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的路径探索

2021-07-08汤英

教育·读写生活 2021年3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模式课程

汤英

生本教育思想是将学生看作课堂主体、老师为其提供帮助、处理难题的一种教学观念,有老师“服务”于学生的特征。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把本属于生物课程的价值变得模糊不清,学生不能从更为深入、更为专业的角度了解生物课程的价值,这对热爱探索未知事情的学生而言就是极大的讽刺。教育工作者要清楚了解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不再只是把生本教育思想局限在生物课程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采取准确的方法体验生物课程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进而使学生取得整体发展,加快素质教育进展。

一、生本教育的概念

生本教育属于最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种教学观念,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各种弊端,最明显的优点是在课堂上调整了学生的位置,使学生变成课堂的中心,在教学中自主展开课题研究与小组内部知识协作共享。这些方法和原來的教育有着明显的不同,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是教师讲解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这也是为何部分教师已经讲述了许多次,学生依旧无法理解的主因。由于生本教育的推广实行,学生对生物课程的态度有了明显变化。生本教育是国家针对学生教育的关键模式,其教育原则就是使学生踊跃投入课堂教学中,真正学会而且掌握初中生物内容。

二、初中生物课程教学问题

(一)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热情普遍较低

因为生物课程在初中生心里的地位一般是“副课”,他们觉得生物课程自己拿一点时间在课后背诵就行了,不用在课堂上仔细听讲,若把时间花在生物课堂上,对学生而言就像是浪费时间,不如将学习时间用于那些所谓的主课程上,似乎可以更加合理有效。还有的学生根本不喜欢生物课程,使得其学习生物的热情较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整体水平。

(二)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频率不高

原来,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下面只用做笔记跟着教师讲课的思路即可,学生和教师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也未感受到上生物课的乐趣。长此以往,学生将会产生厌学思想且对自己的任课老师形成抵触情绪。学生和教师之间缺少一定的沟通,师生之间就不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思想交流,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讲课效率。

三、生本教育思想下初中生物课程教学途径

(一)老师做足课前准备工作

生物课程授课过程中,老师应当一心一意地投身到课堂教学当中,带着高昂的情绪进入课堂,而且要从多角度积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进一步处理学生不好掌握的内容,优化课堂上的不足之处,真正准备好课堂上所要讲述的知识内容,实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标。教学目标属于一堂课的立足点,对整个教学工作起到指引作用,若想使课堂更加生动且充满意义,教学目标必须精准具体。同时,教学目标是学生一堂课需掌握的东西,应兼顾学生的真实水平,进一步协调师生之间的搭配默契度,多方面扩展学生在教学中的逻辑思维,完善他们的思维。改进教学方式同样是一个关键策略,老师唯有在教学中持续创新,方可呈现出更完整的教学体系,盲目地模仿传统的模式,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由此,教师要采取新型的教学模式,主动将课堂交给学生。在讲解“生物的无性生殖”以及“生物的有性生殖”等内容时,能够将这些内容分配给若干个小组,使学生组内逐一总结自身需要探究的课题,再由组长表达出来,使学生理解每种生物的繁殖方式,接着教师总结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且要求学生记录,采取比较的方式使学生掌握这些内容。

(二)改变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课堂地位

由于受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课堂教学中盲目看重学生的分数,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整体素养,造成我国素质教育问题重重。为处理这些问题,需要突出生本教育的价值,改变原来“分数至上”的思想,全面落实生本教育思想,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准确高效的方法,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价值观,由此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效果,实现学生全面良性发展。

(三)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加强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为现代化社会发展培育出大量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基于此,在生物课程教学中就不能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解简单的理论内容,不能将教学考核与学生学习结果挂钩,而是需要使学生体验获得生物理论的同时,进而体验到这门课程的魅力,由此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自觉性,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在讲解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实验的过程中,若教师仅仅是让学生通过浏览教材中的图片,教师在课堂上大致地给学生归纳洋葱表皮细胞结构特征,这样的教学模式必定会打击学生学习生物的自觉性,不利于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此时若教师将一个显微镜和洋葱带进课堂,同时在课前准备实验所需的多媒体课件。生物课程教学开始时,教师能够带着学生复习显微镜的操作方式,然后把显微镜带上讲台,逐步为学生演示实验的全过程,讲解实验的重难点。特别是盖盖玻片的过程,告诉学生盖盖玻片时必须让盖玻片一侧先触碰水滴,再慢慢放下,否则将会产生气泡,影响实验效果。教师讲完整个实验流程以后,将提前准备的多媒体课件放给学生观看,逐步加深他们的记忆。而且在讲完以后,教师能够把显微镜留在班上让学生亲自操作。如此一来必定会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使之感叹一个微小的细胞组织居然长这个样子,提升了教学质量。另外,还能够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查找各种拓展资料,特别是在遇到教材上比较困难的实验时,老师能够采取3D模拟方式把整个实验环节呈现给学生,帮助他们理解记忆,进而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

(四)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现代化素质教育背景下,避免鼠目寸光,必须着眼于未来,重视学生的持续长远发展,在实际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弱化分数。例如,在讲述“生态系统”内容时,教学之前给学生安排预习的作业,能够把班级学生分成多个小组,需要学生把自己不清楚的知识点记下来并在小组内部探讨,且使各个小组讲出一条食物链,这一条食物链需要有生产者、消费者,然后问学生基于这一条食物链你有何启发?老师在讲完教材理论知识以后,可以检验各小组的学习情况。采取这种方式,学生互帮互助,完成老师安排的作业。另外,教师要及时评定学生学习的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口头表扬,对表现差的小组,不得冷言冷语,必须适当地表扬他们,保障学生学习的热情。最后,指引学生掌握食物链上动物的变化,充实教学内容。这样既增进了师生的关系,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与把握,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五)丰富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千篇一律的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生已经厌烦了这样的教学模式,所以,必须创新传统的教学手法。比如,教师可以随机在班上抽取几名学生,把后面的课程交给他们,让这几名学生在课下做足准备,不知道的问题可以自己查资料,也可以请教老师。采取这样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会聚精会神地听班上其他学生讲课,讲课的学生既加深记忆了生物知识,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技能与胆量,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很大好处。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模式课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第12话 完美生物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生物趣多多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