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妇肥胖与分娩方式及新生儿低血糖、体质量的关系*

2021-07-07王玲利刘丽晓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1年12期
关键词:低血糖分组剖宫产

胡 川,王玲利,汪 菲,刘丽晓

上海市浦东医院儿科,上海 201399

孕妇肥胖包括肥胖妇女妊娠和孕妇孕期体质量增长过度。孕妇肥胖一定程度影响胎儿宫内营养及代谢环境,从而引起孕妇妊娠并发症及围生儿患病率增加[1]。有研究显示,孕前体质量偏高或孕期增重过高的孕妇分娩巨大儿的可能性大,增加剖宫产风险[2]。此外,在新生儿低血糖的产科相关因素分析中发现,孕妇肥胖与新生儿低血糖发生具有密切联系[3]。目前,孕妇肥胖与分娩方式、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国内已有相关研究,但相关研究多是孤立的,系统性地探讨孕妇肥胖与三者间关系的研究仍相对缺乏。本研究选取在本院住院分娩的212例孕妇及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旨在系统地探讨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及孕期增重与分娩方式、新生儿低血糖及新生儿体质量的关系,以期为预防妊娠不良出生结局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于本院住院分娩的212例孕妇及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孕妇年龄为20~38岁,平均(26.74±7.52)岁,分娩孕周为37~42周,平均(39.34±5.86)周。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为(3.43±0.45)kg,212例孕妇中自然分娩96例(45.28%),剖宫产106例(54.72%)。入选标准:(1)孕妇均为首次、单胎妊娠;(2)孕足月(37~42周);(3)孕妇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配合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2)合并精神障碍类疾病或家族遗传病史;(3)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2方法 孕妇资料收集:通过查阅孕妇孕期产检、分娩等记录收集孕前BMI、产前BMI(产前最后1次测量)、分娩孕周、分娩方式等资料。新生儿资料收集:根据新生儿出生记录,收集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胸围、有无分娩并发症。实验室检查:新生儿均于分娩30 min内采集足跟末梢血液,使用罗氏Performa型血糖仪检测血糖水平,以血糖低于2.2 mmol/L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

1.3分组 孕前BMI分组:根据我国成人BMI标准将产妇按孕前BMI分为3组,BMI<18.5 kg/m2为消瘦组,BMI 18.5~<24.0 kg/m2为正常组,BMI≥24.0 kg/m2为超体质量/肥胖组[4]。孕期增重分组:根据2009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OM)提出的孕期增重适宜范围,低体质量孕妇为12.5~18.0 kg,正常体质量孕妇为11.5~16.0 kg,超体质量孕妇为7.0~11.5 kg,肥胖孕妇为5.0~9.0 kg[5],按照上述标准将孕妇分为增重不足组(低于推荐下限)、增重适宜组(推荐范围内)和增重过多组(高于推荐上限)。

2 结 果

2.1不同孕前BMI分组孕期增重情况 212例孕妇孕前BMI平均(20.86±2.91)kg/m2,3组孕期增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超体质量/肥胖组孕期增重显著低于消瘦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孕前BMI分组孕期增重情况比较

2.2不同孕前BMI分组和孕期增重分组分娩方式占比比较 消瘦组、正常组、超体质量/肥胖组分娩方式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超体质量/肥胖组剖宫产占比显著高于消瘦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不同孕期增重组分娩方式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不同孕前BMI组分娩方式占比比较[n(%)]

表3 不同孕期增重组分娩方式占比比较[n(%)]

2.3不同孕前BMI分组、孕期增重分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体质量比较 消瘦组、正常组、超体质量/肥胖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超体质量/肥胖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新生儿体质量显著高于消瘦组和正常组,正常组新生儿体质量显著高于消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增重不足组、增重适宜组、增重过多组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增重过多组新生儿体质量显著高于增重不足组和增重适宜组,增重适宜组新生儿体质量显著高于增重不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4 不同孕前BMI分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体质量比较

续表4 不同孕前BMI分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体质量比较

表5 不同孕期增重分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体质量比较

3 讨 论

孕前肥胖和孕期体质量增长过度是孕妇肥胖的两种表现形式。孕前肥胖/超体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孕妇的身体脂肪含量、营养状况及日常生活习惯。本研究消瘦组孕妇占19.81%,超体质量/肥胖组孕妇占14.15%,与刘海燕等[6]研究调查结果相似。妊娠期孕妇体质量的增加是必然的趋势,适当的增重能为胎儿的宫内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并为产后泌乳做准备。本研究发现,增重过多组有110例孕妇超过了IOM推荐的孕期增重适宜范围。这可能是由于国内生活水平提高,物质条件向好,孕后过度进补,从而导致孕妇体质量过度增加[6]。

我国剖宫产率为20%~60%,而且高龄产妇剖宫产率更高[7-8]。尽管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剖宫产的安全性大幅提高,但对围生儿和产妇依然存在潜在的风险,剖宫产后产妇身体恢复相对慢,而且易发生脏器粘连、感染等并发症,另外通过剖宫产分娩的新生儿免疫力较顺产的新生儿弱[9-10]。XIONG等[11]研究发现孕前超体质量/肥胖的孕妇剖宫产风险明显升高,是孕前低体质量孕妇的3.48倍。本研究发现,超体质量/肥胖组剖宫产占比显著高于消瘦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研究显示,孕期增重过度使剖宫产风险上升[12]。本研究增重过多组的剖宫产占比高于增重不足组及增重适宜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与本研究样本数量较少,统计效能低有关。而且孕前肥胖或孕期增重过度,会使宫内窒息、巨大儿等新生儿不良出生结局风险明显增加,而这些因素易导致胎位异常,是孕妇肥胖致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13-14]。

新生儿低血糖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代谢类疾病,反复、严重的低血糖甚至会引起永久性的脑损伤,导致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病变。本研究中采用血糖浓度小于2.2 mmol/L的诊断标准,从212例新生儿中共检出9例低血糖新生儿,低于国内文献[15]报道的结果,考虑与本院在临床中对高危孕妇进行积极的产科干预有关。本研究超体质量/肥胖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新生儿体质量显著高于消瘦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报道显示,孕前BMI>24.0 kg/m2是新生儿低血糖的高危因素[3],本研究结果与文献[3]报道结果相符。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成年后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密切相关。此外,巨大儿不仅使剖宫产率上升、会阴裂伤、产后出血、产后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风险显著升高,且胎儿在青少年期和成年后具有更高的肥胖发生风险[16]。本研究发现,随着孕妇孕前BMI及孕期增重的增加,新生儿出生体质量递增,与文献[2]报道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孕前超体质量/肥胖会增加新生儿体质量、剖宫产占比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孕期增重过度会明显增加新生儿体质量,但未显著增加剖宫产占比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科学的孕前、孕期体质量管理,可一定程度降低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降低剖宫产率。

猜你喜欢

低血糖分组剖宫产
分组搭配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怎么分组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分组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