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播期钵苗摆秧机插对早稻的影响

2021-07-09张仙平江立斌王琴霞王宏辉赵益福朱伟君秦叶波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钵苗历期温岭市

张仙平,江立斌,王琴霞,王宏辉,赵益福,朱伟君,秦叶波

(1.温岭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浙江 温岭 317500;2.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杭州 310020)

钵苗摆秧机插技术采用钵苗育秧,秧苗素质好,摆秧机插无植伤,返青期短,因此,在早稻生产上广泛应用[1-3]。2017年温岭市在浙江省首次引进钵苗机插全套设备,并开展相关配套技术研究,现将不同播期钵苗摆秧机插对早稻生产影响试验的总结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于2020年在温岭市箬横镇东浦农场进行,土壤pH6.7,水解性氮110 mg·kg-1,有效磷39.5 mg·kg-1,速效钾323 mg·kg-1,有机质20.5 g·kg-1,水溶性盐总量1.2 g·kg-1。前茬西兰花。

插秧机为常州亚美柯公司的高速钵苗插秧机2ZB-6AK,秧盘用该公司的D448P钵苗育秧盘。供试水稻品种为中早39。

1.2 处理设计

试验设6个播期处理,分别于2月26日、3月2日、3月7日、3月12日、3月17日、3月22日播种。667 m2播种量3 kg,采用设施大棚全基质旱育秧,秧龄30日。大田种植各处理面积333.5 m2,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行株距28 cm×12 cm,大田肥水管理参照高产栽培措施。试验于3月28日遭遇冷空气。

1.3 考查项目

考查各处理秧苗素质、生育进程、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使用SPSS17软件进行方差分析、SSR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秧苗素质

由表1可知,随着播期的推迟气温升高,出苗历期、三叶历期明显缩短,出苗率、落田苗明显提高。应用设施大棚育秧将早稻播期提前到2月底3月初是可行的,但出苗率在50%左右,要适当提高播种量,防止大田落田苗不足。3月中下旬是早稻的适宜播期,应抓住冷尾暖头适期播种。提高出苗率、保证落田苗是关键,如遇冷空气,会导致出苗率直线下降、三叶历期延长、生长缓慢,但由于钵苗育秧采用穴播,不会导致立枯病等大面积蔓延,虽然出苗率下降,空穴率却并不高,只要适当延长秧龄提高秧苗素质,仍能保障生产需要。

表1 不同播种期早稻秧苗素质表现

2.2 生育期

由表2、表3可知,播期对成熟期影响较大,2月26日播种的秧苗成熟期为7月20日,比3月22日的处理提前7 d。实际生产中应根据连作晚稻茬口需要合理安排早稻播期。播期对全生育期、移栽至幼穗分化历期影响达极显著,随着播期的提前,全生育期延长最长达18 d、移栽至幼穗分化历期延长最长达16.3 d。播期对幼穗分化至成熟历期(生殖生长期)有显著影响,播期早生殖生长期延长,播期迟生殖生长期缩短。播期对齐穗-成熟历期未达极显著,说明水稻结实期生长时间比较稳定,不受播期影响。播期对有效分蘖历期有显著影响,播期提前有效分蘖历期延长。钵苗摆秧机插的优势是秧苗素质好,返青期短,应用在早稻上,特别是播期提早的情况下,返青期短的技术优势无法体现,但秧苗素质好抗逆性强,能充分体现,2月26日播种,在3月27日移栽后遭遇冷空气导致僵苗,返青期长达13 d,但依然能够正常生长没有死亡。

表2 不同播种期早稻生育期表现

表3 不同播种期对早稻生育历期的影响

2.3 茎蘖动态

由表4可知,播期对最高苗、成穗率影响较小,除了2月26日播种的处理显著差于其他5个处理外,其他处理间未有显著差异。播期对有效穗影响未表现规律性变化。

表4 不同播种期早稻茎蘖动态表现

2.4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由表5可知,水稻产量3月12日、3月7日与3月17日、3月22日播种的有极显著差异,2月26日与3月17日、3月22日播种的有显著差异。3月12日、3月7日播种的产量最高,是适宜播期,播期延后产量明显降低,播期提前不能带来增产。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播期不同对株高、千粒重、含水率没有表现显著差异,产量的差异主要取决于有效穗和每穗实粒数。

表5 不同播种期早稻的产量及其构成因子表现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早稻生产中,应用钵苗摆秧机插技术将播期提前到2月底3月初、成熟期提前到7月20日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要适当提高播种量,防止落田苗不足;钵苗育秧秧苗素质好、抗逆性强、更能保障生产需要;3月7—12日是最佳播期,此期播种的水稻产量最高、熟期合适,播期延后产量明显降低,播期提前不能带来增产优势。

猜你喜欢

钵苗历期温岭市
13个新选水稻不育系播始历期配合力分析
塔河地区钻天柳营养钵苗生长情况分析
水稻钵苗移栽直立度试验研究
水稻气力有序抛栽钵苗运动过程研究
基于钵苗运动动力学模型的鸭嘴式移栽机结构优化
穿靴子的蜘蛛
洗手帕
湖南省2016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下)
棉铃虫发育历期的地理变异
政协协商纳入地方党委决策程序的制度创新——基于温岭市专题政治协商的实证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