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弱三孩红利将滞后15年
2021-07-08汪光武
汪光武
我个人认为,除了少数行业如婴幼儿用品行业等之外,今后一二十年内,国民经济及各行业市场受三孩政策的总体影响很小,而且其微弱的红利要滞后15~20年才能享受。具体分析如下:
1.生育观念的影响力远大于生育政策
首先,生育率及人口增长受生育观念及养育成本的影响远大于生育政策影响。中国今后一二十年间的适龄生育人口,主要是“独生子女”政策(1980~2015年)及信息、观念无国界的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受到了计划生育政策及西方生育、生活观念的极大影响。作为独生子女,他们很多已经不再热衷于多孩的家庭环境,甚至厌恶多孩的家庭环境。独生子女政策(1980年)之前的人口,基本上已经全面退出了生育适龄人口;二孩政策以后出生的人口,要到15年以后才能成为适龄生育人口。因此,今后一二十年内的适龄生育人口,主要为独生子女。“多子多福”已经不是他们的生育观念。
此外,生育成本(主要为医疗、教育及住房成本)居高不下,甚至持续攀高,也决定了三孩政策对生育率、人口增长率的刺激效果有限。除非政府在二孩、三孩政策基础上,再配套实施大力度的生育奖励扶持政策及教育、医疗、住房等优惠福利政策。但目前看来,受制于国力,这种可能性很小。
可以说,生不生三孩,主要取决于“想不想生”(观念)、能不能生、敢不敢生(养育成本及能力),而不是取决于“让不让生”(政策)。
2.生育三孩的主要人群,受生育政策影响不大
选择生育三孩的主要为两类人群:其一为经济完全自由的高产阶层;其二为奉行“多子多福”观念及重男轻女的农村底层人群。这两类人群,无论是否有三孩政策,该生几孩还是会规避、逃避政策制约照生,事实上不会因为政策而极大影响生育率。
占比最高、经济尚未完全自由的广大城镇中产阶层,因为生育观念及养育能力等方面的制约,生二孩的可能性较大。但无论政策如何,占比最高的城鎮中产阶层生育三孩的比例都很低。
一言以蔽之,不想生三孩的(比如广大城镇中产阶层),无论是否有三孩政策都不会生。想生三孩的(主要为经济完全自由的高产阶层及落后的农村偏远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底层人群),无论是否有三孩政策也照生。生育率不会因为三孩政策而受到很大影响。最乐观的估计,提高一半的人口增长率,已经是政策能力的极限;对人口年增长率的最大影响,也很难突破2‰(近10年的年均人口增长率为5‰左右),因此对国民经济及市场总体规模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3.除少儿用品等少数行业以外,多数行业受益有限
三孩政策对人口增长率及人口总体规模的影响是很小的,三孩政策出台以后的一二十年间,人口增长率不会有明显提高,甚至还可能继续走低。各行各业要明显从二孩、三孩政策中受益,最起码得要在二孩、三孩成长为适龄生育人口以后。也即,要在15年以后。
因此,其对各行各业消费规模的影响有限,各行各业因此受益也很有限。即使是影响较大的少儿用品行业,受三孩政策影响而新增的市场规模仍然有限。
当下暴涨的“三孩概念股”,投机炒作因素远大于客观潜力。
4.对劳动力供给的负面影响
三孩政策会促使一定比例的劳动力人口转为生育人口,甚至转为“专职妈妈”彻底退出劳动力供给市场。因此造成对劳动力供给的负面影响,要比商品市场总体规模的增长更明显、更直接。企业需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尤其是较多依赖女工的行业。
5.城镇化率提高将削弱三孩政策红利
由于观念、生育成本、生活压力等原因,城镇人口生育三孩的意愿大大低于农村人口。截至去年年底,中国一直维持每年1%以上的人口城镇化率。城镇化率提高,将减少三孩生育人群的比例与规模。
综上分析,三孩政策给各行各业带来的红利微弱,且要滞后到二孩、三孩(主要是二孩)成为劳动力人口及适龄生育人口以后(15~20年)才能享受。少儿用品行业得到的红利,也将被适龄生育人口规模萎缩、生育观念改变、生育成本持续走高、人口城镇化率提高等诸多因素所削弱,实际红利将不是那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