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怡:中国水利界第一位“洋博士”

2021-07-08齐悦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21年5期
关键词:湄公河黄河水利

齐悦

沈怡(1901—1980),浙江嘉兴人,著名的水利专家。作为中国早期的水利“海归”,沈怡和李仪祉、张含英、郑肇经等人一样,学成回国后从事江河治理,在运用西方先进水利技术、发展中国水利事业等方面多有建树。

早岁峥嵘

沈怡幼年在浙江读书,1914年入上海同济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同济求学时,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他参加了这场爱国运动,并加入著名的青年团体——少年中国学会,立下科技救国之志。从同济大学毕业后,1921年,沈怡赴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学习,师从德国水利界泰斗恩格斯教授,学习水利工程。在恩师的引导下,他对黄河治理产生兴趣。 沈怡将恩格斯教授的有关黄河治理的作品译成中文,刊登于《申报》。沈怡的博士毕业论文以《中国之河工》为题,对中国古代黄河的决溢、治理与河工技术多有论及。1925年,沈怡获得博士学位,成为中国水利界第一位“洋博士”。同年,沈怡由欧洲赴美国,访问美国河工专家费礼门,参观密西西比河及密苏里河等河流,考察其防洪及治水计划。

1926年,沈怡学成归国,任汉口市工务局工程师兼设计科长。此时,国民革命军兴师北伐,北洋政府已成摇摇欲坠之势。沈怡无事可做,便把大量时间用在读书学习上。沈怡在欧美时,恩格斯教授和费礼门都曾强调研究黄河历史的重要性,这激起了沈怡搜集黄河史料的念头。他在中国古籍中寻找各种重要的水利资料,以黄河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二十四史入手,每个朝代的河渠志和五行志皆为其搜集对象。读完二十四史,他把焦点放在黄河流域各省通志,再进一步阅读沿河各县县志。这些书读完,他又精读傅泽洪所编《行水金鉴》和黎世序所编《续行水金鉴》两部水利巨著;继而再看其他水利著作,如明代潘季驯的《河防一览》、清代包世臣的《中衢一勺》和胡渭的《禹贡锥指》。凡见到有一点一滴黄河相关材料,不论决口、泛滥还是修防等,他无不一一抄录,并注明出处。这段治学经历对沈怡形成独特的治水思想,编著黄河系列丛书大有裨益。

上海十年

当沈怡陶醉在知识的海洋之际,国民革命军陆续攻克武汉、长沙,定都南京。沈怡走出书斋,国民政府任命他为上海特别市工务局局长。国民政府雄心勃勃地打算以江湾为中心,建立起一个新的大都市。这个以大上海为名的计划,打算把中国这个最大城市的活动中心从外国租界搬到新的中国管辖的地界。

在上海的十年,沈怡致力于上海市政工程建设。他把国外所学引入工作中去,以德国人的办事效率从事设计。他主持旧市区的改造和新市区的兴建,在上海南市兴建了不少公共设施。

尽管水利专业知识在上海的工作中并无用武之地,沈怡还是继续关注世界各国防洪工作的发展动态。他极为欣赏美国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并仿照制订成立长江河工局的计划。

此外,沈怡还兼任国民政府导淮委员会委员、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及国防设计委员会委员等职。1934年,沈怡赴德国参与恩格斯教授举行的第四次黄河治导试验。次年,沈怡编撰了《黄河年表》。

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沈怡改任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主任秘书兼工业处处长、行政院水利委员会技监等职。此时中国政府及工矿企业从上海和长江下游地区撤退,沈怡参加了上海工业界的内迁运动。

开发西北

抗战以来,中国政治、经济中心陆续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举国上下重视西部开发建设。国民政府在开发甘肃玉门油田时,决定开发河西走廊水利,为支持长期抗战和战后复兴做准备。

1941年,中国银行把天津一带几个企业撤迁到西北。甘肃省与中国银行合组甘肃水利林牧公司,沈怡被任命为甘肃水利林牧公司总经理。自此,沈怡算是回到本行来,全力以赴从事水利工程事业。

