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壳牌赋能 能否进步

2021-07-07周佩庆林益楷

中国石油石化 2021年12期
关键词:壳牌支柱油气

文/周佩庆 林益楷

借鉴壳牌的“赋能进步”转型战略,建议中国石油企业在推进能源转型中走出一条差异化之路

2021年初,壳牌正式发布以“绝对净零”碳排放目标为导向的“赋能进步”低碳发展战略,形成“增长支柱”“转型支柱”“上游支柱”三大产业支柱,转型步伐再次明显加快。与欧洲其他石油公司普遍把增加可再生电力装机作为重要转型抓手不同,壳牌更加专注于通过满足客户低碳化、多样化、个性化用能需求实现转型。

由此,未来30年,壳牌资产结构将发生根本性转变,届时公司的全部利润将来自为客户提供低碳、无碳能源产品和“净零”碳排放能源解决方案。

增长支柱

——提供符合差异化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打造匹配客户低碳能源需求的强大供应链。

壳牌“赋能进步”战略旨在通过大力发展客户侧业务,加速推动公司向“净零”碳排放能源产品和服务供应商转型,努力为股东、客户等利益相关方创造更大价值,在推动人类社会低碳转型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作为全球领先的油品零售商,壳牌营销业务收入自2013年以来一直以每年7%的速度保持增长。2020年,公司营销业务创造的净利润超过45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超过60亿美元,为市场提供优质燃料、高品质润滑油等产品和便民零售等服务,将成为公司营销业务的主要盈利点。公司现在每天通过4.6万个加油站点为3000万零售客户服务,计划2025年通过5.5万个加油站点为4000万零售客户服务。

与此同时,公司近两年加速布局电动车充电市场,于2021年1月宣布收购英国最大的公共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服务商ubitricity。公司计划以其全球最大的加油站网络为依托,为客户提供“油、气、电、氢”四位一体的一站式综合能源服务,到2025年将电动汽车充电点由当前的6万个发展到约50万个。

从投资规模看,壳牌计划未来一段时期,每年在“增长支柱”投资50亿~60亿美元。增长支柱在总资本支出中的占比为20%~25%。

转型支柱

——大力发展天然气一体化业务以及化工和油品业务,确保公司具有健康可持续的现金流。

2020年,壳牌液化天然气(LNG)销售量超过7000万吨,该项业务与气制油(GTL)在2020年行业“寒冬”中创造了约110亿美元的收入。在普遍预计未来20年全球LNG需求仍将继续保持增长的背景下(预计年均增长4%),壳牌计划进一步加大天然气一体化业务领域投资,预计2025年之前,年均新增产能将超过700万吨,并将未来项目平均内部收益率控制在14%~18%的水平。

壳牌还将在低碳燃料和高性能化工品生产方面加大投入,精简炼油业务并与贸易零售业务实现深度协同,2030年传统燃料产量将减少55%。公司计划,通过制造“循环化工品”(即利用回收废物生产化工产品),在2025年之前,实现年均处理塑料废物100万吨的目标。壳牌希望通过转型支柱业务,使公司油气板块生产经营情况与大宗商品价格周期脱钩,预计2030年,公司的风险敞口将减少70%。

壳牌计划未来一段时间,每年在“转型支柱”投资80亿~90亿美元(其中天然气一体化业务约为40亿美元,化工和油品业务为40亿~50亿美元)。转型支柱在总资本支出中的占比为35%~40%。

上游支柱

——未来几十年,着力打造更加精简、更具弹性、更具竞争力的油气上游板块,为公司股东分红和转型发展提供资本支撑。

过去4年,壳牌油气产量一直稳定在360万桶油当量/日的水平,2019年为367万桶油当量/日,其中液态油产量为182万桶油当量/日。根据公司管理层研判,壳牌石油产量已于2019年达峰,并计划未来10年以年均1%~2%的速度递减,预计2030年,公司液态油产量将降至146万~163万桶油当量/日,天然气产量占比将达到55%以上。

与此同时,公司计划逐步提高上游项目投资评价标准,持续压缩勘探开发资本支出,由2015年的22亿美元下调至2021—2025年的年均15亿美元。具有较大增长潜力、能够与其他业务板块产生协同效应的九大核心产区将成为公司的关注重点,吸引上游约80%的资本支出,产生80%以上的现金流。目前,公司上游单位开发成本自2015年以来已经下降50%以上,平均盈亏平衡价格约为30美元/桶,平均预期回收期为7年左右。

壳牌计划未来一段时间,每年在“上游支柱”投资约80亿美元。上游支柱在总资本支出中的占比为35%。

学习壳牌的逻辑

尽管壳牌的“赋能进步”转型战略能否成功有待观察,但其充分发挥竞争优势推进转型的大逻辑是正确的。建议中国石油企业在推进能源转型中,也应挖掘并发挥好自身比较优势,积极探索,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差异化能源转型之路。

加强转型路线图研究,积极推动业务低碳转型。笔者认为,中国石油企业推动能源低碳转型,从战略优先选项看,最现实的首先是增加清洁天然气占比。天然气被很多欧洲石油公司视作目标燃料而非低碳桥梁,中国石油企业应坚定不移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探索发展生物天然气等新业务,提升本土天然气供应能力。其次是全力拓展终端销售业务。加强油气产供储销贸体系建设,通过并购、合资、联盟等多种方式,多措并举,开拓城市和农村清洁供暖业务,抢占车船加注等天然气终端市场,积极打造“油、气、电、氢”综合能源服务站,加快从油气生产商向综合能源服务供应商转型。再次是推动炼化产业由燃料型向化工型转变,增加高性能清洁油品和高附加值化工产品供应能力。最后是稳妥发展低碳电力业务。正视中国电力市场竞争的特殊性,在坚持经济效益优先的前提下,稳健有序推进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加强战略管理,探索建立适应产业发展特点的管控体系。随着能源转型加速推进,传统油气公司业务更加多元化,相应地对公司的管控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壳牌对不同业务板块的战略定位几经调整,对现有三大产业支柱设置了不同的内部收益率要求。中国石油企业应处理好保持战略总体稳定与加强战略动态管理的关系,探索建立与能源转型趋势相适应的产业管控体制,特别是要建立符合新能源产业发展特点的投资决策和评价体系,设置不同于传统油气项目的经济指标要求,给予新能源产业更大的宽容度和发展空间。同时,要加强绿色金融体系建设顶层设计,有效利用基金、信托等各类金融工具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细观壳牌自我重塑、低碳转型的足迹,我国也可以找到一条差异化的转型之路。供图/视觉中国

猜你喜欢

壳牌支柱油气
平凉,油气双破2万吨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国电数字物资的三大支柱
壳牌的“气” 机
油气体制改革迷局
壳牌的创新与合作帮助汽车动力总成系统节能减排
壳牌气化炉循环气压缩机(K1301)联锁优化
建一座带支柱的房子
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2013全球主要油气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