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师学院机械类专业中德合作办学的探索
2021-07-08于丹
于丹
摘 要:本文从加强机械专业方向性、加强中德双语教学以及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我院在中德合作办学过程中如何提升教学效果、全面培养学生素质能力,同时探索了中德合作办学中产生的问题以及处理方式。借由中德合作办学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职业化教学的新方向,满足技师学院对于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面的市场需求。
关键词:中德合作办学 机械专业 教学方法
Exploration of Sino-Germa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in Mechanical Specialty of Technician College
Yu Dan
Abstract:This article expounds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comprehensively cultivate students' quality and a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Sino-German cooperation in the course of the Sino-Germa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At the same time, it explores the Chinese problems arising from Germa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and their solutions. The teaching model of Sino-Germa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will help to promote the new direction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and meet the market demand of technician colleges for the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talents.
Key words:school run under the Sino-German cooperatio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eaching methods
1 引言
機械专业类教育是提升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础,为了保障经济的高阜发展就要转化教学资源,采用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模式优化教育水平,采用中外合作进行办学,有助于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提升自身的教学资源,保障教学内容以及实践知识传授水平有效提升,优化当前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机械类专业教育不断发展。
2 实行机械类专业中德合作办学的主要目的
2.1 加强专业方向性,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当前国内进行机械类的专业研究过程中都比较注重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在轻工业技能培养上也比较突出。和德国进行合作办学之后主要是要在机械制造或者是电气自动化方面进行交流合作,学习德国先进的教育体系,逐步完善自身的教育体制,借此优化教学中的实际操作、实践生产。在此基础上建立技师学院与企业的合作,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动手能力获得较大的提升,同时能够保障较快的融入到企业发展当中,人们对于企业的认知以及对于毕业生的要求也就更加直观,这一类的学生在进入专业机械类市场之后能够快速融入自己的岗位,因此就业中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当前不少技师学院在与德国进行合作办学的过程中,都实行了比较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方法是以分段式融合为基准的循序渐进模式,不仅能够较好的进行整体循环模式的引导,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业学习时做好专业课程的规划,以此保障确立机械专业学习内容的规划工作,推进学生有序地、逐步地完成整体学业内容。学生在进行专业课程学习时尤其需要关注基础内容的学习,借由德语学习来完成双语学习,这不仅能够奠定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获得更前沿、更国际化的专业知识基础,还能够保障在接受教育时能够直接与德国专业团队进行交流。除了语言层面需要进行深入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准入门槛之外,也需要重视专业课程培训中心要确立明确的教学方向,以此为基础保障学生在机械专业类取得相应的成绩,不会由于缺失目标而找不到学习的动力和方向,甚至影响最终的学业规划[1]。
2.2 加强中德双语教学,为实训奠定语言基础
技师学院在进行专业教学时为了保障能够教材原版引进,也会教授学生德语,从而实现整体专业技术的直接转化,这也复合了当前国际化教学的发展特点,能够帮助学生在了解德国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德国的思维逻辑,同时也为后续在工作学习上要与德国人进行必要的交流合作、培训学习提供了基础以及前提条件。为了保障学生能够理解德国的教学机制,也会针对德国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引入,实施中外教师来进行联合性质的授课,保障学生能够实现双语学习,推进国内教学体系与德国教学体系的进一步融合,有效提升实训教学的效率,为学生后续的深造或者工作提供了敲门砖。
2.3 借由中德合作办学,提升机械专业教师专业素养
机械类专业课程在进行合作办学之后大部分会有专业的外教完成教授,既然采取了联合授课以及双语教学的模式,就需要中德双方的教师进行合作,同时也需要国内的教师团队对于德国的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教学方法进行全面了解,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德语表述能力。
