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积极情绪、情感的培养

2021-07-08邹银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期望成功感激励

邹银

【摘   要】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水平能否正常发挥,学生能否互动协作。情感要素在教学中起着较为直接且持久的作用。师生之间情感的建立,学生学习情感的构成,不只是课堂气氛营建的基础,并且能不断激起师生间的互动,为稳定而持久地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供保证。

【关键词】  情绪;情感;期望;成功感;激励

一、加强体育锻炼,塑造健康体格,奠定健康心理的生理基础

健康的心理和愉悦的心态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需要健康的体魄作为生理基础。一般来说,愛练习、身体素质好、经得起风雨的学生,其抵挡疾病的能力要强些,在体育活动中也乐于与人沟通、协作,一般不易落单,人也相对开朗些,容易产生集体荣誉感、归属感,他们的心理承受力亦强于一般学生。相对来讲,身体素质差的学生,由于常常患病或不肯参加集体活动,失去了许多与同学们一起沟通、协作与同享的机会,时间一长,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及负面心境,从而影响自己的心态,难以与同龄人“同甘共苦”。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敦促他们参加体育锻炼,学会与人沟通、协作,与同学们一起同享成功的喜悦和失利的痛楚。有了健康的体魄就有了健康心理的物质基础。我们一贯坚持课间操,早操,眼保健操,体育课以及每天的课外练习,为打造学生的阳光心态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实践证明,体育专长生和热爱运动的学生很少患心理疾病,他们能够客观审视自己的优缺点,面对现实,知足常乐。

二、营造公平和谐的班级氛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培养健康心理保驾护航

一个班级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作为教师,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这有助于他们健康心理和阳光心态的培养。我们对学生不偏疼、不小看,不管成绩好坏,不管家庭贫富,在班级中都是平等的一员,一视同仁,公平比赛,让学生的学习不受社会、家庭等因素影响。班级有了公平,同学间也就和谐了。为了营造公平、和谐的班级气氛,我们想方设法促进学生间相互赏识、认同,把差异当作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同学间互相帮助,扬长避短。

一般来说,没有一无是处的学生,只需我们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将不同类型的学生恰当地组合在一起,让他们和谐同处,一起进步。我们对学生尽量做到公平公正,不挟私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感受到了这种关怀,然后产生一种积极主动、宽容包涵的心态,而不会产生嫉妒、自卑等心理暗疾。我带过一个男生,由于高考落榜,再加上家境贫寒,极度自卑。他到我班复读后,在班级中,他感到公平、和谐,得到了老师、同学的关怀帮助,心境逐渐好起来,第二年高考,比前一年增加了150多分,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他说除了教师的培养,他最感谢的是班级里团结、协作的学习气氛。

三、创设平台,多元评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青少年时期假设没有成功的经历,则一辈子很难成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很重要。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我们坚持推广多元点评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设立多个奖项,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学习标兵、才艺奖、进步奖等等,一学期下来,大部分学生都能获奖,少数未能获奖的学生,教师要勉励他们再接再厉,争取下次获奖。由于学生都能得到教师不同程度的认可,这样,学生既能看到自己的优势,亦能认清自己的不足,然后产生见贤思齐的积极心态。除了多元点评外,我们还经过竞选班干部、学科代表、值周小组长等办法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才能。每年的春季、秋季运动会,教师要鼓励学生组队参加集体项目比赛,经过比赛,赛出成绩,赛出友谊,培养勇于比赛、不怕失败的良好心态,为迎候高考和未来适应社会做好准备。经过班会课,让学生进行“寻找他人优点”活动,每个人至少要找出他人的10个以上优点。经过这种活动,让学生学会赏识他人,发现他人优点,反思自己缺点,让每个学生都知晓自己的专长,扬长避短,然后抵达“人人有专长,个个有进步”的效果。每次考试后,除了表扬那些考得好的学生,还要鼓舞那些进步大的,单科成绩有进步的也要表扬,总之,要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增强信心,乐观面对现实,不因考试失利而影响心境,只有端正心态,方能拨云见日,健康成长。总之,我们以人为本,构建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班级,让学生感到“家”的温暖,不压抑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心情舒畅。我班曾有一刘姓女生,自费进校,成绩一般,但她有志播音专业,我充分发挥她的专长,让她承担学校播音任务,收获掌声,体验成功,让她获得了充分的自信。经过三年的努力,她不仅考上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还成为我校当年仅有的几名学生党员,现为大学风云人物。

学生良好心态的培育,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活动,特别是高级社会性情感,如道德感、明智感和美感等,只有在社会、科技、艺术、体育等理论活动中培育积极的情感,学生的潜力才能被挖掘和深化,这是其他任何笼统说教所不能替代的。

【参考文献】

[1]张嘉玮.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丽君,杨丽.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期望成功感激励
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感赋
自信心和成功感是学生搞好学习的根本
国外过度劳动研究现状综述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生物教学中课堂展示的形式与实施策略探析
国外过度劳动研究现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