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笔记
2021-07-08林妍孜
林妍孜
用什么语言形容老屋旁的景象?大概《醉翁亭记》里的这几句比较恰当:“野芳发出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
老屋前的那条街由凹凸不平的石块铺成,还长着些苔藓,下雨时脚底打滑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那一蹦一跳的小身影,总会惹得父母一阵心惊肉跳,妈妈在后面皱着眉头喊道:“小心点儿,地不平,摔疼了又得哭!”
奶奶喜欢种花草用以装饰屋子,隔着河就能看到窗台上的花和偷偷爬出墙的藤蔓。
土家族的吊角楼独具特色。吊角楼,顾名思义,木楼的脚是吊着的。由四根木头在底部连接,有两根截半吊在水面上悬起。具体原理我不懂,但知道这样很坚固。吊脚楼既然悬在水面上,那么出入当然需要先过个桥。这桥也十分奇特,是由一根根独立的石柱搭成的。两岸河水平缓、清澈,老奶奶们总喜欢在河边洗衣服;而中间的水湍急、汹涌,有欲将桥上的人推入河之势。
所以,每当我跑到桥中央时,都会待在原地等人来牵。奶奶这时总会在窗边看着我笑眯眯地喊:“我来薄(抱)你不咯?呦(要)不呦(要)薄?”爸爸或妈妈也总会慢慢走上前抱起我,小声数落:“就可劲儿跑吧,遇上其他人过桥时,我看你杵这儿怎么让?”“你走太慢了嘛。”我嘟囔着。
老家每五天会有一次集市,方便人们采购东西,奶奶说这叫——“赶场”。“赶场”时当然人山人海,所以我就会被留在屋里。每当这时,我都会撑着身子往窗外看奶奶和父母去“赶场”的身影。
“芊宝!下来看看伯母和姑姑、婶婶带了什么?”七大姑八大婶已先行赶完场。“好——”我“哒哒哒”地跑下楼。
然后,就是伯母必不可少的灵魂拷问:“你还记得我是谁吗?”我支支吾吾:“伯,伯妈?”“哎!”伯母刚问完,又一个人跳出来问:“那我呢?”我看着后面推推搡搡的人群,越发迷糊。最后以我绝望尴尬到极点,快哭出来,众人哄笑截止。
虽说是土家族,但家家户户必备的服饰却是苗服。那头顶戴着错综复杂的银冠,银闪闪的一身。对小时候的我来说,苗服美是极美的,沉也是真沉。每每穿上,我都不敢跑去河边。按老一辈人的话来说就是:重心不稳,小心坠河,捞都捞不起。
老屋里的美好故事还有很多,如:腊八家家必熬腊八粥,中秋必吃鸭肉,春节必有灌香肠……
现在,那几棵我常担心会因无人看管而长不高的柳树,也长得高出我幾个头,需要我仰视了。它们似从唐诗宋词中走出的美女,在吊角楼旁站成独特的风景。
(广东佛山市顺德一中实验学校)
点评
长着苔藓的石板路、伸出墙头的藤蔓、亲人的拷问,还有那些苗服……爱写作的小作者像极了写下《呼兰河传》的萧红,她们有着一样的灵性,于淡淡的笔墨中流露出对故乡风土人情的留恋。
(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