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良吏姜师度
2021-07-08郭恒茂
郭恒茂
近年来,北京市通州区建设的大运河森林公园,吸引了众多游客来此旅游观光。鲜有人关注的是,漕运码头西端的一通元代石碑,仅以“幽之漕,肇平魏武。迄唐,河北营田使姜师度循魏故迹并海凿渠,开泊淇以通饷路”的寥寥数语,便囊括此地漕运的肇始、延续和发展脉络,尤其肯定了姜师度起到的承前启后作用。那姜师度又是何许人也?为何在此“并海凿渠”呢?
一
姜师度(?—723年),魏州魏县(今河北省魏县)人,通过参加明经科考试而中举。
唐朝的科举分常举、制举两种。所谓常举,是每年分科举行的考试,制举是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考试。常举和制举选拔人才的目的不同,因此在考试内容、考生来源、考试方法上有很大区别,而常举以其长期性、固定性的特点成为科举中最重要的部分。常举的科目主要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六种。
明经、明法、明书、明算都是专门的考试,是选拔学习经术、法令、文字、数学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的科目。其中,明经科的考试依据是《五经正义》182卷,这是唐太宗诏令孔颖达与诸儒,对南北朝以来各种经说进行整理而成。
由明经科考试入仕时,姜师度已大约40岁。这一时期,契丹首领孙万荣攻陷冀州,武则天任命狄仁杰为魏州刺史,抗击来犯的契丹。当时,前任刺史独孤思庄怕敌人来袭,把百姓全迁到城里,修缮守城器具。狄仁杰临危受命,到任魏州后,让百姓全部回乡间耕作。他镇定自若地安慰百姓,不必紧张焦虑,若契丹真来,由他来应对,不会连累百姓。以孙万荣为首的契丹人听说这件事后,畏惧于狄仁杰的胆识,不战而退。魏州百姓遂争相为狄仁杰立碑颂德,武则天也表彰他忠勇智谋,让他担任幽州都督。
姜师度由此颇受感染,心中深植家国情怀,立誓造福百姓。入仕后,他先后担任丹陵(今四川省丹陵县)县尉、龙岗(今河北省邢台县)县令,虽没有显示特别的理政才能,却也是爱民敬业,以清廉著称。
二
唐神龙元年(705年),年近50岁的姜师度到河北道任易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他勤政作为,不久任河北道监察兼支度营田使。
河北道辖区东临大海,南靠黄河,西近太行,北通榆关(今山海关)、蓟门(今居庸关),下辖怀、魏、博、相、卫、贝、邢、洺、恒、冀、深、赵、沧、德、定、易、幽、瀛、莫、平、妫、檀、蓟、营24州和安东都护府,大致范围包括今天的河北大部,河南、山西、北京、天津的一部分,治魏州(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北)。当时的河北道土地肥沃,是粮食主产区,同时也是唐朝的北部边防,经济、军事地位颇为重要。
修筑水利工程,发展农田灌溉,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是历代地方主政官员的重要职责。姜师度积极履职,在多地修渠灌溉,发展农业生产。
在沧州清池县(今河北省沧州市东南旧州镇),姜师度以源出永济渠(今南运河东光南)右岸,经东光东、南皮西、黄骅北,最终汇入渤海的浮水作为水源,在浮水上开挖两道引水渠,分别退水至毛氏河和漳河。这样的水系连通工程,既分担了浮水的泄洪压力,又为沿途农业灌溉用水提供了保障。
在沧州鲁城(今河北省黄骅市西北),姜师度为改良当地大面积的盐碱地,积极引水压碱种稻,兴置屯田,增加军粮生产。到了唐乾符元年(874年)时,这里的野化稻已达2000余顷。
此外,姜师度还在棣州(今山东滨州东南)开渠引黄河水,灌溉当地农田。
除了凿渠引水,发展农田灌溉,姜师度还利用境内黄河故道排泄洪涝。
唐神龙三年(707年),贝州经城(今河北威县经镇)一带洪涝严重,姜师度便利用原汉代黄河故道“张甲河”疏解当地洪涝。这条称作“张甲河”的黄河故道,是屯氏别河的分支,而屯氏别河又是屯氏河的分支,屯氏河则是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瓠子堵口后,黄河北决于馆陶,分出的一条宽、深似黄河主流,东北至章武(今河北黄骅西南)入海的河道。西汉永光五年(公元前39 年),黄河在灵县鸣犊口决口,屯氏河才逐步淤绝。隋炀帝开永济渠时,在今河北、山东两省边界地区,即利用屯氏河故道修浚而成。
由于河北道北部属唐代北部边防,军事地位也较为重要,为此,姜师度还以水利工程辅助军事。
早在贞观年间,便已归顺唐朝的奚、契丹等北方游牧民族,在这一时期仍不时对河北道北部边防进行侵扰。为加强防御,姜师度在蓟城北(今居庸关一带)引水入沟,将水沟、水壕作为阻挡侵扰的重要防御体系,使他们难以逾越。这种以水代兵,增强军事防御能力的御敌策略,在宋辽交战时,被宋军广为借鉴。宋军营建了西到保州(今河北省保定市)西部人工湖泊西塘泊,东到渤海,横穿华北平原的“水长城”抵挡辽军。
