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方式研究

2021-07-07司创业

考试周刊 2021年43期
关键词:整合初中数学信息技术

司创业

摘要:随着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深入开展,为了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教师要重视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实践分析,文章总结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重要性,探索了具体的整合措施,希望分析能进一步为学生数学能力提高奠定基础。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整合

在初中阶段,为加强学生数学教学能力,教师要重视结合数学教学内容,科学地开展数学教学实践研究。在数学教学课堂,教师通过合理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信息化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每个学生学习情况,不断制定更加完善的信息化教学方案,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实践水平。

一、 信息技术与初中數学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所谓的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指的是学生、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能够互相配合,将信息科技的力量融入数学的学习中去,并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力求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的学习。

(一)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

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内容建设上,教师要利用好信息化的资源,作为对学生课程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包括将视频资料、音频资料等内容,与数学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得将原本单一化文字内容,形成不同的丰富课程内容,供给学生讨论,以及教师具象化的分析与讲解。所以,通过信息技术融入初中数学课程之下,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还能够将数学知识中相对较为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呈现,通过直观地表现形式,加强学生的理解,提升教学的效果。

(二)有利于推动学生更新学习方式

伴随我国互联网信息科技力量的持续发展,教育的信息化转变也越来越迅猛,信息技术的出现极大程度上转变了学生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仅仅局限在课堂内与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实现自主学习、获取前沿知识的目的。所以,教师也要利用好这一契机,将平日数学课程中的重点、难点,融入信息技术下的方法,丰富学生学习方法。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实现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对教师而言过往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也是过去式,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教学的关键。教师要利用好信息化技术,让学生更为高效率地获取知识内容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意识,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在互联网链接了全中国、全世界的情况下,包括虚拟教学的技术也应运而生,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实现随时随地地学习,数学课堂也不再局限在课堂内部,变得更为灵活。

二、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方法与效果

从实际经验来看,信息技术的使用为教师展开实验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支持。通过信息技术的力量,实现了对传统数学实验教学的限制与束缚,得以引导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探究不同的数学现象和数学知识。此外,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以更为生动形象的姿态展示数字、性状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更为完善的数学模型,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探究和分析,在潜移默化间帮助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更好提升。

(一)开展整合教学,揭示数形关系

对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来说,数字和形状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教学焦点。而所谓的数形结合,指的是通过数字来解决图形问题,或使用图形解决数学问题,这也是整个初中数学的教学难点、重点,而借助信息技术的作用,能够将这一相对较为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更为简单、直接的内容,教师可采用信息化技术中的图形变换、动态演示等,将整个数字、图形之间的变化关系展现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判断,这样的方式能够极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学习。例如,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的课堂教学中,有两个难点需要突破:一是双曲线是如何形成的,二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双曲线与两坐标轴是无限逼近的。传统教学往往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师生讨论”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佳。通过信息化技术的使用,能够将传统相对较为刻板的图形,在计算机上使用绘图软件,将其函数所相对应的双曲线展露出来,学生通过操作、体验和观察的方式,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特点与性质。这样的数形结合教学不仅更为直观,以动态化的方式展开学习,也能够更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学习效果也更强。

(二)构建数学模型,发现数学规律

几何画板是目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中,最为常用的信息技术科技力量之一。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可利用几何画板的作用,实现最为简单的测量功能,并且将传统板书中无法体现的图形动态变化所呈现出来。作为学生也能够通过几何画板的作用,实现几何规律的探究,也能够相对较为刻板、固化的知识内容转变为生动形象又具体的内容,最大程度上挖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例如,等腰三角形的探究学习过程之中,教师即可采用几何画板进行等腰三角形的绘画构建,其具体方式是画出三角形底边的中线、顶角的角平分线,测量出三条线的长度后,并且以顶点为端点进行左右的摆动。教师要让学生专注观察两条线的位置变化,不难发现二者会出现相互重合,这也是所谓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而这一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并没有直接将最终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每一个步骤都是学生自己验证、自己观察所得到的结论,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主动获取知识

针对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而言,其最大的价值在于,能够以数学知识为方法,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思考创造性,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挖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要利用好信息化的技术,设置多元化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操作计算机的方式探究数学知识点,探索更多学习的方式与观点,从而系统性地加强学生知识学习能力。通过不断夯实学生基础知识能力,激发了学生创新意识。例如,针对课程《一次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即可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机的自动绘图,将一次函数的y=kx+b的图像拖动,并观察每一次图形变化时候所对应的函数值变化,了解到不同图像情况与函数性质之间的k、b关系。即:k决定着一次函数的增减性,b决定着一次函数图像与y轴的交点位置。这样的数学学习活动,已不再是单纯地模仿与记忆,而是学生自己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积极主动实现自主猜测、自主分析、自主探究的学习全流程,学生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一步展开自主探究与分析,实现长期意义上的良性学习循环。

猜你喜欢

整合初中数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