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音乐资源的历史样态与时代传承
2021-07-09赵文慧
赵文慧
在新时期里,红色音乐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继续扮演重要角色。我们仍应不断思考红色音乐的继承与传播问题,在教育教學中与时俱进地探索更加多元的、贴近受众的有效载体,为红色精神的当代传递建筑深远畅达的路径。
“红色资源”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积淀形成的政治信仰、物质载体和革命精神的总和。它承载着党和人民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都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不断了解红色历史、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从中汲取革命前辈奋斗历程中的精华与智慧,无疑将更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秉持共产主义理想,从而坚定地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去。
而在所有红色文化资源中,音乐艺术这一载体是十分特殊的。无数歌颂、缅怀革命英雄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声音叙事,不仅形象再现了中华民族逐步实现伟大复兴所经历的天翻地覆的现实变化,更能够让人在质朴的聆听感动中直接汲取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却永不言败的强大精神。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红色音乐就曾在不同历史时期以多样的姿态出现,激励着代代人民。
第一种形式是以选曲填词为主的工农运动歌曲。选曲填词最早来源于学堂乐歌运动。清末康有为、梁启超等进步的改良主义知识分子觉悟到必须效仿日本学习西方科学文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才能达到挽救中国的目的。他们不断强调乐歌课教化作用的重要性,使得清政府1904年被迫对乐歌课的开设给予认可。学堂乐歌的出现虽然会对西方乐理、记谱法、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初步介绍与简单传授,但很难短时间培养出优秀的音乐创作者。以沈心工为代表的音乐家,他们积极选取日本、欧美的流行歌曲,以及我国民间曲调进行重新编配,从而诞生了如《黄河》《体操-兵操》《革命军》等以四乐句为主的短小歌曲。这些歌曲的音域基本保持在一个八度以内,通过朗朗上口的歌词拉近与听众,尤其是青少年人群的距离,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爆发等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在音乐领域最直接鲜明的反应就是出现了一大批具有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内容的工农运动歌曲。由于当时参与斗争的主力是革命知识分子,几乎没有专业音乐家投入其中,因此绝大多数的工农运动歌曲都是选曲填词。不仅是选用当时现有的学堂乐歌歌曲,还有民歌、尤其是城市小调的曲调来填词。这更加体现了无论是革命领导力量还是参与受众,越来越向广大工人、农民倾斜。这些歌曲对唤醒广大工农群众起到重要作用。
1927年江西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音乐等文艺工作的开展。毛泽东于1929年“古田会议”上就明确指出“革命文艺应成为革命宣传中有力的武器,革命的文艺必须与政治结合、为群众服务”。1革命根据地的音乐大多反映当时根据地军民的革命斗争生活和对红军的赞颂。如《上前线去》《八月桂花遍地开》《盼红军》等。体现了革命音乐的优秀传统和正确方向。
第二种形式是学院派作曲家的原创爱国歌曲。进入20世纪30年代,诸多出国深造的音乐家纷纷回国,轰轰烈烈地投入到爱国歌曲创作与音乐教育事业中。其中最具代表的作曲家当属黄自。他20岁就赴美深造,以音乐会序曲《怀旧》的演出获得耶鲁大学的音乐学士学位。回国后被聘为上海国立音专教授,专门理论作曲专业的建设,培养出贺绿汀、陈田鹤、江定仙、刘雪庵等一批卓越的音乐家。在教学之余,他也创作了多种体裁的音乐作品。爱国歌曲方面,著名的有《抗敌歌》《旗正飘飘》《赠前敌将士》等。他将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歌词、爱国情绪完美融合,通过音区的选择、调性的转换、和声的进行、力度的强化、伴奏的衬托等,将爱国主义歌曲上升到艺术的高度。比如在《赠前敌将士》中,乐曲的前8小节在e小调上伴随着钢琴伴奏声部的行进节奏,不断积蓄能量,呈现出前线将士视死如归的悲壮之感。从第9小节开始,这些能量借助不断上升的、短暂转向G大调的旋律音高以及ff的力度得以部分释放、产生了激昂感,但又随即被回归的e小调扑灭,表现出对东北沦陷的悲愤之情。
