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公众媒介信息接触、风险认知及应对策略
2021-07-09◎杨倩
◎杨 倩
庚子年伊始,新冠肺炎暴发,是全球性的一次大灾难,几乎已经席卷世界的每个角落,其蔓延广度和危害程度前所未有。一方面对人类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另一方面对世界民众心理、国际合作、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造成不同层次的危害,迫使人们开始重新评估新型肺炎,以及重新反思全球秩序的未来图景和走向。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Friedman)是《世界是平的》的作者,他在《纽约时报》专栏文章提出,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全球秩序的“新历史分水岭”并将世界历史划分为“前新冠时代”(Before Corona)和“后新冠时代”(After Corona)两个阶段。后新冠疫情时代,并不是我们原来想象中的疫情完全消失、一切恢复如前的状况,而是疫情随时都可能小规模暴发甚至大规模暴发,对全球各方面都产生深远影响。亚当·图兹(2020)断言,“最糟糕的时刻才刚刚开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社会公共环境的变化充满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每一个人都处于焦虑与不安之中。截至2021年5月11日晚,世卫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58551526例,死亡病例3296855例。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应用多级抽样法,从研究者微信好友中选取不同地区、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不一的50名研究对象作为一级单元,再由一级单元转发给各自好友、微信群或朋友圈,形成二级单元,以此类推,形成多级研究单元。
(二)研究工具
1.一般资料
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居住地等。
2.问卷收集方法
调查时间为2021年4月25日—5月7日,虽然此阶段已经不处于疫情暴发期,但是由于2019-2020的全面防疫,对公众的出行计划进行了规制,而在2021疫情放缓之际,趁着五一节假日的到来,在五一前后的这段时间,公众会特别留意新冠疫情的最新数据,为出行做好准备工作,笔者通过问卷星发放问卷,被调查者通过网络填写,利用问卷星后台回收问卷,剔除答题时间<150s的问卷。
三、调查结果
(一)调查对象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对调查对象年龄没有严格限制,通过“微信”APP进行转发的方式进行,增加了数据来源的广泛性和未知性,但受研究者个人背景及其社交网络的影响,难免造成收集数据的偏性分布,在整理网络调查收数据时,共收取有效问卷200份。在18-70岁以上均收到答卷,其年龄主要集中在18-40岁(110人),占总问卷人数的55%,其中在18-25共有70人(35%),在31-40岁共有40人(20%),平均年龄34岁;男性83人(41.5%),女性117人(58.5%);城镇128人(64%),农村72人(36%);小学及初中25人(1.25%),高中及中专14人(7%),大专11人(5.5%),本科及以上150人(75%)。
(二)调查数据与发现
1.在公众选择传播渠道方面,呈多元化趋势
随着网络信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趋势,公众选择信息的传播渠道也逐渐多元化,在使用与满足理论中谈到,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如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受众对媒介的使用。新冠肺炎信息与用户自身利益高度关联,使得个体信息传播极为活跃,但公众对疫情风险的认知受信息来源的影响,大多数公众对疫情的了解都不是来自直接经验,而是通过各种传播渠道来了解。
在后疫情时代,虽然公众不会向疫情高暴发期间时时刻刻盯着疫情数据,但是当新闻中出现北京、石家庄、美国、老挝、印度等疫情新闻时,公众还是会时不时浏览疫情信息,并导致自己的主观情绪受到波动。在问卷调查中,公众在新冠肺炎疫情获取渠道问题上,通过人际传播渠道获取信息的选项被选择97次,通过大众传播渠道获取信息的选项被选择162次,而通过网络传播渠道获取信息的被选择497次。网络传播渠道已经逐渐变成了主要传播阵地,特别是微信、微博、新闻资讯类APP。其中微信被选择145次,新闻资讯类APP被选择106次,微博被选择86次,而大众传播渠道中的电视传播被选择118次。可见,每个人选择接受信息的渠道都存在差异,呈现多元化趋势,虽新媒体平台占绝对优势,但传统媒体也没有真正的消亡,在重大新闻事件中,需要移动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共同合作,将疫情信息传递到“最后一公里”,实现新媒时效性和传统媒体权威性之间的互补性。
