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及体质影响因素分析
2021-07-08孙永胜杨德兵张年萍樊丽珍王自润马存根
孙永胜,杨德兵,马 俊,张年萍,樊丽珍,王自润,马存根
(山西大同大学 1.医学院;2.教育技术与科学学院;3.第一临床医学院;4.中医药健康服务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5.山西中医药大学 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心,山西 太原 030619 )
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形成相对稳定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特征,中医学称为中医体质。不同中医体质类型表现为个体的结构、功能、代谢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面具有个体差异性,对某些致病因素和疾病的易感性不同,以及疾病转归中表现某种倾向性[1]。现代医学提出的疾病体质理论,如疤痕体质、糖尿病体质等,也证实了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2]。农村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相对较差,各种健康问题较多见。本研究对山西大同天镇县农村老年人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农村老年人疾病防治、健康管理、心理健康维护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月参加大同市民政局组织的天镇县60岁以上人群失能失智普查的老年人582名,均能通过语言或文字与调查者沟通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病情严重、意识不清或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不能对身体状况进行自我评价;②在调查过程中因故未能完成问卷或信息提供极不认真并经劝说无效。
1.2 调查内容
1.2.1 一般资料 包括:①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形式、收入水平;②生活方式:膳食习惯、睡眠情况、劳作情况、烟酒史(吸烟定义为每天至少1支,连续吸烟6个月以上者;饮酒定义为每周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25 g,连续3个月以上者);③既往史:曾患过某种严重疾病、有较严重的先天性疾病、做过较大手术。
1.2.2 中医体质辨识 中医体质辨识采用原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中设定的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和体质判定标准,该表由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9个亚量表共33个条目构成,每个亚量表包含4~5个条目,各个条目按“没有、很少、有时、经常、总是”5级评分,按选项顺序分别计为1、2、3、4、5分。判定标准:平和质各条目得分相加≥17 分,且其他8种偏颇体质得分均<8分时,判定为“是”;平和质各条目相加得分≥17分,且其他 8种偏颇体质得分均<11分时,判定为“基本是”;否则判定为“否”。偏颇体质各条目得分相加≥11分,判定为“是”;9~10分时,判定为“倾向是”;≤8分时,判定为“否”。亚量表分数越高,该体质类型倾向越明显。
1.2.3 社会心理学评定 调查对象的社会心理学评定由经过训练的两名评定员采用交谈与观察的方式联合进行,评定量表选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spressive scale,HAMD)17项版本、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HAMA和HAMD总分能较好反映病情严重程度。HAMA总分>29分,可能为严重焦虑,>21分,肯定有明显焦虑,>14分,肯定有焦虑,>7分提示可能有焦虑,<7分提示没有焦虑症状。HAMD含焦虑/躯体化、体重、认识障碍、日夜变化、阻滞、睡眠障碍、绝望感7类因子结构,可反映调查对象的精神病理学特点,总分越低,病情越轻;总分越高,病情越重。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为肖水源等[3]编制,共10个条目,可反映调查对象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应付方式问卷选用解亚宁[4]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该量表由解决问题、求助和合理化3项积极应付方式和自责、退避、幻想3项消极应付方式共6个分量表构成,分量表分值越高表示采用相应的应付方式越多。
1.4 调查方法 利用问卷星平台,将上述调查项目制作成电子调查问卷,现场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士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上完成问卷填写并自动生成体质类型。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单因素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被调查老年人共582人,其中男314人(53.95%),女268人(46.05%),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8.51±6.46)岁;平和质192人,平均年龄(70.51±7.20)岁,偏颇质390人,平均年龄(67.52±5.82)岁,不同体质老年人平均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7,P<0.001)。
2.2 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582名老年人中,平和质192人(33.00%),8种偏颇体质共390人(67.00%),偏颇体质中最多的是阳虚质141人(24.23%),其余依次为气虚质74人(12.71%)、痰湿质63人(10.82%)、特禀质40人(6.87%)、阴虚质29人(4.98%)、湿热质21人(3.61%)、气郁质15人(2.58%)、血瘀质7人(1.20%)。
2.3 中医体质类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BMI、文化程度、收入水平、既往史、焦虑、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中自责、合理化与调查对象的中医体质类型有关(P<0.05),见表1、表2。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采用二元逐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既往史、合理化与中医体质类型有相关性(P<0.05),其中收入水平(β=-1.152,P<0.05)、合理化(β=-0.097,P<0.05)是平和质的保护因素。见表3。
表1 中医体质类型的人口社会学影响因素分析(n)Table 1 Demographic and sociological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CM physique type (n)
表1(续)
表2 中医体质类型的心理学影响因素分析分)Table 2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CM physique type
表3 中医体质类型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Table 3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CM physique type
3 讨论
582名调查对象中,偏颇体质比例高于国内文献报道[5-6],可能与调查对象长期居住在欠发达地区,健康管理较差有关。偏颇体质中,阳虚质和气虚质较多,与中医理论中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脏腑功能逐渐减弱,尤其是肾气亏虚,出现偏虚体质相符。
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较[5-8],本研究对象的体质与烟酒嗜好、膳食习惯、睡眠情况等因素无关。分析原因,可能与调查人群戒烟限酒,低盐低脂等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有关;睡眠情况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农村老年人脑力劳动较少,较能耐受由失眠造成的日间功能缺损,其次他们的工作时间较自由,可以在日间小睡或午睡。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调查对象的体质与婚姻状况、居住情况和社会支持无关,可能与农村老年人离婚率低、以家族性居住为主、社会关系较为稳定有关,尤其是近年来国家针对“三农”问题的政策落实,老年人养老、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完善,使得农村老年人获得了较多的社会支持[9-15]。
根据应激理论模型,应激反应在中介因素,如个性、应对方式、认知评价以及社会支持的作用下,最终的结果是个体对应激适应或适应不良[3]。经济收入较高的人群,相对社会资源占有较高,同样的应激下,心理和生理行为变化较小;合理化可在个体受挫时,通过对未能实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避免产生或减轻不良情绪,保持心身协调[15-17]。本研究中,文化程度为偏颇体质的危险因素,原因可能为本次调查对象整体文化程度偏低,一旦患病后,因不能很好地理解医学健康相关知识,造成心理困扰,提示农村老年人群的健康促进,应该采用容易理解的简单、直观的方式,避免应用专业术语。
本研究结果显示,农村老年人群中医体质的形成、维持和转变中,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农村老年人的健康促进与维护应根据体质类型特点和分布规律,针对平和质的保护因素和偏颇质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如逐步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加强应对能力、合理化等心理疏导技能培养;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群,制定科学、可行的健康促进和维护方案,尤其有既往病史的老年人群,更应该在躯体治疗的同时,尽可能地进行康复、运动、营养、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等多维度健康管理,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水平,达到促智增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