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导入之一二三

2021-07-08张步明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新课导入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张步明

【摘   要】  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喜欢在新课导入部分“做手脚”,意在做好教学的开始工作。教师的新课导入和学生的初始学习有一样的效果。很多学生一开始基础没有打好,后面想要学好十分困难。如果教师导入的方式不对,可能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探讨新课导入的方式。

【关键词】  新课导入;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一节高质量的课应当从头到尾都能够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有的数学教师以一种较为冷漠的态度生硬地导入新知识,学生没有一点期望,就难以发现数学学科的魅力,学习的兴趣自然就提不起来。

一、新课导入应当激发学生的兴趣

想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新课导入时,必须加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人人都在强调兴趣教学的重要性,但真正激发起学生兴趣的教师却少之又少。数学教师不应当做理论分析者,而要做动手实践者。

人教版高中数学《三角函数》这一课的内容虽然不多,但也难倒了不少学生。《三角函数》一课最重要的两个公式是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这两个公式不仅能用來求边长和角度,还可以用来求解面积。数学教师在绞尽脑汁地思考问题:怎样向学生引入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公式呢?教师知道学生私下都挺喜欢上网,还喜欢看一些小故事。于是,教师搜索了和三角函数有关的小故事,用它来导入正题:“cos在家看电视,突然听到外面有人敲门,打开一看,是一个多项式函数。cos:你是谁啊,偶不认识你。多项式函数:是我啊,我是sin啊。cos:sin兄,你肿么了,被人打成这样了,是不是路上碰到泰森了?多项式函数:不是,是碰到泰勒了。”教师提问,难道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之间有什么特别的关系吗?从公式上可不可以看出来?为什么又跟泰勒有关?有兴趣的学生立马找到了三角函数的公式,反过来再看这个故事,不禁觉得十分有趣。数学教师不应当只关注数学内容,还应当关注细节和数学形式,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生活需要仪式感”,同样,教学也需要仪式感。

二、新课导入应当表现学科的特点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严密、思路清晰。教师设计的课堂导入应当具有较为清晰的教学目标,能够让学生清楚地明白教师的教学思路。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犯迷糊,开启高效学习之路。

以人教版高中数学《等差数列的概念以及通项公式》这一节的教学为例。数学教师在导入新课时构建了一个数学情景:“在过去的300年里,人们分别在下列时间观察到了哈雷彗星,1682、1759、1835、1910和1986。”随后,教师设计了几个问题:(1)这5个数字有什么特点?(2)有没有规律?(3)通过这5个数据能否预测出下一次观察到哈雷彗星的时间?(4)预测下一次哈雷彗星到达时间时,需要运用哪几个条件?在数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少不了研究数字、分析数字。这个问题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很快发现,每两个数字之间的差值一样。根据这个规律,自然而然就可以预测出下一次观测哈雷彗星的时间。而最后一个问题意在引导学生发现数学概念,学生是将最后一个数字作为首项,利用两个数字之间的差值作为公差,求出下一次观测到彗星的时间。这种新课导入的方式很成功,从学生经常进行的数学活动入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概念,表现了数学学科的特点,学生会感受到熟悉的数学气息。

三、新课导入应当立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一个新的教学概念。“最近发展区”可以指学生最近学习到的知识领域,也可以指学生最近的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立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导入新课,其实也完成了对旧知识的回顾。

比如,教师在导入“等比数列”时,就借助了“等差数列”的教学。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两串数字:“12、24、36、48”和“5、10、20、40、80”。教师提出了几个问题:(1)这两串数字之间有什么区别?发现了什么规律?(2)哪串数字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或者说是我们熟悉的,通过这串数字我们能够发现另一串数字的什么奥秘?第1组数字就是学生上次学习的等差数列,而第2组数字是学生这节课要学习的等比数列。两个数字之间的差值称为公差,那么,两个数字之间的比值就可以称为公比。学生利用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大致可以预知这节课所要学习的概念和公式,这就是立足学生最近发展区导入新课的好处。当教师在课堂上安排了其他的任务,整节课的教学比较紧凑时,教师就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的思路和教师的思路一起活跃起来。如此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提前设置的任务。诚然,要学习也要复习,学习和复习一起进行有着“双管齐下”的教学效果。这样设计出来的问题,既不会过难,也不会过于简单,对学生来说非常适合,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总之,如果一个数学教师愿意在“新课导入”中下功夫,这一定是一个非常智慧的教师。在准备公开课时,教师都会在课堂导入上花费很多的心思,日常教学何不如此呢?教师认真对待每一节课的教学,一定能够收获到让自己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何晓咏.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南北桥,2017(08).

[2]杜燕.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06).

猜你喜欢

新课导入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