2.在公众新冠疫情风险认知方面,风险意识普遍较低且存在乐观偏差
在后疫情时代,新冠疫情可谓人人皆知,在新冠疫情风险认知问题上,90%的公众对新冠疫情的易感人群、传播途径、传播渠道及预防措施可谓了如指掌,但由于新冠疫情存在时间已久,自己及周围亲朋好友并未感染新冠肺炎,便在心理上出现懈怠情绪,认为风险不会降临在自己身上,存在明显的乐观偏差。在公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风险认知的问题上,据问卷显示,在日常出行中仅仅只有10人5%的人选择出门一定戴口罩,尽量少去人多且封闭的场所,在五一节假上,90人占问卷总数45%的人选择按要求佩戴口罩,其余均选择除非有强制要求,否则不会主动佩戴口罩。在是否支持国家政府等相关部门一如既往及时公开确诊信息及出行轨迹的问题中,有192人占问卷总数96%的人选择支持,但有7个人选择保持中立态度,而仅有1人选择反对信息公开。可见,在个人风险认知方面,风险意识普遍较低且存在乐观偏差,但在信息公开方面,大多数公众都希望在保证个人隐私的情况下,信息尽量做到全覆盖。
3.在公众应对疫情行为方面,防御意识下降且接种疫苗意愿不强烈
央视网报道五一2.65亿人次出行,在公众应对疫情采取的行为措施方面,在是否会去人多的旅游景点的问题上,14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70%的人会选择去;在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问题上,选择火车出行的占45%,高铁占30%,飞机占15%,其他占10%,可见公众的防疫意识缺少了疫情高发期时足不出户的自觉,防御意识有所下降,这与疫情长期存在,公众渐渐不会被疫情的所完全影响,开始逐步考虑恢复正常的出行及旅游计划有关;而在是否会选择接种新冠疫苗问题上,35%的公众会选择接种疫苗,55%的公众选择不接种,其具体原因多为担心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与Wang等研究结果一致。20%的公众选择先观察他人的接种效果后再决定是否接种,与Harapan H等研究结果一致。而这些数据中其中男性不接种(60%)的可能性高于女性(40%),导致性别差异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女性自我风险意识高于男性,且更关注自身健康,另一方面可能是接种意愿存在城乡差异,城镇接种率(70%)高于农村(30%),由于农村公众对疫苗了解较少,且疫苗普及率低。
四、路径探析
后疫情时代,传播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主体更加多元,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传播困境。只有政府、主流媒体、意见领袖、公众等共同携起手来应对,全球疫情才能真正有效控制。
(一)政府:打造疫情信息公开平台,建构良好政府形象
政府疫情决策与民众日常生活和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众对政府的舆论态度,在新媒体环境下,政府能否抓住机遇,树立良好形象至关重要,政府需充分利用新旧媒体平台,及时传播疫情信息。要避免“套话”“官话”等敷衍式回答,要着力构建政府、媒体、公众多向沟通的常态化防疫机制,通过持续有效的对话增进互信与共识,重新建构后疫情时代良性的信息传播秩序。除此之外,对于部分境外势力、媒体妖魔化中国的抗疫工作、对中国无端指责,在国际舆论中多次提出“反华论”“阴谋论”,在这种复杂的国际背景下,我国政府及外交部相关发言人回应了疫情信息的疑点和并表明了大国担当的态度,充分抵御了后疫情时代国际负面舆论的冲击,也让公众深刻感受到身在中国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在后疫情时代,要时刻谨记疫苗接种是限制传染病传播的最常规和有效策略之一,截至2021年5月11日,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269.7万剂次,经及时的追踪观察,显示国产新冠灭活疫苗安全性良好,但仍有约62%的人未接种。相关政府部门应做好积极而充分的应对措施,高效、公平、公正地推动疫苗的推广和预防接种。在疫苗接种中,除了考虑劝说策略,还要考虑说服效果,避免二元对立的思维,避免以传者为中心的行政命令范式。政府可针对高风险人群设立宣传主题并结合社会各方力量,不断增强公众对新冠疫苗接种的信心,鼓励更多的人积极接种疫苗,除此之外也要提醒接种疫苗并不能真正做到100%抵制病毒,建议公众接种疫苗之后应继续按要求戴口罩、勤洗手以及保持安全距离等好的生活习惯。
