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的素材挖掘、内容组织与教学实践
2021-07-08倪艳荣郑先锋
倪艳荣 郑先锋
摘 要:根据“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要求,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分析课程中包含的思政教育元素类型,深度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PDCA循环提升教学质量为理念,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制定课程思政具体实施方案。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 光纤光缆制造 思政素材 教学设计
Material Mining, Content Organization and Teaching Practice of Curriculum Ideologicy and Politics
———Take the Course of “Optical Fiber and Cab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Ni Yanrong,Zheng Xianfeng
Abstract: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emonstration course, starting from the talent training goal,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typ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lements contained in the curriculum, and deeply explor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lements contained in the curriculum. Taking the PDCA cycle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s the concept, the article conducts curriculum teaching design and formulates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lans for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The article suggests teaching content should be updated, and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be innovated,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integrated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alent training.
Key words: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fiber optic cable manufactur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aterials, teaching design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三项基本职能之一,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在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标准和要求。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基于此,以《光纤光缆制造技术》课程为对象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挖掘和整理该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素材与学科专业知识有机结合,探讨高校自然科学类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方式,以期为电气工程类自然学科课程实现课程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提供参考。
1 课程人才培养目标
本课程是电缆工程专业必修课程。通过该课程学习,掌握光纤光缆制造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光纤光缆制造设备,掌握光纤光缆制造工艺流程及关键技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为今后从事该领域技术开发、工程/产品设计、生产管理、质量控制打下良好基础。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科学素养、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满足光纤光缆工程领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
2 课程思政元素的分析
与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中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同,高校自然科学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是隐形的,需要经过挖掘和整理才能形成课程独特的思政元素。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通过深入挖掘、分析,系统整理出了课程中蕴含的四类思政元素。
(1)专业品质。电气工程类专业的自然科学课程中蕴含着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偷工减料、不弄虚作假、不以次充好的职业道德等专业品质。通过这些蕴含专业品质的思政元素深入挖掘,融入课程教学过程,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激发大学生对人民、对国家、对人类的关怀之情。(2)科学家精神。我国乃至全球的自然学科类科学家、科研工作者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推动了科学事业的发展,改善了人类生存环境,加快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脚步。科学家们推动科学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的科学家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比如“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先生的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光纤之父”高锟先生的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两弹一星功勋”钱三强的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这些科学家精神是激励大学生努力学习、不懈奋斗的动力,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以这些科学家为榜样,不断鼓励青年学子们努力奋进,不断进取,最终实现个人梦与中国梦的结合,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个人价值。(3)家国情怀。在自然科学发展过程中,我国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完成了许多超级工程,如港珠澳大桥、青藏铁路、西电东送工程、中国天眼等。在光纤光缆制造领域中,我国亨通光电集团积极创新,自主研发的“高可靠海洋光纤光缆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项目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解决了我国海洋信息高速公路的自主可控安全性。我国在自然科学不同领域取得的许多成就能够增强大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4)责任意识。虽然我国在一些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相对于世界高科技的发展,在部分领域仍存在差距与不足,比如,在制造领域中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32%在中国是空白,52%靠进口,如光纤预制棒制造用主要材料目前仍需進口。课程教学中引入这些思政元素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责任意识。
3 课程思政内容和教学素材挖掘
课程除讲授光纤光缆制造领域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理论之外,还围绕课程育人目标,从下列层面收集、整理思政教育素材:
(1)从光纤通信学科起源和发展历程中提炼素材。通过概述世界光纤通信技术发展历程及我国光纤光缆行业发展历程(1978~1982年启动阶段、1983~1987年开始实用化与产业化、1988~1998年干线大建设与产业跟进阶段、1999~至今成为世界制造大国),让学生认识到光纤通信技术在实现5G通信、物联网建设、智能制造等方面不可或缺,激发学生对光纤光缆技术领域的学习兴趣。
(2)从光纤光缆技术领域科学家、大工匠、企业等层面挖掘素材。我国光纤光缆技术领域涌现出许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科研工作者,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光纤之父”高琨先生、陈炳炎先生、慕成斌教授,他们不仅为光纤光缆技术学科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他们的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及家国情怀也值得大学生学习。
近年来,我国武汉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强自主研发,不断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为我国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3)从工程师职业素养和工程伦理的培养方面挖掘素材。当今的中国是世界制造大国,正在向制造强国迈进。光纤光缆制造不单单是自然科学技术的应用,还关涉道德、人文、生态和社会等诸多维度的问题,这使得工程师面临特别的义务或责任。优秀工程师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精神和必备的工程伦理,缺少这些素质的工程师是不合格的。本课程将会把工程师的工程伦理和职业精神培养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等教学全过程中。
(4)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强化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攻关会战期间,我国先后有26个部门,20个省区市,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参与其中;载人航天工程建设时,西安的火箭发动机、天津的飞船太阳帆板、河南的电连接器,24小时就能送达北京总装车间;高铁工程有近30家一流科研机构、院校与近50家骨干企业组成了产学研用密切结合的创新联合体……。这些项目的成功既是爱国主义的集中展现,也是所有科研工作者、企业的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结果。课程讲授过程中我们将精心选择光纤光缆制造领域专题,课前给学生布置查阅资料任务,课中通过文献选读、视频引入、专题汇报等形式分析我国在光纤光缆制造领域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实现课程育人目标。
4 课程教学设计
以基于PDCA循环提升教学质量为理念,进行课程教学设计,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课程思政具体实施方法如下。课前准备阶段: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 提高其学习主动性,课上用5分钟时间,小组进行分享。课程导入:进行上节课内容回顾,找到切入点,引入本节课内容。主要内容讲授:以问题为引导,翻转课堂,运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知识总结: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课堂测试:通过设计问题巩固所学知识。知识拓展:布置课后讨论题拓展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
5 结语
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以理论教学为主线,课程思政元素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课前、课中、课后及考核),通过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实现课程全程、全方位育人;创新了教学方式,运用了纵横比较、榜样示范、文献选读、视频引入等具有一定价值引导性的教学方式;增加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视频、科技文献,引入了光缆企业生产实例,提高了学生掌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挖掘和整理了多个思政素材,无痕地融入专业知识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过程性考核成绩明显提高。通过本课程的建设,实现了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可为自然学科类思政课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參考。
基金项目: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2019GGJS267);基于行业学院产教深度融合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9SJGLX484);基于PDCA质量管理的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研究与实践—以《光纤光缆技术》课程建设为例(2019JG-YB042);河南工学院“教坛新秀”项目。
参考文献:
[1]苏春,陈斌.课程思政的素材挖掘,内容组织与教学实践——以《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设计》课程为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v.21(S2):146-149.
[2]苏唯珂.“课程思政”理念有效融入课堂教学的方法探析——以数学课程为例[J].试题与研究,2020,No.1044(33):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