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宣教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2021-07-09阴爱华陆信燕张爱梅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2021年12期
关键词:总分直肠癌出院

阴爱华,陆信燕,张爱梅

(南通瑞慈医院 1.肿瘤科;2.普外科;3.护理部,江苏 南通,226010)

临床上治疗结直肠癌首选外科手术治疗及辅助化学药物治疗,且术后并发症护理、生活及饮食干预等对患者的预后康复极为重要[1]。临床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进行常规健康宣教,但在其出院后缺乏专业指导,宣教内容会随着时间延长逐渐被遗忘,导致患者的自护能力下降、遵医行为较差[2]。目前,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宣教已广泛应用于护理教学、康复管理等领域,其具有互动性强、可持续性传播的特点,该宣教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3]。本研究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宣教进行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经南通瑞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以南通瑞慈医院于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8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 确诊为结直肠癌[4],拟行手术治疗;② 沟通、理解能力正常;③ 预测总生存时间>6个月;④ 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和微信;⑤ 患者及其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 既往有精神系统疾病史;② 合并其他脏器恶性病变;③ 依从性差。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2组的基线资料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常规健康宣教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宣教,干预时间为出院后6个月。① 基础宣教:出院前1 d,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基础知识、自我护理、饮食及生活干预、日常注意事项等内容,并发放健康宣教手册。② 院外指导:出院后每月进行1次电话随访,并及时予以指导,嘱咐患者定期复诊就医。

1.2.2 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宣教 观察组患者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宣教,干预时间为出院后6个月。

1.2.2.1 制定方案 ① 组建健康宣教小组:健康宣教小组由1名肿瘤专科医师、1名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和5名护师组成。小组成员系统性地学习健康宣教内容,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制定方案内容。② 小组成员职责分配:肿瘤专科医师负责患者的用药指导、并发症评估与指导;副主任护师整合资源,包括记录整理头脑风暴的内容,查询既往基于微信、新媒体或互联网形式的健康宣教资料;主管护师监督健康宣教计划的执行、实施;护师实施具体的计划。

1.2.2.2 评估阶段 出院前1 d,护师通过查询患者的病历资料,以及与患者沟通,了解其病史、文化程度、饮食习惯和心理状态等情况,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自我护理能力等,并为其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1.2.2.3 实施健康宣教 ① 出院前,向患者发放院外健康管理手册,内容包括结直肠癌定义、危险因素和术后护理方法等,并要求患者在出院后书写健康监测日记,记录用药、康复锻炼等。② 建立微信群,群名设置为“康馨家园”,健康宣教小组成员及患者、家属均入群,设置好备注,患者及其家属可在群内提问并分享感想。分别于每周周三、周五推送疾病和护理相关知识,形式不限于视频、图片。每周日由肿瘤专科医师在群内授课,讲解结肠癌的病情自查、康复训练、饮食管理及并发症护理等。

1.2.2.4 随访管理 出院后每隔2周进行1次电话或微信随访,再次向患者强调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并给予其心理疏导,嘱咐患者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

① 于出院前1 d、出院后6个月应用癌症知识需求量表[5]评价患者的癌症知识掌握情况,包括用药和康复需求等4个维度,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1~4分,总分20~8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对癌症知识需求越大、知识掌握越差。② 于出院前1 d、出院后6个月应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6]评价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该量表包含健康知识水平等4个维度,为5级评分,总分为172分,得分与自我护理能力呈正相关。③ 于出院前1 d、出院后6个月应用遵医行为调查问卷[7]评估患者的遵医行为,包括用药、饮食等4个方面,采用1~3分的3级评分法,总分范围26~78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遵医行为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癌症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出院前,2组的癌症知识需求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出院后6个月,2组的用药、心理、技术和康复需求评分及总分均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癌症知识需求量表评分比较分)

2.2 2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出院前,2组的ESCA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出院后6个月,2组的ESCA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ESCA评分比较分)

2.3 2组遵医行为比较

出院前,2组的遵医行为各项评分及总分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出院后6个月,2组的用药、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评分及总分均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表4 2组遵医行为比较分)

3 讨论

根治性手术是结直肠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术后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对其预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常采取常规健康宣教,出院后虽可通过电话随访,但信息传递缺乏系统性,对出院后的护理指导效果不佳,导致患者的遵医行为较差,故拓展院外健康教育的新渠道很有必要[8]。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宣教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及时、规范地向患者普及疾病、护理知识,或能改善其遵医行为,提高其自护能力,从而加速术后康复[9]。

本研究结果发现,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的癌症知识需求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表明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宣教可提升结直肠癌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水平,与张利群等[10]的研究结果相符。这是因为基于微信平台可在院外实施延续性的健康宣教,先组建健康宣教小组,再评估患者对结直肠癌知识的整体认知水平,通过健康管理手册、微信群内授课及定期推送疾病知识等多元化的方式传递信息,侧重于用药、饮食、运动及并发症护理等知识的宣教,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本研究中,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的ESCA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该宣教方法还可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经分析,这种院内延续到院外的健康宣教模式一方面在患者回归家庭后持续对其进行宣教、随访和指导,能够确保其获得全面、科学的疾病与护理知识,在帮助患者掌握用药、护理和康复等相关知识的同时提升其健康信念,调动其自我护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可通过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来系统化地指导患者的术后护理,并将这些内容以图片、视频或文字等形式更为直观且人性化地传递给患者,有助于强化患者的自我照护技能。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的遵医行为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与周红等[11]的研究结果相似,表明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宣教可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遵医行为。这是由于,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宣教具有延续、及时、共享的特点,患者对疾病的学习不受限于时间与空间,弥补了传统健康宣教的不足,持续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善其遵医行为。此外,该宣教模式不仅能起到督促和提醒患者定时服药、规范护理及合理饮食的作用,还能为患者解答疑问,提供专业指导,调动并激发其遵医行为的主动性,同时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遵医行为情况,及时给予其针对性的指导。

综上所述,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宣教可增加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了解,还可提高其遵医行为和自我护理能力,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总分直肠癌出院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第五回 痊愈出院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