
上海的发展主要在近现代时期,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从此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展开了一部东西方文化交融发展的宏大历史画卷。首先,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当时先进思想的发源地,多元文化交融发展的聚集地。其次,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成为中国工业中心,改革开放后上海成为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百年历史征程中,每个阶段都在上海非遗项目中留下印记,因此,我们能找到相当一部分与历史发展同频共振的非遗项目。比如,月份牌这项非遗是上海都市商业发展的时代记忆。又比如,上海工人大锣鼓、上海港码头号子体现了上海当时作为工业中心的文化特征。此外,上海宣传画、连环画、土山湾手工工艺、朵云轩木版水印技艺、汉字印刷字体书写技艺等,都是上海当时传播新思想和新文化的重要途径。
特征五:郊县乡村民间生活特征
上海的周边郊县乡村,具有独特的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样貌,具有比市中心更久远的历史文化,特别是松江地区、嘉定地区、金山地区、浦东地区、崇明岛等,保留着一些独特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也形成了当代特有的非遗项目。比如,与乡村日常饮食相关的有上海米糕制作技艺(松江区、闵行区、金山区、崇明区),崇明老白酒传统酿造技法(崇明区)等,与乡村节庆民俗相关的有朱泾花灯会(金山区)、罗店彩灯(宝山区)、舞草龙(松江区)、滚灯(奉贤区)等,与乡村传统工艺相关的有徐行草编工艺(嘉定区)、罗泾十字挑花技艺(宝山区)等。还有一部分上海非遗项目源自田野劳作生活,体现出当地人们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比如金山农民画表现了上海乡村生活的美好片段,比如捕鱼、捉蟹、种田、砍柴的劳作场景,以及上海田山歌、陈行谣谚等民间歌曲和谚语,在烟雨氤氲的江南农村流传着。
特征六:精致时尚都市生活特征
上海的都市文化在三四十年代逐步形成,由于当时西方文化和江南文化的介入,精致、摩登、多元的上海都市文化形成了,使其在当时拥有了“东方巴黎”的美称。因此,上海的非遗同样表现为精致细腻,具有走在时代前列的摩登感。比如,上海拥有各类精细雕刻类非遗项目,包括海派玉雕、上海牙雕、紫檀雕刻、上海砚刻、上海细刻、瓷刻等。又比如,上海非遗在衣食住行方面展现着都市的精致时尚生活,包括海派旗袍制作技艺、中式服装盘扣制作技艺、沉香香品制作技艺、海派盆景技艺等,展现出一幅浓郁的海派都市生活画卷。
基于区域范围的上海非遗活态传承创新策略
上海非遗的六个基本特征,具有都市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缩影。根据非遗保护和传承发展的基本理念,寻找上海区位优势,引入创新设计策划方法,形成活态传承和协同发展的局面。基于上海市范围、长三角范围、全国范围,在特定的地域找到对应的创新策略,分别是上海经济和人才优势的创新策略、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策略、中国非遗文明互鉴的交流策略。
策略一:上海都市经济和人才优势创新策略
立足上海,充分发挥上海经济中心和人才高地的优势,以此形成助力上海非遗发展的创新动力。从上海非遗的“商业文明老字号特征”和“近现代时代特征”中,我们看到上海的商业经济繁荣发展史,也看到在近现代过程中的文化创新和人才显现。今天上海非遗的发展,同样需要依靠经济和人才这两个优势。
首先,促进非遗与上海的商业品牌、经济实体、市场平台等多渠道合作。上海是国际品牌聚集地,也是老字号聚集地。非遗与品牌的跨界合作,与商业经济体的融合,是一种“研发模式创新”,不仅能为品牌和商业注入更多人文内涵,而且能使非遗在当代社会获得活力和造血机制,更新迭代促进文化不断向前发展,形成新的高度和繁荣。
其次,促进非遗与上海各类人才高地的合作研发。整合高校科研机构、社会文化机构、艺术与设计机构、材料工艺研究机构等人才优势,通过协同创新研发模式,形成多层次的非遗当代产品及相关文创产品的研发。优秀的创新人才能为非遗的当代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充分发挥上海的文化包容性和创造力,链接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形成新时代的新文化和潮流。同时,优秀的人才也为非遗传承梯队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吸纳多学科、高素质人才进入非遗传承人队伍,是一种“传承体系创新”。
策略二:长三角一体化综合发展策略
立足长三角,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共同构建江南文化非遗保护发展的一体化格局。从上海非遗的“江南文化特征”和“郊县乡村生活特征”中,我们看到上海、上海郊县乡村、长三角地区之间紧密相联的文化血脉。上海非遗是长三角地区非遗的组成部分,与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的非遗项目在历史上相互关联。
非遗作为活态传承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与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融合发展,将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和活力。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三省一市形成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我们看到,长三角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聚集地,产业集群成熟。上海曾是全国轻工制造的核心城市,具有很好的研发基础和产业化能力;江苏省的制造业极为发达;浙江省的民营企业市场活力强,数字经济发展迅猛;而安徽省的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上海传统工艺项目可依托长三角地区的设计研发能力,用新兴科技力量为途径,发挥长三角地区人们求实进取的性格优势,在材料、工艺、技术方面进行突破,是一种“材料科技创新”。同时,长三角地区面临产业整体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非遗的传统造物智慧,能为当代的“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发展提供借鉴。非遗十大门类所蕴含的文化,为各行业的产业提升带来发展空间,是一种“文化产业创新”。
总体来讲,长三角地区的人们一般具有对江南文化的普遍认同感,具有较为相似的江南美学审美意识。在上海非遗的十大门类中,能依稀看到徽派文化、淮扬文化、吴越文化、楚汉文化的影子,汇聚交融,共同构成了精致、多元、诗性、富庶的长三角文化共同体。
策略三:中国非遗国际文明互鉴交流策略
立足全国,发挥上海国际码头的作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国际交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非遗之美。从上海非遗的“融合东西方文化特征”和“精致时尚都市生活特征”,我们看到上海非遗的成因、发展、变迁。文化的碰撞产生新文化的可能性,国际文明互鉴交流是上海非遗发展的新空间。
首先,上海非遗采用进博会等交流平台,借用今天新媒体技术,以短视频、直播、自媒体等方式,不断拓宽非遗传播的广泛性,同时促进非遗在公众和学生中的普及教育,推进非遗美育工程,是一种“信息传播创新”。
其次,随着非遗回到日常生活,“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非遗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是产品附加值的重要部分。在非遗传承的生态体系中,将逐步出现非遗设计师、非遗经纪人、非遗品牌运营商、城市手工爱好者等新兴群体,形成文化消费的前提条件和潜在空间,是一种“商业市场创新”。上海非遗面向的市场,具有较高消费能力,以及兼容并蓄的消费态度和审美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上海非遗的创新策略从三个地域范围出发,形成了不同指向性的具体创新设计策略,包括传承体系创新、研发模式创新、材料科技创新、信息传播创新、文化产业创新、商業市场创新。新时代下上海非遗的活态传承与活力再现,对于上海文化高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上海文化软环境建设的重要部分,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标。期待上海在新一轮国际交流中,形成三四十年代的文化繁荣,在文明互鉴中找到突破口,发挥创造力,形成新文化和新潮流。
章莉莉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导
李姣姣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生
数据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Z].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http://www.ihchina.cn.
数据来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Z]. http://www.ichshanghai.cn.市级目录
数据来源:商务部业务系统统一平台-中华老字号信息管理[Z].https://zhlzh.mofcom.gov.cn.
数据来源:上海市商务委员会[Z]. https://sww.sh.gov.cnl.上海老字号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