在沈怡的指挥下,河西设立多处水文站,并派出查勘队对甘肃全省进行全面的水利调查,设计和建造了新的水坝,改进了灌溉网,先后引湟水建成湟惠渠,在临洮引洮河水建成洮惠渠、溥惠渠,在崇信引汭河水建成汭丰渠,在靖远引黄河水建成靖丰渠,在永登引大通河水建成登丰渠,在永靖引黄河水建成永丰渠,引大夏河水建成永乐渠。

沈怡非常关注祁连山的水利,他深以水利早日完成,恢复耕作为念,河西走廊上的山坡台地在灌溉上最有希望。这些台地,由于地势过高,无法得到河流的湿润,可是土壤是非常肥沃的。老百姓时常采挖这些地方的土,运到几十里外有水的地方,当作肥料使用。祁连山的测绘工作完成了,可以设法在山内高地多筑蓄水库,这样,山坡上几百万亩台地,便能由荒田变为良田。甘肃水利林牧公司规划在河西金塔建立土坝蓄水工程鸳鸯池水库。

甘肃水利林牧公司对鸳鸯池水库设计非常慎重,聘请当时中央大学水利系主任原素欣教授为工程处主任。鸳鸯池水库于1943年6月动工兴建,1947 年5 月建成投入运行。坝高36米,长百余米,总库容1200万立方米,保灌7万亩农田。鸳鸯池水库竣工后,全国各大报刊均在主要位置发表消息和评论,称其为“中国的第一蓄水工程”“西北最大水利工程之一”等。

抗战胜利后,沈怡被调离甘肃,此时他已为甘肃省的灌溉系统打下基础,其后许多别的水库也相继完成投入使用。这些工程可灌溉26万亩农田,加上疏浚河流支流和兴建小水库,甘肃省灌溉面积可达100万亩,对后方民食供应,多有贡献。当时报纸称沈怡是建设大西北的功臣。

情系黄河

1946年,国民政府迁回南京,沈怡任南京特别市市长,同时兼任全国经济委员会公共工程委员会主任委员,掌理全国工程之规划指导。沈怡的团队中,南京市政府秘书长薛次莘、社会局长谢征孚、水利局长张丹如等约三分之一官员为留法留美归国的专门人才。

沈怡带领他们到城内外视察。为修复战争伤痕,改变城市面貌,他提出擴增学校、兴建房屋、稳定物价、改善交通、修理街巷、清洁环境的施政方针,以尽快改变城市面貌。

在南京特别市市长任上,沈怡仍未忘记黄河治理问题。这时期,沈怡参与了黄河花园口决口的堵口工作。与此同时,他受全国经济委员会之托,专门组织黄河顾问团考察黄河流域。

美籍顾问抵华前,为方便他们对黄河各项问题有所认识,沈怡特约国民政府当局黄河水利委员会、中央水利实验处、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央气象局、资源委员会全国水力发电工程总处、资源委员会经济研究所、陕西省水利局及中央大学工学院等气象、地质、工程、经济各领域专业机构,搜集、编纂黄河资料。

为便于美籍顾问阅读,资料全部译成英文,成为一套完整而有系统的文献,这套资料名曰《黄河研究资料汇编》,内容分三类:一为黄河流域的基本资料,二为治理黄河各项问题,三为日本人整理的资料及计划。

在组织编纂黄河资料的同时,沈怡还给顾问团安排了考察任务,希望专家能就黄河上游水土保持、黄河下游的治理、能否在黄河干流及其支流筑造防洪水库等提出指导意见。

顾问团抵达南京后,乘中国航空公司包机从南京出发,沿运河低飞,到了济南,便改沿黄河而达入海口,然后折回,仍沿黄河直至开封。而后,顾问团来到兰州、宁夏、青海等上游地带,从空中察看堤坝,有时也在地面观察水土保持实验。顾问团还参观了关中渭河、泾河流域灌溉区,渭河宝鸡峡和三门峡坝址,就地讨论筑坝问题。顾问团根据此行实地视察和对黄河问题的初步研究,提出华北平原的防洪计划、灌溉及航运等一般开发计划,对水土保持、工业化、经济及社会等问题的建议等,这些宝贵建议后来都被收录在《黄河研究资料汇编》第十种,即《黄河治理初步报告》中去。