(二)主流媒体:落实建设性新闻,增强公众防疫信心
主流媒体并非信息源的传声筒,而是新闻的把关人和公众利益的社会守望者。主流媒体在此次疫情的大多数信息发布中,巧妙使用多媒体手段、创新报道形式、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发布信息,赢得了用户较高的信任,成为了稳定社会公众情绪的解压阀,但在双黄连、金银花等事件中出现错乱,造成了公众的恐慌。在后疫情时代,专业媒体要吸取教训,注重冷静、多元的新闻叙事,提升权威信息的到达率和渗透率,要避免“信息疫情”和“信息失序”带来的次生灾害。
主流媒体要利用建设性新闻的优势,增强公众阅读的积极感受,媒体机构要在新闻中提供潜在的解决方案,不只是增强公众的知识和自我效能感,而且还可增加参与改进社会问题的意愿,加强建设性专栏。可设置四个专栏对公众进行疫情心理梳缓:一是描述疫情的遏制情况抖音世界的“新媒体仪式”;二是分享疫情中体现关怀和同情故事的新闻;三是介绍应对和措施类的新闻;四是恢复和重建,以持续动态性的报道向公众传输国内外疫情正在恢复和消解。通过为公众制造“疫情是可控的”“他人正在提供帮助”“问题正在解决”“疫情正在恢复”等新的认知元素,体现全球上下共同抵御“疫情威胁”元素带来的失调,进而达到缓解公众压力和增强公众防疫信心的目的。
(三)公众:增强媒介素养,提高应对新冠疫情的知信行能力
在后疫情时代,公众是谣言的易感人群,流言止于公开,恐慌止于科学。公众由于文化水平层次不齐,接受信息的能力也是因人而异,公众要在面对信息时,增强辨别信息的能力,增强自身的媒介素养。除此之外,在问卷中显示,公众应对新冠肺炎的情况不容乐观。在常态化防疫期间,公众要积极主动持续关注健康风险知识,增强疫情防控信念,加强个人防疫细节进而落实防疫行动。家庭成员之间要打破代际鸿沟,年轻一代向老一辈进行文化反哺,实现社会的“最大公约数”的认知群体,达成必要的社会共识。每个人都应该让自己转变为身边人的知识明灯和行动指南,充分运用“六度分割理论”,向身边人传递最真实的信息,采取最正确的方法进行防疫,只有每个公众都自觉地做到正确防疫,疫情也会如弹簧你强它就弱,慢慢消散。
(四)意见领袖:建设梯形人才队伍,为公众注入“信任疫苗”
张文宏医生说:“我们不知道下一次病毒全球大暴发的时间,但是它一定会来。”人才是任何学术和科研领域最重要的资源,要善用健康传播意见领袖群体。在此次新冠疫情事件中,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张文宏教授等发表的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信息,具有很高的专业性和公信力。健康传播机构应当以医学专业意见领袖、公共意见领袖和“草根”意见领袖为节点建立三类、多级社会关系网。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高级健康传播人才培养,创建专门性科研机构,吸纳不同的专业人才加入,建设梯形人才队伍。让专业人士、富有公信力的公众人物站在前台,为公众的恐慌情绪注入“信任疫苗”。
(五)国际合作:打破视域突围,夯实命运共同体意识
在全球化的21世纪,世界上只要有一个地方出现风吹草动,地球上其他国家和地区都很难做到高枕无忧,独善其身,人类社会已经连成了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疾病无国籍、无国界,重大传染病是全人类的敌人。我们不仅要重视国际之间专业机构科普合作,消除各个国家不同人群对疫情的误解和盲目恐慌;还应该在每个国家专门防疫网站设立不同语种的新冠肺炎科普知识和在疫情中战胜新冠疫情的事迹,提高公众战胜新冠疫情的信心。此外,还应适时推动国内外同行合作在国外有影响力的业界和学界专业文章,加强与国内外疫情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不可能靠单枪匹马,要坚持走团结合作、携手相助战胜疫情之路,早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目标。
结语
本研究采用网络调查,有效保证调查的时效,样本中每个学历段和年龄段的都有涉及,通过本次调研可以窥见不同人群在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时,采用不同的传播渠道来了解新冠疫情的知识、态度并采取行为等内容,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基本情况,但受本次问卷样本数量和取样方法的限制,再加上时间、地域的限制,调查结果仅能反映部分公众对COVID-19的情况,在后期需扩大样本量和调查范围,使结果更具代表性和全面性。在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下,如何走出困境,开启健康传播的新时代,将依然是健康传播研究的重要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