第三种形式是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音乐创作。“九一八”东北沦陷后,日本加深了对全国范围的侵略,震动了全国各阶层的人民群众,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群众性救亡运动。以聂耳、冼星海、吕骥、张曙、麦新为代表的音乐家们迅速建立左翼音乐组织,成立名为“苏联之友社”的音乐小组,开展对革命群众歌曲创作的研习。这些作曲家非常重视音乐的民族风格和艺术形式的创新。比如聂耳为表现出革命斗争精神,大胆突破传统歌曲“4+4”或“8+8”的方整结构,创造性地探索出以短小动机乐句为基础的发展原则,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义勇军进行曲》。通过附点节奏表现行进与战斗场面,以弱起节奏烘托呼喊、号召的激动情绪。在富于动力和节奏感的同时,达到紧张与统一的效果。
冼星海同样是左翼音乐运动的代表人物。他自法国深造回国后就投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创作了大量群众歌曲和爱国歌曲,全面深刻地反映出战争年代人民悲苦的生活环境,坚决的斗争意念,以及丰富的内心世界。《黄河大合唱》作为其最杰出、影响最大的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赞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以及必将取得最终胜利的决心。整部作品“基本建立在三个基本主题上:即《黄河船夫曲》《保卫黄河》的主题(象征着斗争和力量),《黄河颂》的主题(象征着我们民族精神的宽广崇高和自由奔放),和《黄水谣》的后半部、《黄河怨》的主题(象征着中国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以及《怒吼吧,黄河》的两个对比性的主题(表现中国人民苦难,以及坚强不屈的性格和对最后胜利的信心)”。2其中第二乐章《黄河颂》极富特色。若依照歌词的意义来划分,作品可以分为两段。第一段从开头至“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是对黄河地理位置及自然景色的描绘。第二段包含三个“啊!黄河”,是对黄河所代表的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精神伟大坚强的赞美和崇拜。冼星海在音乐结构的布局过程中明显遵循了词作者的本意—在第31-38小节写作了间奏将歌词上下两段进行了有效分离。但作曲家并不满足,为了进一步强调和赞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他从第72小节开始回归使用宽广的4/4拍对黄河宏大气势进行了强调,同时使用更加激烈、密集的唱词来凸显激动崇拜情绪,使其在音乐性上足够独立成为一个新的段落。这种三段式的写法除了让听众的情绪得到进一步的调动以外,更重要的作用是在节拍回归和乐段结构比例保持均衡中稳定全曲的音响结构。
第四种形式是新中国成立后歌咏劳动、生活的颂歌。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艰苦的奋斗,实现了让全国人民过上了当家做主的梦想,迎来了改革開放的新时代。与此同时,大量以音乐为载体,歌颂祖国和新生活的歌曲不断涌现。如《在希望的田野上》《走进新时代》《好日子》《我为祖国献石油》《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我和我的祖国》等耳熟能详的作品。这些歌曲韵律轻快,不再拘泥于革命年代2/4拍或4/4拍的进行曲或战斗风格,经常采用三拍子圆舞曲的节奏,旋律抒情活泼,歌词清新易懂,表现出新时代人民安居乐业的喜悦之情。
由上可见,无论是描绘革命探索、宣传抗日救亡还是赞颂幸福生活,这些颂歌在各自的时代总是时刻贴近着人民群众的内心,鼓舞着人民群众的士气,引导着人民群众奋进。然而我们必须注意的是,时至今日,随着世界多元文化冲击的日益加剧,各种意识、资讯的不断入侵,这些经典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内在民族精神的传承的确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在此,我们就不仅需要重省红色音乐重要的历史价值,更应该思考当下应当如何进一步传承红色音乐的形式,并继承和发扬红色音乐的精神。
笔者认为,要想强化红色音乐的当代价值,除了继续大力推进当代红色音乐创作之外,最切实有效的方式是在音乐教育上方式拓展与内容强化。教育部曾在2019年发布的教体艺〔2019〕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3音乐教育作为美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接受与欣赏的同时,能够丰富内心感受,启迪智慧灵感,唤醒人性感知。因此,将红色音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将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针对红色音乐融入学生教育的具体路径,笔者试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充分挖掘创作背景。红色音乐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历史条件,若只是直白地灌输未免显得枯燥,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若是能带领学生了解、追溯作品背后的产生经过,无疑能够加深学生对音乐的印象。