借由这种方式技师学院也能够提升自身教师的专业水平,由于是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外教和学院本身的教师可以进行交流合作,实现结对授课。首先,要注意保障在授课当中内容相辅相成、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最终保障学生达到考核所需标准。其次,为了实现教师自身德语水平以及教学水平的提升,学院也需要将专业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与往期的学生一起跟随外教进行专业课程以及语言课程的学习,参与实践课题的研究之中,并安排国内专业教师深入德国机械类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实习考察,以亲身经历完成对国内合作教学的体系建立,仅能够拓展专业教师的视野,同时还能提升师资的国际化教学水平。最后,由技师学院出资保障教师赶赴德国进行长期培训,在保障教师自身语言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实现更加切实的专业实践演练,有效提升后续的教学经验,也为我院培养出自己符合德国教学模式的人才建立人才基础[3]。
3 中德合作办学中产生的问题以及处理方式
3.1 加强语言基础训练,提升专业术语表达
德语本身就是一种比较晦涩难懂的语言,尤其是在发音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壁垒,如果之前并未接触过德语,或者对于英语学习也没有兴趣,那么在进行德语学习的初期就需要面临极大的压力。当前机械类专业中有许多专业性极强又复杂多变的词汇,不少词汇在中文中的表达只有一两种,而在德语的语境下会产生十几种的表述形式,直接进行中文翻译也无法理解其中包含的内容,因此学生要对德语有全面性的学习,同时要通过相应的语言等级考试,才能保障课程的顺利进行。良好的地域是学生之后进行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破除语言层面的交流壁垒,学生才能真正开始了解、研习专业相关课程内容[3]。
要保障学生清晰且深刻的认识到德语学习在机械类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首先就要促使学生正视课程内容,针对语言类别中比较困难的听力、词汇进行强化培训,保障学生能够发自内容的重视课程。在上课过程中要注意专业词汇、高频词汇以及背景资料的传授,专业词汇有相应的参考资料内容也需要给予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融会贯通。同时可以要求学生将手机系统、电脑系统的语言设置设置为德语模式,这样更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对德语教育的接受程度。
3.2 融合中德教育方法,优化教学成效
在当前新课改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已经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也要注意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不断优化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自学能力,促使机械类专业教学取得更加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中德进行合作办学以及教学体系融合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当前教学中学生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的应用,不少学生都是出于被动位置进行学习,对于专业知识内容以及知识的重点难点缺乏必要的探究精神,知识的获取完全来源于教师的课堂授课,对于课程内容的认知停留在表面,不是发自内心的想要进行学习,而是因父母而选择的当前机械类专业,缺乏主观上对当前专业的认知。第二,就是学生自身在学习中缺乏必要的创新性以及变通能力,对于教师讲授的知识都是直接接受,而并未经过实际的思考,无法全面理解知识内容。第三,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少学生课后也不进行复习预习或者课程内容的强化,业余时间玩乐与休息占据了大部分时间,而没有对专业知识进行深化审视。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也可以采用相应的方式逐个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比如针对学生当前对于学习缺乏兴趣以及创新能力这一点上来看,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完成最终的课程教学内容,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研究讨论的同时,教师也要注意监督每个学生投入到小组之中完成自己负责的内容或者项目研究,保障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合作机制的学习之中,不会出现少数学生帮助整个小组完成最终成果的状况。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缺乏,教师可以借由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机械类专业本身就是具有极强专业性的课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对机械零件进行改造,在了解机械零件的基本工作原理之后进行自主性的时间尝试,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学习兴趣。而针对课余时间分配层面的问题,教师可以添加相应的奖罚措施,鼓励学生深入强化自身的专业实力,而不是荒废时间在当下最需要学习的时间段[4]。
4 结语
德国的教育机制是以双元化的职业教育为主进行的,比较类似与国内实行的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这种模式在职业教育实践中起到了强大的推进作用,德国作为工业强国自身对于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有着强大的教学体系,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借由中德进行合办模式的教学,有助于提升职业化教学的新方向,满足技师学院对于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面的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谭冠晖.技工院校冷门专业加强校企合作办学的新探索——以广西轻工技师学院与广西糖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制糖技术专业班为例[J].职业,2020(13):53-55.
[2]薛文军.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以仪征技师学院中德诺浩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J].营销界,2019(43):290+312.
[3]岑逸翘,肖娜,张滔华,等.中德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工作初探——以肇庆学院中德合作办学项目为例[J].大学教育,2019,000(009):192-195.
[4]姚海翠.基于“工匠精神”的技工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以北京轻工技师学院航空服务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No.438(4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