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有效辅导高中思想政治学困生的策略

2021-07-08刘亚琴

教育·读写生活 2021年3期
关键词:笔记学困生知识点

刘亚琴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困生”一直是个难题。“学困生”主要是指一些在知识积累、理解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不能达到学习要求,需要通过一些措施或方法来获取帮助的学生。学困生的表现各有不同,有的自由散漫,有的懒惰贪玩,有的狂傲不羁。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注意听讲,学习动力不足,自控能力差。有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学科的内容主要是一些缺乏吸引力的空洞理论,而且很多内容需要背诵记忆,因而产生畏难情绪,久而久之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这部分学生便成了思想政治学科的学困生。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根据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和学困生不同的表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思想政治学习方法不得当。这是学困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经常为了完成老师的检查应付了事,做事拖拖拉拉,对一些知识点死记硬背,不能融会贯通。这部分学生自控能力不强,意志不够坚定,主观能动性不够,学习习惯较差,不能掌握思想政治学习的方法,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不愿与老师、同学交流,这些都妨碍他们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方法。

2.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一些思想政治学困生的其他学科成绩在班里处于中上等水平,思想政治学习却很差劲。这是因为思想政治与其他学科不同,其知识点多、跨度大、涉及面广、现实性也比较强,很多知识点需要学生灵活运用。对教师讲的一些知识点,学生好像什么都懂,但是到考试的时候却不能正确解答问题。思想政治教材中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这是每个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是以思想政治为素质基础的,另外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则是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指导。学生只有通过系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才能正确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感受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学困生受家庭和社会影响。教育离不开家庭,家庭是学生的生存环境,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也是每个学生的第一所学校。每个学生都能从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获得与其他人不同的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行为习惯、处事能力等。不少学生迫于父母的压力而被动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与家长缺少沟通。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具有永恒性,学生的教育离不开社会,社会的进步需要个人的发展教育。但是一些学生受到游戏、网吧、不良视频等影响,造成了厌学。

4.不正确的教学方法也会导致学困生的产生。一些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不到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制约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片面地注重成绩,使得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而且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些互动只停留在形式上,不能深入了解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还有多少内容不清楚等。久而久之,就导致了学困生的出现。

教师要想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有效地辅导学困生,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可以从以下几点让学困生在学习中“脱困”。

一、给予学困生足够的尊重与信任,让他们重拾自信

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困生少一点歧视,多一点鼓励;少一点粗暴,多一点宽容。对学困生的要求低一点,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爱心、期望以及尊重。美国教育家卡耐基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让学困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欣赏他们的个性,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学困生对思想政治的学习感兴趣了,学习自然能够进步,进步自然得到肯定,长期坚持就能形成良性循环。

二、优化思想政治教学过程,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1.备课之前,我们首先要钻研教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材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中介,教师通过教材指引学生,学生通过教材获得知识。新教材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编写的,语言比较简洁、精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另外新教材还具有高度的可探究性和实践性,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学生厘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把知识点串联起来。教师要明确学困生对教材理解的难点在哪里,哪些地方容易出现错误,在备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和分析,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注重对学困生的转化。

2.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喜好开展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比如,采用接力或抢答的方式让学生回答问题。新课改的重要方向就是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把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转变为以启发、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来学,自己找出知识点,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从被动地接受变成主动地学习。另外,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设置成阶梯式,分解难点,在以前的基础上拓展,让学生在回忆旧知识的同时学习新知识,这样可以让学困生复习旧知识,弥补他们的欠缺。同时可以请学困生回答一些较简单的问题,重视他们的信息反馈,根据他们回答问题时的表现和肢体语言,及时地发现问题。在不影响讲课的前提下,适当调整讲课的节奏,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调动其积极性。对于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课堂上可以对学困生进行检查,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并督促他们弥补不足。进行课内练习时,更多提问学困生,特别是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主动给予帮助,重建学困生的信心。

3.下课之后可以先检查学困生的课堂笔记。课堂笔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记录到本子上的重要知识点,主要用于复习。一般情况下,一课堂40分钟,学生可能只能记住75%的内容,24小时或者48小时之后可能只记得10%,而学困生所记的内容可能更少。课堂笔记恰好能弥补这点不足,学生可以通过课堂笔记来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学困生的课堂笔记肯定是“惨不忍睹”的,教师要给他们“提要求、定标准”,让他们利用教材记好课堂笔记,圈出相应的知识点;在课堂上留出时间,及时地记下需要记录的知识点;此外还可以根据板书记下重要的知识点。学困生在学习中基础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性差,因此课堂笔记的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尤为重要,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查漏补缺。教师针对学困生的课后作业可以适当地区别对待,从难易程度上来照顾他们,可以要求学困生只做基础题,抓住重点;对于学习中的难点,可以在他们基础比较扎实的情况下循序渐进。教师可在学困生作业中错误的地方注明原因,加以订正,下次课堂上可以再次提问。教师对于学困生的点滴进步要给予充分的肯定,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

三、互联互通,互相帮助

生活并非想象中那么完美,父母的辛勞学生不一定能够体会,教师要经常与学困生的家长沟通,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在给予学生肯定的同时,提出不足之处,指出努力方向。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学校,教师应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处于双向的学习环境中。尤其对学困生来说更是如此,教师要及时地将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学困生的情况跟家长沟通,指出存在的问题,共同想办法、添举措,用宽容的态度平等地与学困生交流,一同制订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标,让他们在教师和家长的见证下进步。另外可以让学困生跟同班思想政治学习优秀的学生互结对子,形成“一帮一”。一个团结友爱的班级能让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倍增,“一帮一”的受益者并非只有学困生,受益的是双方,甚至是全班同学。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又能达到合作与交流,增强培优补差的效果。

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重任,把握好方向,认清自己的责任,才能健康、安全地前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辅导学困生需要持之以恒,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让其对思想政治学习感兴趣,因势利导,促使学困生不断进步,给他们更多的诚心、爱心、耐心,助其早日“脱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自己人生的赢家,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猜你喜欢

笔记学困生知识点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知识点自测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我的自然笔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