异域治水

沈怡不仅把他的学识和才干倾注在黄河治理大业上,还曾远赴异域领导东南亚水利工程建设,为中外友好交流谱写了佳话。

1949年4月6日,沈怡就任联合国亚洲暨远东经济委员会防洪局局长,赴泰国曼谷上任,这次他面对的是国际性河流——湄公河的治理开发。

湄公河上游在中国西南部为澜沧江,下游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由越南入海,全长4300公里,居世界大河流的第十位。湄公河下游流域位于亚洲季风区的中心,雨量甚大且分布不匀,数百年来这条河流一直是一股强大的破坏力量。每年受洪水泛滥的土地达数百万公顷,仅少数地区才有灌溉之利。交通不便是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这条重要的湄公河,只有部分河段通航。湄公河的发电潜能未能挖掘利用。

沈怡邀请多国专家对湄公河的灌溉、航运、防洪和水力发电等潜在资源进行考察和研究,一个月里就拿出整治湄公河的主题方案。

到任后,沈怡几乎谢绝与业务无关的交际应酬,全心全力放在治洪工程上。最为难得的是,洪水季节,沈怡常带上助手乘汽船沿河视察指挥防洪,甚至顶着炎炎烈日,头戴大草帽,赤脚走进湄公河附近野草没腰深的沼泽地里察看建堤闸地形,全然不顾会受到鳄鱼、毒蛇袭击的危险。几年下来,湄公河沿岸建起了一些泄洪的沟渠、两座颇具规模的防洪闸。

在泰国任职的11年,沈怡领导防洪局对湄公河下游盆地的潜力作了系统的研究,促使联合国通过了一个发展亚洲广大地区的计划和建立湄公河流域四个国家独特的合作体系。沈怡受到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的推崇,也受到泰国水利界人士的敬佩,为加强中泰两国人民的友谊,改善亚洲人民生活,增进福利做出重要贡献。

晚年治学

1960年,沈怡回归学术研究。他仍牵挂着黄河水利,编撰了《黄河问题讨论集》,辑录民国年间保存的中外专家的主要治黄言论,对后世黄河治理及黄河水利史研究都有重要价值。

沈怡是位理论深厚的治黄专家,他总结历代治河经验,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认为“黄河不治,世事乱;世事越乱,黄河越不治”“河道的寿命与治河方法有极大关系”。他虽推崇大禹和潘季驯的治黄方法,但又反对一味盲从古人,比如对于河工中的裁弯取直,他提出:“只应裁过于不齊之弯,不可斤斤于逢弯即裁的见解。”他认为,根据中外治河经验,有“之”字形的河道,最能持久不变。沈怡的治黄观点主要体现在他的《黄河问题》一文中。在治黄方略方面,他认为“黄河之患,患在多沙,因此治河不外治沙,治沙即以治河”,治沙之法为:断绝来源,代谋出路。关于治理原则,他认为:“治河当先治下游,治下游当先治河口。治河口仍不外乎集中水势,冲刷泥沙,以水之力,治水之患。”此外,还要测勘和试验,了解河性,以便治驭河患,“要治河,第一还得先测量”“雨量、流量、含沙量等记录,须经过长时期的实测,才靠得住”“除了测图及实测各种记录以外,组织一个考察团,分组勘察,溯河而上,以至于河源,将全河险要,河流形势,一一调查明白……创办一所河工试验室,凡有疑难问题,俱在此先行试验一番”。

1970年,应德国汉诺佛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白郎许伐格工业大学及鲁尔大学四校联合之聘,沈怡分别主讲水利工程与东南亚地缘政治两门课程。

1980年,沈怡在美国去世。

猜你喜欢

湄公河黄河水利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黄河』
骑转湄公河平原越南胡志明市
走进湄公河
湄公河印象
亚洲的湄公河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