唐代,多以海运方式,为北部边防的营州(今辽宁省朝阳市)、幽州(治蓟城,今北京西南)供应军需物资,但海运路途遥远且风险大。为此,姜师度依循三国时期曹操北征乌桓挑挖的上起滹沱河,下至泒水(上游即沙河,下游入海处在今天津)的平虏渠,重新疏凿并进一步拓展,也就是开篇时提到的“循魏故迹并海凿渠”,使粮草運输由海运变为内河航运,既避免了绕道海上的风险,还便利了周边百姓的农田灌溉。
三
姜师度不仅在地方兴修水利工程,在都城长安也积极尝试。
由于姜师度为巩固河北道边防做出了积极贡献,所以在唐景云二年(711年),他被加授“银青光禄大夫”并调都城长安任职。先是担任掌管审理重大、疑难刑事案件的大理卿,后又转任掌管农业、仓储、园苑以及宫廷物资供应的司农卿。
唐先天元年(712年),姜师度在长安城中组织修渠,水流穿过朝堂、坊市,美化了城市环境,方便了居民用水。原本想借涓涓流水运送木炭、柴薪之类的宫廷物资,但水量大小不易控制,导致水大时冲决渠道,水小时又干涸枯竭,实际效果很不好,因而招来众多非议,唐玄宗罢免了他司农卿的职位,将他调任陕州刺史。
隋唐时期,陕州是江淮漕粮运往都城长安的必经之地。原建于隋代的常平仓(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老城西南四里),在唐代取地势平坦之意,改为太原仓,是漕粮输转长安的水陆中转站,运输量比较大。由于太原仓距装卸码头较远,需用人力和牛车把漕粮运到河边码头再装船,很耗费工时。姜师度到任陕州后,在距河边码头不远处,选取位置较高的地方建临时仓,凿出直通码头且有一定坡度的地道,在地道上装上木质滑槽。这样一来,成袋的漕粮运送临时仓后,便可顺着滑槽顺利滚落到河边码头,方便了装船,省时省工。
唐开元二年(714年),姜师度调任华州。在华州华阴县(今陕西省华县),他主持开凿了敷水渠,排泄当地沥水。唐开元四年(716年),姜师度在华州郑县(今陕西省华阴市)引乔谷水开利俗渠,引小敷谷水开罗文渠,在水渠两侧修筑了坚固的堤岸,消除了隐患,便利了农田灌溉。这些水渠的开凿,使关中农田水利系统向渭南地区进一步扩展,对关中地区农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極作用。
唐开元六年(718年),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西南)改设为河中府,姜师度任河中府尹。这里的安邑县有古代著名盐池,是当地财政重要来源。因盐池位于盆地的底部,历来重视疏洪排涝工程的建设,后逐步枯竭废弃。姜师度到任后,组织民众凿无咸河,疏决水道,修复盐池的防洪排涝系统,在此基础上设置盐屯,不仅增加了官府收益,百姓也收益不小。到了元代,官府利用盐屯征税,还在盐池畔筑凤凰城,后演变为今天的运城市。
唐开元七年(719年),姜师度转任同州(今陕西省大荔县)刺史后,他在境内朝邑县(今大荔县东)、河西(今韩城市夏阳村)整修古通灵陂,引洛水并在黄河上用堰导水,增加水源,提高灌溉能力,蓄水种稻,使2000余顷的废弃荒地变为膏腴之所。古通灵陂以后延续发展为今天的洛惠渠,渠线拓展延长,灌溉面积增加至6000余顷。唐开元八年(720年),唐玄宗巡视朝邑屯田区,看到曾经的荆棘之地变为粳稻满畦,龙颜大悦,颁《褒姜师度诏》,加授姜师度“金紫光禄大夫”并赐帛三百匹,褒奖他为增加长安粮食仓储所做的贡献。此后不久,姜师度被唐玄宗再封为主管建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工程的将作大匠。
唐开元九年(721年),姜师度已近古稀之年,这时他改任御史中丞,和强循一起会集诸道按察使商议盐铁专门。在一片反对声中,并未施行。其后,姜师度带着些许遗憾回到朝廷。唐开元十一年(723年),姜师度走完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病逝于长安。
四
姜师度对水利建设达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常常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水利工程类型,最大限度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因而治水成绩斐然。
但姜师度在数年内,频频修筑水利工程,也不免引来一些非议。比如,在都城长安开凿水渠,本意用来运送薪柴等物资,却因水量大小不易掌控,最终以失败告终。再者,开沟凿渠,治水屯田,必然要动用民力,增加百姓负担,这又会招致一定程度的抱怨。
姜师度年过花甲,仍不辞劳苦修渠、筑堤、屯田,长期来看,民众也是受益人。因而,官方志书,比如《旧唐书》就将其放在《良吏传》中,赞扬他勤于为政,既精通业务,又有敬业精神,对姜师度做了积极的、正面的肯定。
总体来说,姜师度既做事勤勉,勤于世事,又极具民本情怀,时时处处想着百姓利益。因而,时人常将其和善观星象的太史令傅孝忠相提并论,说“孝忠知仰天,师度知相地”“傅孝忠两眼看天,姜师度一心穿地”,既调侃了他们的嗜好,又带着些许的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