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秉持“五大”理念 细化安全文化

2021-07-08刘长武

劳动保护 2021年7期
关键词:管控生产建设

文/刘长武

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控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锡生产、加工企业,是世界著名的锡生产加工基地。公司集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民用爆炸物品、金属冶炼等多个高危行业于一体,安全生产风险较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控股公司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全面深化安全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全力压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继续坚持以安全文化建设为抓手,持续巩固安全文化建设成果,为控股公司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各项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挑战与机遇并存

问题和挑战

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的战略决策,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不断创新,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这给企业安全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整体安全运行质量与控股公司高质量发展要求仍有差距,少数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的安全发展理念仍不牢固。二是个别单位对安全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小进则满、发动不力、疏忽懈怠的现象依然存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三管三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成为控股公司安全文化建设的“短板”。三是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还没有真正落地,风险管控措施没有真正落地到班组和岗位,伤害风险的管控措施还没有扎根,安全生产的过程风险还没有完全处于可控受控状态。四是对安全投入认识不到位,未正视历史遗留问题。五是员工塑培质量不高,安全风险意识和自律自控还没有真正入脑、入心、入魂、入行。

有利条件和机遇

在分析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同时,控股公司也要看到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具备的有利条件和机遇:一是国家部署开展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做好安全工作提供方案遵循和政策支持。二是公司自2017 年底开始启动安全文化建设,广大干部员工的安全观念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决策层依法决策,管理层照章管理,操作层依规操作的意识明显增强,员工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逐步养成,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我保障安全和领导带头引领纠偏的文化氛围基本形成。三是通过近3 年的不懈努力和安全投入,公司历史遗留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物的本质安全度不断增高,安全的基础正逐步筑牢。

使安全文化建设细化落地

树牢红线意识,持续强化理念文化建设

一是要站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政治高度,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分析安全生产面临的新形势和新特点,坚决扛起防控生产安全事故的政治责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安全工作。

二是树立“零伤害”能实现的信念和信心,坚持安全文化领航企业安全发展的理念,秉持安全文化建设的“五大”顶层设计理念(即“安全思维模式+安全行为模式=安全文化落地”;“物本+人本=零伤害”和“无隐患+零违章=零伤害”;让环境改变观念,让观念引领行为,让行为养成习惯,让习惯积淀成文化;让理念固化成制度标准,让制度标准转化成习惯;让管理成为文化,用文化管控安全)、“安全是最大的节约,事故是最大的浪费”的安全价值观、“一切事故皆可预防,一切伤害皆能避免”的安全预防观和“员工生命健康高于一切,一切事故皆可预防,一切伤害皆能避免”等安全理念,按照“宣贯入脑、塑培入心、建制入行、文化入魂”的建设路径,运用安全宣传墙报、安全知识竞赛辩论赛、事故报告、文艺展演活动等载体以及组织员工查事故隐患、提安全建议、创安全警语、讲事故教训、当安全监督员等措施,融入“一面谈”(各级领导在安全管理中开展的上级对下级面对面的谈心活动)“亲情关怀”“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党员身边无事故”等方式,持续对各层级管理者和广大员工宣贯、导入先进的安全理念,使控股公司对安全工作的目标同向、上下同欲、步调一致,不断增强企业安全发展、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

借“三年行动”东风,推动物质文化建设上新台阶

一是针对公司所属矿山、化工等重点行业的风险进行整治,扎实开展6 个行业领域的专项整治工作。这6 个行业领域是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工贸、消防、交通、危险废物。提高工艺设备本质安全化水平,着力推动“人本”和“物本”两个本质安全化水平提升。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安全技术措施。不断推进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加大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建设,解决安全难题,降低安全风险。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厂容厂貌以及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与秩序,消除作业环境风险,创造整洁、规范、有序的工作环境。

完善制度文化建设

一是优化完善安全制度。根据控股公司总部机构优化再造、安全一体化管理实际,结合最新安全法律法规和内控体系要求,对现行安全制度进行再梳理,按照制度文化方法、路径,优化建设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具有先进性、科学性、简单性、适用性、量化性、可操作性等文化特征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细化领导责任、管理责任、操作责任,厘清综合监管和专业直管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业务,谁负责;谁安排,谁负责”的管理原则,修订完善安全责任制。建立完善安全激励考核机制,实行日常督查、月度检查、季度评价、年底考核的综合考评模式,切实保障安全文化建设落地。

二是优化融合管控体系,提高安全运行效率。总部机关要带头进行专题研究,分析研判安全文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标准化、内部控制体系等管控体系之间的差异,按照“合法合规、管控风险、精简高效”的原则,从制度、规程、记录等方面进行系统性优化融合提升,提高运行效率。