比如贺绿汀的《游击队歌》,不同于大部分革命歌曲的悲壮激昂,它的曲调轻松活泼,如阳光一般鼓舞气势,坚定着对抗战必胜的决心。此时的贺绿汀参加了“上海文艺界抗日救亡演剧一队”,赴前线宣传抗日。当与队员到达山西临汾时,遇到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和抗战名将彭雪峰。两位将领向他介绍了游击战打法,更自豪地表示新组建的炮兵团原本没有炮,全是靠打游击战拿下的日本部队战利品。这一细节触发了贺绿汀的创作灵感,于是洋溢着乐观明朗情绪的《游击队歌》便应运而生,传遍中国。其实,在介绍创作背景的同时,也可以简单介绍游击战的打法,不仅使同学们身临其境般地掌握当时的战况与局势打法,更能激发出他们心系国家,胸怀崇高理想的信念。
第二,创排创编红色经典。红色音乐传承方式应该多样,更应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作为美育教育的主体,可以在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改编与创排,以“讲、演、唱”结合的方式,使红色经典更加贴合学生的审美标准,激发他们学习红色音乐的兴趣。当时受时代所限,大部分的红色音乐多为歌曲体裁。为了提高不同音乐专业学生的参与度,可以将部分歌曲改编成器乐演奏。如将吕骥的男生独唱曲《保卫马德里》改编成圆号独奏。将黄自的合唱曲《旗正飘飘》改编成管乐合奏等。
第三,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20世纪30年代,受左翼文学、音乐和戏剧运动的影响,话剧、电影艺术繁荣发展。贺绿汀、聂耳等一众爱国作曲家纷纷为当红戏剧作品配乐,也产生了诸多红色经典音乐。因此在当下,我们应考虑不再局限于音乐本身,而是大胆地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比如重新创排经典街头话剧《放下你的鞭子》。该剧讲述了“九一八事变”以后,从中国东北沦陷区逃出来的一对父女在抗战期间流离失所、以卖唱为生的故事。剧本运用街头卖艺形式演出,演员与观众打成一片,借以揭露“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残暴统治下的悲惨遭遇,使观众认识到必须团结抗日才有生路。其中女儿在卖唱过程中,如泣如诉演唱的《新编九·一八小调》,是吕骥的代表作品。歌曲旋律委婉动人,作曲家特别采用民间小调的形式,使普通群众易于接受。在话剧创排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学生如穿越时空般感受当时底层人民的疾苦,更可利用此剧原本街头卖艺的演出形式,结合当下流行的“快闪”行为艺术,扩大红色文化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
第四,与音乐基础课程结合。通过笔者前文对红色音乐发展阶段的梳理可知,许多经典融入了作曲家的心血,是值得后人反复推敲的作品。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众多有海外留学经历的音乐家们纷纷回国,在革命歌曲的创作中,广泛运用西方作曲技法,同时兼具中国民间音乐特色,产生中西合璧的独特效果。和声、曲式、调性的布局同样也是某些情绪情感的对比与烘托。比如贺绿汀的《嘉陵江上》,寄托了作曲家对失去东北三省的怀念,表达了对侵略者的痛恨。作品以缓慢肃穆的速度衬托了人民失去家园土地的伤痛情绪,用不稳定的三拍子来表现颠沛流离的状态。音乐开头为b小调,间奏部分转至e小调,后回归原调。小调的使用始终是悲伤的基调。在和声写作方面,作曲家运用大量副三和弦,不仅丰富了下属功能组增强了变格进行的多元变化,还在乐曲各处乐句中多次利用小调VI-III的进行代替了大调的正格进行,在不经意间让乐曲色彩由暗转明,下定了收复河山的必胜决心。另外半音化和声进行在这首乐曲中也有巧妙运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14、21小节出现了#e-g-b-d这个和弦。根据和声分析,这个离调和弦应当被标记为b小调VII7b3/V,但从听觉上来说它又是一个等用于g-b-d-f的大小七和弦即C大调的属七和弦,从而在忧伤的情绪中加剧了坚定的力量。通过对这部作品调性与和声的分析不仅巩固了学生的音乐专业基础课学习成果,更能体会出红色音乐作曲家创作的独具匠心。
综上所述,蕴含伟大基因的红色音乐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写照,是时代先进精神的凝聚,是民族繁荣复兴的动力。在新时期里,红色音乐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继续扮演重要角色。为此,我们仍应不断思考红色音乐的继承与传播问题,在教育教学中与时俱进地探索更加多元的、贴近受众的有效载体,为红色精神的当代传递建筑深远畅达的路径。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162.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273.
白雪峰.新时代高校音乐美育的功能浅析[J].北方音乐.2020(2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