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洒青春热血 倾情矿山救护
——记辽宁南票煤电有限公司救援中心中队长郑伟

2021-07-08杨歆琳

劳动保护 2021年7期
关键词:矿井队员救援

文/杨歆琳

辽宁南票煤电有限公司救援中心中队长郑伟与森林消防队员探讨救援新设备的使用方法

辽宁南票煤电有限公司救援中心中队长郑伟从事矿山救护工作已19 年,多年来,他刻苦训练强健体魄,积累了过硬的专业知识,培养了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带队参与矿井及非煤矿山事故救援200 余次,守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郑伟先后多次参加全国、地方及公司举办的应急救援技术比武,以优异的成绩展现自己过人的应急救援技术,被公司授予“岗位技术能手”“安全生产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勤学苦练当自强

1999 年7 月,郑伟毕业于南票矿务局技工学校,2002 年7 月开始在小凌河煤矿救护队从事救护队员工作2 年,2004 年应聘到原南票矿务局救护大队(现辽宁南票煤电有限公司救援中心,以下简称“南票煤电救援中心”)。

入队之初,郑伟信心满满,认为只要肯吃苦,不怕苦,搞好体能训练,处理和抢救矿井火灾、冒顶等灾害事故就不在话下。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除了45 分钟10 千米越野跑、3 000 米佩戴呼吸器负重跑步、爬绳等多项高强度体能训练外,还要学习矿山救护专业理论知识,科目之多、学习任务之重,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3 个月的集中训练和业务学习使郑伟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救护队员,除了身体需要定期“充电”外,大脑也需要时常“充电”,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自此,郑伟开启了大脑充电的大门。阅读《煤矿安全规程》《矿井救护理论知识百题》《森林防火事故处理》等专业书籍,做上万字的读书笔记,郑伟丝毫不敢懈怠,这为他从事矿山救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08 年8 月,郑伟担任南票矿务局救护大队第二小队的小队长。这对郑伟来说,是个新的挑战。上任之初,他针对队员训练水平参差不齐、个别队员训练不达标等问题,在总结以往训练经验的基础上创新训练方法,对科目训练要求、动作要领、动作规范、考核标准等方面作了调整和改进。为激励队员,他还“立标打样”,烈日下体能训练都是第一个冲在前头。2 000 米负重跑、3.5 米爬绳等项目训练,他边教边示范,不断挑战自己,给大家做榜样,帮大家立目标。在他的带领下,第二小队全体队员士气大振,业务理论、技能操作、综合体能水平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显著提高,在辽宁南票煤电有限公司直属中队月度、季度考核评比中,屡次夺得综合成绩第一名。

郑伟不仅好学,还有一股“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儿。他不满足于现有的业务知识储备,从2019年9 月至今,一直在中国石油大学安全管理系进行在职学习。日常工作中,他不仅在书本中学习,还在实战中运用理论知识去实践。

2017 年9 月,郑伟带队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除了和参赛队员进行日常训练外,他还要和大队领导对照全国矿山救援竞赛要求等有关资料,制订训练计划。他一心扎在学习训练之中,连续数十天吃住在训练场地。最终,在他的带领下,参赛队员超常发挥,夺得了团体单项“医疗急救”比赛全国前8 名的好成绩。2020 年底,郑伟代表南票煤电救护大队参加辽宁省救援比武大赛,荣获个人苏生器项目第一名。

奋勇担当冲在前

煤矿救护工作的困难与危险程度,非常人所能想象。当矿难发生时,矿工要逃生,矿山救护队员却要迎着困难往里冲,每一次警笛响起,每一次接警出动,都是生与死的考验。

2015 年12 月17 日12 时20 分,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钼业兴利矿业有限公司发生特大火灾事故,造成17 人死亡,17 人受伤。南票煤电救援中心晚上7 时左右接到省、市救援指挥中心电话,于当晚8 时5 分到达事故矿井。得知矿井已经自救伤员10 人,郑伟和队员们在充分做好战前检查后进入现场救援,当时检测井口一氧化碳浓度2 300 ppm。

作为中队指挥员的郑伟,根据灾情因地制宜,确定救援方案,科学施救。他率领救援第一小队按照救援方案,佩戴氧气呼吸器立即进入。到井底车场的时候,发现多名受伤和遇难人员,他立即组织队员为受伤人员佩戴自救器进行抢救,又迅速将7 名受伤人员带到井上。到达地面后,他不顾疲惫第二次入井到达灾区,和第二小队人员共同侦察寻找其他人员,此时灾区温度高达31 ℃,检测一氧化碳浓度为3 000 ppm,只要短时间吸入就能致人中毒身亡。他不惧危险,身背15 千克重的氧气呼吸器,忍受高温,摸索前进。最终,他和队友将13 名遇难人员遗体运送到井上时,已经是18 日凌晨1 时多了。全身湿透、体力透支的郑伟带领大家稍作休息,于早上8 时15 分,又替换井下第三小队进入灾区进行搜寻,于上午10 时23 分找到4 名遇难矿工,将其运到井上。

初心不变勇担当

近两年,为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郑伟所在的救护队实现了从处置“单一灾种”向“全灾种”“大应急”转变,努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

2020 年4 月12 日11 时25 分,南票煤电救援中心接到葫芦岛市应急管理局调遣电话,建昌县老大丈子乡发生山火,郑伟立即带领30 名队员迅速奔往火场。

到达事故现场后,郑伟和队员们在当地向导的领引下直接赶往火场。由于山体陡峭,枝条茂密,行进特别困难,队员们背负风力灭火机和其他工具,行走起来很不方便。几经奔波,终于到达火场后,郑伟发现着火地点都是地皮杂草,火线非常长,眼望有百余米。按照火情、火势,他立即将队员们分成3 个小队,顺着火线进行打火,第一小队打头火,第二小队跟进打隔离带,第三小队拿灭火水壶灭余火,经过1 个多小时的奋战才控制住了火势。

没等缓过神来,对讲机里又传来了新的任务,指挥部告知山侧面又复燃一片火区。郑伟赶紧带领10名队员赶往火区,让剩下的人员继续处理周围的余火。前后经历了近4个小时,他们才把复燃的着火点控制住,结束任务时已是晚上8 点多了。

郑伟还多次率队参加增援战斗。2021 年5 月14 日,在葫芦岛市连山区某中学附近路口,一辆面包车与大货车相撞。面包车司机被紧紧卡在变形的驾驶室内,由于双腿受到重创,出现了出血性休克的迹象,情况万分危急。郑伟跟队友运用娴熟的救援技术,仅用20 分钟就将被困司机成功解救,防止了悲剧的发生。

这些年,郑伟带队参与矿井及非煤矿山事故救援200 余次,他已数不清抢救了多少人的生命。令他欣慰的是,他所带领的救护队员没有发生一起自身伤亡事故。在受到上级部门和单位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表扬时,他说:“荣誉不是我一个人的,这属于所有救护队员。选择了应急救援这个行业,就要为党和人民负责,这是我们的职责,再苦、再累也会坚持下去。”

这就是郑伟,一个80 后的东北汉子,铁骨铮铮、脚踏实地,面对危险,他从不畏惧、不退缩,始终迎难而上冲在前,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矿山救护战士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猜你喜欢

矿井队员救援
紧急救援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3D打印大救援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煤矿矿井技术改造探讨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救援行动
水下考古队员的一天
矿井提升自动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