三是加强业务外包企业安全管控。对业务外包企业安全进行集中统一协调管理,督促外包单位建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设施,切实化解安全风险。矿山单位要按《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关于严格非煤地下矿山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通知》要求,切实履行发包方责任,督促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履职尽责,确保全过程安全管控到位。

严格落实安全责任,推动行为文化落地

一是领导层要示范引领。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知责任、明责任、担责任,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带头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带头推动安全文化建设。按照“4511”安全履职模式——落实层级领导“四安全”研究、“五必须”引领、“一面谈”督导和“网格化”监管的职责。其中,“四安全”指各层级领导带头研究本单位工艺系统安全、设备设施安全、作业环境安全和员工行为安全。“五必须”指各级领导要做到“逢会议必须宣讲安全,下现场必须检查安全,到基层必须研究安全,工作中必须引领安全,遇违章必须纠偏安全”,要把引领安全作为常态化工作,率先垂范,把“引领安全是各层级管理人员的责任”的先进安全理念落到实处。“网格化”是层级领导网格化监管的总称,是指在控股公司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基于领导引领的思路,层层划分责任区,层级领导在履行好分管业务职责的同时,还要下沉一级,引领督促责任区单位落实安全文化建设内容和各项措施,研究解决责任区内的安全问题。通过带头履职、主动履职,切实把安全文化建设的每一项工作抓实、抓出成效,推动本单位安全文化建设向更高阶段迈进。

二是管理层要监管到位。按照“建设一项,执行一项,落地一项”的思路,推动多人伤亡区域“红区管控”、保命条款、零伤害条款、关键变量“安全三区”在线监控等管控方法落地。关键变量“安全三区”是工艺系统关键变量参数“三区”安全管控的简称,通过对工艺系统风险识别,对有可能造成致命性危险或灾难性危险的工艺系统关键变量参数,将其波动范围进行危险度划分,实施安全区、警戒区和危险区“三区”控制,并分析关键变量参数进入警戒区或危险区的原因、可能产生的风险以及应对措施,通过信号传输或人工输入,适时显示在控制终端,员工按权限进行有效调整,确保工艺系统关键变量参数可控、受控。

此外,专业化管理监督重大危险源、重大风险、重点工艺、重点设备、重点区域的管控落实到位,强化特种设备、特殊作业、特别时期及检修等非正常作业许可制度的执行监督。

三是岗位员工要自律自控。充分利用技术比武、隐患随手拍、“每日一题”培训、岗前宣誓等多形式进行员工塑培,推进全员“应知、应会、应用”。刚性执行员工“六项基本行为规范”,即上下楼梯安全行为规范,驾驶、乘坐车辆安全行为规范,管理人员深入现场行为规范,厂区道路行走规范,厂房内行走规范,过马路安全行为规范。

抓好“双重预防”机制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一是抓好作业现场岗位风险辨识,严格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 版)》等几个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结合金属非金属矿山、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以及工贸行业生产特点,积极开展风险源的辨识、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生产安全工作平稳。

井下作业现场警示标识

二是借鉴风险管控和零伤害保命体系试点建设的成功做法,结合各单位实际,优化完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和《隐患排查治理清单》,不断完善各单位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零伤害保命体系。特别要充分辨识本单位较大及以上风险,研究切实有效的管控措施,把风险控在前、把隐患治在前,有效化解安全风险。

三是按照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基本要求,建立岗位风险告知卡、重大风险公告栏、安全风险四色图(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将存在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的生产区域、作业场所,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在总平面布置图中,形成安全风险分布图)、岗位应急处置卡等。同时,进一步界定高风险的生产区域、储存区域、操作区域、人车交叉区域,实施“安全三区、安全红区”管控;进一步界定致命性作业和非致命性作业,实施保命条款和零伤害条款管控。通过系统培训、专业指导、分级监督,将各项措施落地到车间、班组、岗位和员工。

四是在与先进企业对标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行业,确定一批管理先期示范单位,构建行业特色安全风险管控模式,形成一整套可借鉴、可推广的安全风险管控标准,以点带面,在控股公司推广运用,提高全司的安全风险整体管控能力。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一是加强云锡应急救援队(消防队)专(兼)职队员对装备使用、维护保养、规章制度执行、业务学习、演习训练、医疗急救及综合体质等的达标考核工作,推动救援实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提高救援队伍综合素质,切实提升灾害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二是要根据GBT 29639—2020《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要求,各单位结合实际,不断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生产安全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完善应急演练评估改进机制,切实提高演练实效。

猜你喜欢

管控生产建设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